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剿匪斗爭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8-17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斗爭,首要的一項任務是建立和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為恢復和發展生產事業提供安定的社會環境。在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的過程中,新解放地區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舊政權遺留的反革命勢力還很大,許多地方的匪患相當嚴重。

國民黨在其軍隊主力被殲滅后,不甘心在大陸的失敗,把大批特務及正規軍遣散為匪,潛留大陸,伺機東山再起。這些匪特竭力網羅反動分子,擴充武裝,組織反革命武裝暴動,顛覆人民政權,一度成為危害很大的反動勢力。

據統計,1950年1月至10月,全國共發生妄圖顛覆新生政權的武裝暴動816起,西南地區曾被匪特攻打、攻陷的縣城有100座以上﹔1950年,全國有近四萬名干部和群眾積極分子慘遭匪特殺害。這些土匪武裝的破壞活動,嚴重擾亂新區各項工作的開展,威脅著人民政權的鞏固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新解放區人民群眾強烈要求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軍堅決消滅土匪,根絕匪患。

中共中央、毛澤東對各地匪情極為重視。早在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就明確提出,南方解放后,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消滅國民黨的反動武裝力量,在鄉村中則是首先有步驟地展開清剿土匪的斗爭。從1949年5月開始,部分地區陸續開展了剿匪斗爭,取得初步成績。但到1950年初,仍有數量很多的土匪特務武裝分別聚集在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區的邊沿地帶、偏僻山區,同新生的人民政權相對抗。

1950年3月,中央軍委發出指示,強調剿滅土匪是當前全國革命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和鞏固各級地方人民政權,以及開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必要前提,是迅速恢復革命新秩序的保証。中央軍委就此作出強有力的部署,先后從人民解放軍的六個兵團抽調140多個師的主力部隊約150余萬人,分別在上述土匪活動區域,展開大規模的剿匪斗爭,同時幫助當地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發展生產和進行土地改革。為了保証剿匪作戰的順利進行,中共中央、毛澤東提出軍事進剿、政治瓦解、發動群眾武裝自衛三者相結合的方針,規定了“鎮壓與寬大相結合”,“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

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新解放區全面展開由軍隊、地方和人民群眾緊密配合的大規模剿匪作戰。這實際上是人民解放戰爭的繼續。各剿匪部隊首先集中優勢兵力,對股匪嚴重的地區實行軍事進剿。在華東地區,以閩浙邊區、浙閩贛邊區為重點有步驟地進行全面清剿。在中南地區,主要對湘西各縣及邊沿地區,廣西瑤山、六萬大山、十萬大山及廣東北江地區的股匪進行重點清剿。在匪患最嚴重的西南地區,採取合圍與駐剿、奔襲與窮追搜剿相結合的方針,先后在川、康、滇、黔各省剿滅土匪92萬余人。在殲滅大股土匪武裝之后,各部隊迅速地對中小股匪展開分兵駐剿,並輔之以強大的政治攻勢,加速股匪的瓦解。在此基礎上,剿匪部隊配合地方武裝、公安部隊和民兵,結合農村土改,反復清剿殘散土匪,捕捉漏網匪首,收繳槍支,並依靠廣大貧苦農民,團結一切同情和支持剿匪的社會力量,孤立匪首和匪特骨干等怙惡不悛的反革命分子,促使大批匪特分子棄暗投明,顯示了軍事打擊、政治瓦解與發動群眾相結合的強大威力。

經過大舉進剿、重點清剿和肅清殘匪幾個階段,到1951年上半年,各地清剿的股匪已逾百萬,大陸上的匪患基本上平息。根據中央“除惡務盡,不留后患”的方針,一些地方肅清殘散土匪的斗爭持續進行到1953年,共殲滅土匪特務武裝和爭取匪特投降自新260余萬人,結束了中國匪患久遠、為害甚烈的歷史,有力地保護了人民的安居樂業,穩定了社會秩序。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