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1947年10月初劉鄧大軍集中兵力於
鄂東地區的行動是打開大別山局面的關鍵之舉?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3-25   
分享到 :

    1947年10月初,劉鄧大軍主力南移黃安以北、麻城以西地區后,從大別山的整個情況看,只是暫時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形勢並未根本好轉。一方面,已進入山北地區的數路追敵,隨時都可能扑上來﹔另一方面,劉鄧大軍新的集結地距離敵武漢行轅的巢穴武漢不遠,敵人正沿平漢線調集重兵防堵。也就是說,劉鄧大軍仍處在敵人的兩面夾擊之中。中央軍委考慮到大別山區的軍事形勢嚴重,為有利於分散敵人和便於籌集軍需物資,曾於10月4日指示劉伯承、鄧小平:“分出三個旅越路西進,相機攻佔孝感、雲夢、應城、安陸、京山、天門、鐘祥、隨棗諸縣,你們手中集中六個旅仍有每戰殲滅弱敵兩個旅強敵一個旅之能力。目前向西南,相機攻佔麻城、黃安、黃陂、禮山、廣水、花園諸地,並相機控制鐵路一段。爾后則可向東方或東北方機動。”中央軍委指示的意思很明確,即要求集結於黃安北部地區的我軍主力一分為二,一部分(3個旅)穿越平漢線,插到敵后的江漢地區去開辟根據地﹔另一部分亦西移靠近鐵路沿線,以便相機截斷鐵路和攻佔武漢外圍的部分地區,如黃陂、花園等。

    如果單從分散敵人兵力這一點來看,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還是很有道理的。但問題是,它與戰場的實際情況不符,首先表現在對劉鄧大軍的力量估計有誤。當時,劉鄧大軍除留在大別山北麓負責牽制敵人和向皖西展開的部隊外,集結在黃安北部地區受總部直接指揮的隻有7個旅,而不是軍委估計的9個旅。若分遣3個旅去平漢路西,留在路東敵人包圍圈裡的則隻有4個旅,相比之下,兵力過於單薄。更為困難的是,根據指示的要求,留在路東的4個旅還要向敵重兵設防的武漢外圍和鐵路沿線出擊,無論從哪方面講,這樣做都是不利的。至於籌集急需的軍用物資問題,盡管這塊敵佔區比較富庶,但若在軍事上不能取勝,這一任務也將難以實現。鑒於此,劉伯承、鄧小平於10月6日致電中央軍委,如實反映情況,據理申述:“我們現以三縱全部在皖西作戰,一、二、六縱各分散一個旅掩護地方工作,集結的隻有七個旅(每旅約五千人),如果馬上分三個旅到路西,則不易殲敵。”電文雖然沒有陳述進擊敵武漢近郊和鐵路沿線的利弊,但要求以部隊集結的“現地”即安北、麻西地區為“基本區”,解決棉衣,同敵作戰﹔或者先向敵人防守薄弱的鄂東中南部地區出擊,待消滅“黃梅、廣濟、浠水、圻春等城之土頑”,即在掃清大別山西南部地區的反動勢力、打開建立根據地的局面之后,“再以主力出平漢”。

    中央軍委接此電文后,經過認真研究,認為劉伯承、鄧小平的“計劃很好”,並於10月8日復電撤銷原來的指示,批准按劉鄧的意見辦。根據中央軍委的批示,劉鄧最后選擇了上述建議中的第二點,即集中兵力東下鄂東中南部的方案,並迅速付諸實施。由於避實就虛,進擊方向正確,這一部署取得了迅速展開和連續殲敵的重大勝利。劉伯承在回顧這段歷史時說:“這些勝利大大打擊了敵軍和地方反動勢力的氣焰,鼓舞了群眾的斗爭情緒,提高了部隊進行無后方作戰的勝利信心,為進一步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這是對我軍東下戰略行動的科學總結和實事求是的評價。假如當初不顧實際情況執行分兵西進指示的話,不說因兵力過於分散易招致損失,起碼不會有鄂東地區那樣的重大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軍的東進行動,乃是打開大別山局面的關鍵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