十二月會議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2-25   
分享到 :

1947年7月7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戰爭10周年的紀念口號中,向全國人民公開宣布了堅決、徹底、干淨、全部地消滅一切蔣介石進犯軍,反對蔣介石的內戰、獨裁、賣國政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以及沒收官僚資本、實行土地制度改革、保護民族工商業等項主張。9月,提出了“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的口號。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宣布了人民解放軍的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八項基本政策,其中包括: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沒收官僚資本,發展民族工商業﹔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各少數民族有平等自治權利﹔廢除一切賣國條約,同外國訂立平等互惠的通商友好條約,等等,從而給全國人民指明了徹底解放全中國的總目標。10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指示,要求徹底揭露美蔣組織的以中間派別面目出現“和平陰謀”,做好爭取和團結各民主黨派的工作。指示還強調:“必須徹底宣傳新民主主義的思想和政綱,反對一切不徹底的資產階級妥協思想和改良主義政綱。隻有動員全中國絕大多數人民站在我解放軍雙十宣言的主張上,並徹底實行之,才能真正摧毀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和消除帝國主義的侵略。”

為了全面制定黨的行動綱領,准備奪取全國勝利,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即十二月會議。會議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主持,參加會議的有能夠到會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陝甘寧邊區和晉綏邊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中央幾個部、局的負責人。會議舉行之前,召開了18天的預備會議。與會人員分為政治、軍事、土地小組,對有關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醞釀和討論。

會議主要討論並通過了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書面報告。毛澤東在報告中,深刻地分析國際國內形勢,闡明了徹底打敗蔣介石、奪取全國勝利的軍事、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方針和政策。

在軍事方面,毛澤東總結人民革命戰爭特別是18個月以來解放戰爭的經驗,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十大軍事原則,闡明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它的核心是打殲滅戰,不斷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它是建立在人民戰爭基礎之上的,因而是任何反人民的軍隊不能利用也無法對付的。十大軍事原則的提出,使人民解放軍的作戰指導思想更加系統化、理論化,更能適應轉入戰略進攻后的作戰需要。這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時期的重大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的杰出貢獻。

在經濟方面,毛澤東明確宣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並且詳細地闡明了實現這三大經濟綱領的一系列具體政策。

毛澤東進一步闡明了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依靠貧農,鞏固地聯合中農,消滅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的封建的和半封建的剝削制度”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毛澤東對中國官僚資本的發生、發展以及它的性質和特點,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這個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成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個壟斷資本主義,同外國帝國主義、本國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密切地結合著,成為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就是蔣介石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因此,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的國家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之一。報告關於這方面的論述,是對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一個重要發展。

毛澤東深刻地分析了民族資產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地位和它們在性質上的區別,指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革命勝利后的一個長時期內,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還必須允許它們存在,並且按照國民經濟的分工,使它們中一切有益於國民經濟的部分有一個發展。因此,中國共產黨對於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經營的工商業,必須堅決地毫不猶豫地給以保護。

毛澤東還闡述了新中國的經濟構成和黨對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指出:“新中國的經濟構成是:(1)國營經濟,這是領導的成分﹔(2)由個體逐步地向著集體方向發展的農業經濟﹔(3)獨立小工商業者的經濟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資本經濟。這些,就是新民主主義的全部國民經濟。而新民主主義國民經濟的指導方針,必須緊緊地追隨著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這個總目標。”

在政治方面,毛澤東在報告中重申《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提出的黨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即:“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並指出,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毛澤東的這個報告,是中國共產黨在打倒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整個時期內,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綱領性文件。它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新民主主義理論。

十二月會議還討論了解放區在土改和整黨中出現的“左”的偏向及其糾正的辦法。會議總結在不同形勢下“左”右傾錯誤產生的歷史根源,指出反對黨內“左”的和右的傾向,應依照具體情況決定方針。在目前革命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左”傾已成為主要問題。會議研究制定了糾正土地改革和群眾運動中“左”的偏向的幾項具體政策。這些政策,后來毛澤東在他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系列指示和所作的講演報告中作了詳細的闡述。

為了保証黨的綱領和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毛澤東反復告誡全黨:“必須緊緊地掌握黨的總路線”﹔“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如果忘記了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就將是一個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執行具體的工作路線和政策時,就會迷失方向,貽誤工作。

十二月會議是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轉折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毛澤東在會議的結論中指出,這次會議是一次很成功的會﹔20年來未解決的革命力量在斗爭中的優勢問題,今天解決了,局面開展,勝利可期﹔在勝利發展的形勢下,我們的工作雖然還有嚴重的缺點,困難還很多,但都是可以解決的。這次會議所制定的政治、經濟綱領,比《新民主主義論》和《論聯合政府》中提出的綱領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不久,毛澤東的這個報告公開發表,在國內外產生很大的影響。國民黨統治區各階層中的積極分子和進步人士,通過多種途徑閱讀、傳播這個報告。人們從這個報告中更加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認清了革命勝利發展的前途,更加把希望寄托在中國共產黨身上。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