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回顧和思考

原標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回顧和思考
作者:曲愛國    發布時間:2015-08-18    來源:求是
分享到 :

核心要點: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把中國逼到了亡國滅種的境地。捍衛國家獨立、實現民族解放,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共赴國難、抗日救亡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使命,凝聚成誓死不做亡國奴的無敵氣概和不屈不撓的堅韌意志。

■ “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把中國和世界各國聯系到了一起。抗戰勝利是中國軍民浴血奮戰的結果,也是世界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戰斗的成果。

■ 全體中國人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國家的責任在抗戰時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各階層的利益在抗日問題上找到了契合點。它喚醒了民族自覺,形成了全民族共御外敵的銅牆鐵壁,矗起一座愛國主義的豐碑。

■ 與國民黨軍按套路打仗治軍不同,我軍是按目的作戰建軍,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為了勝利,拒絕一切機械呆板或花拳繡腿。訓練實戰著眼於對付什麼對手、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的的基本需求,政治工作著眼於解決“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為誰服務”的根本問題,簡單直接,卻實用有效。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解放、捍衛自由獨立的正義戰爭,是鏟除法西斯、保衛世界和平、拯救人類文明的殊死較量。在這場中國近代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和對手最凶殘、犧牲最慘重的反侵略戰爭中,中國人民實現了偉大的民族覺醒,迸發出空前的團結抗敵巨大能量,展現出氣貫長虹的抗戰精神,終結了百年來列強侵華的歷史。抗日戰爭不但是中國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而且是中華民族由災難深重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一、中國抗日戰爭的基本特點和歷史經驗

中國抗日戰爭歷時14年,經歷了局部抗戰和全國抗戰兩個時期。局部抗戰從1931年9月18日持續到1937年7月,不但是中國抗戰的開端,也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帷幕。全國抗戰從1937年7月7日開始,到1945年9月3日結束,分為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開辟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殲滅日軍150多萬人,受降日軍128萬人。中國在戰爭中付出巨大犧牲,人員傷亡達3500萬以上,按照1937年的比價,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更是超過5000億美元。

抗日戰爭體現出四個鮮明特點:一是全民性。抗戰期間,中國有4.74億人口,都直接或間接地卷入戰爭。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有力推動下,曾經內戰不休的各派系軍隊捐棄前嫌、相繼出動,投入對日作戰﹔曾經政見對立的各黨派,結成抗戰同盟。抗日戰爭成為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二是艱苦性。日軍暴行滅絕人性。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10年獨立苦撐戰局,此后也主要是靠自身力量抗衡強敵。特別是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孤懸敵后,僅得到下撥軍費約3000萬法幣,靠自力更生頑強堅持。中國抗戰成為二戰中最艱苦卓絕的戰爭。三是長期性。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中,中國是戰爭時間持續最長的國家。這是由戰爭雙方國力、軍力對比所決定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日本已經高度工業化,中國仍然是落后的農業國家。兩國、兩軍對決,日本意在速戰速決,中國則體大力虛,必須充分發揮地廣人多的優勢,通過長期的戰爭熬垮敵人。四是國際性。在抗擊法西斯侵略擴張的過程中,中國的局部抗戰是阻擊法西斯擴張的前哨戰。在戰勝法西斯的戰爭中,中國是反法西斯同盟與日本法西斯在亞洲大陸較量的主要戰場,中國軍民是戰勝日本法西斯的主體力量。蘇聯、美國等國家先后派出軍隊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來自20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參加了中國抗戰。中國的抗戰完全融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是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的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過程最為曲折、勝利最為艱難的戰爭,是以弱勝強的典范,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喚起民族覺醒,實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戰路線。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把中國逼到了亡國滅種的境地。捍衛國家獨立、實現民族解放,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共赴國難、抗日救亡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使命,凝聚成誓死不做亡國奴的無敵氣概和不屈不撓的堅韌意志。民族意識的空前覺醒,奠定了中國抗戰勝利的堅實基礎。共產黨認為“民力和軍力相結合,將給日本帝國主義以致命的打擊。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國民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退無可退的時候決定實施“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的全國抗戰,並通過了《抗戰建國綱領》,但卻實行政府操控、軍隊主體的片面抗戰路線。共產黨則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明確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戰路線的具體內容,並躬身實踐,在敵后戰場形成了主力軍、地方軍、民兵自衛隊三結合的抗日武裝力量體制,構建起進行人民戰爭的組織形式。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中,中華民族從沒有像抗戰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民眾動員如此廣泛。共產黨堅持全面的全民族抗戰路線,將人民群眾抗戰的自覺能動有效轉化為堅持抗戰、奪取勝利的戰爭偉力,是人民戰爭真正的領導者。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抗戰勝利的政治前提。毛澤東指出:“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2卷第511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改變近代中國“一盤散沙”狀況,建立各黨派同盟,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有效方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是國共合作抗戰,但國民黨始終擺脫不了反共滅共的階級局限和獨裁專制的思維桎梏,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即使有條件地開放黨禁,但排斥異己、限制民主,實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不斷制造反共磨擦,發動三次反共高潮,使得實現全民族抗戰的過程步履艱難。共產黨展現出以民族大義為重、抗戰大業為先的胸懷,表現出一個成熟政黨處理復雜問題的智慧和能力,率先提出“抗日救國”的主張,建立並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始終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從而解開了國共磨擦的死結,開創了全民族抗戰的新局面。為了民族大義,共產黨堅定地承擔起維護和鞏固統一戰線的政治領導責任,確定“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堅持在發展抗日運動與“抗日高於一切”的旗幟下解決與國民黨的矛盾磨擦,使國共關系即便出現皖南事變的重大危機也沒有破裂,維持了國共合作抗戰到底的局面,成為中國社會各種抗戰進步力量團結的軸心。沒有共產黨的倡導維護,就無法解決全國抗戰力量的凝聚組合問題,全民族抗戰的局面就不會形成。在統一戰線中,共產黨扮演著實際領導者的角色。

確定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實施正確的戰爭指導。全國抗戰爆發前后,國共雙方都提出並實施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但國民黨的戰略是“持久消耗”,把戰爭進程劃分為戰略退卻和戰略反攻兩個階段,強調“以達成‘持久戰’為基本主旨”,層層布防,力保要地,把取勝的希望很大程度寄托在美英等大國參戰。共產黨的戰略則是持久制勝,將抗戰過程分為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強調戰略相持階段“將是最困難的時期,然而它是轉變的樞紐”,並提出運動戰、游擊戰、陣地戰相結合等一整套戰略戰術,為中國抗戰勾畫出清晰的路線圖。共產黨把持久制勝的基點堅定地放在“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實行人民戰爭、形成犬牙交錯的長期而廣大的戰爭狀態之上。特別是在敵后抗戰最困難的時期,強調採取“熬”的戰略,以黨的一元化領導整合各種力量,在根據地實行“十大政策”,以人民戰爭的整體戰抗衡敵人的“總力戰”,不斷壯大自身、削弱敵人,“熬”出勝利的條件。持久戰是中國抗戰的制勝要髓。正因為國共雙方都堅持了持久戰的指導方略,中國抗戰才能夠持久取勝。也因為雙方在持久戰的理解和實施上差異很大,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才會局面迥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創造兩個戰場戰略格局,能動把握戰爭主動權。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和游擊戰爭與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和正規戰爭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是中國抗戰的顯著特征,是日軍在中國陷入泥沼而無法獲勝的根本原因之一。國民黨軍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全國抗戰前期對粉碎日軍速戰速決企圖貢獻很大。但國民黨軍作戰機械呆板,硬拼實力,直到抗戰勝利也沒有組織起戰略反攻,始終無法扭轉正面戰場的被動態勢。開辟敵后戰場,開展游擊戰爭,是共產黨對抗戰勝利的偉大貢獻。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麻雀滿天飛”,“向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發展”,迅猛實施戰略擴張,在華北、華中和華南敵佔區開辟出廣闊的敵后戰場,形成了中國抗戰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並存的戰略新格局,從而扭轉了因國民黨軍作戰失利而造成的戰爭頹勢,盤活了中國抗戰的棋局,迫使日軍陷入顧此失彼、兩面作戰的境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日軍最多將其在華兵力的75%(不含關東軍部隊)和幾乎全部偽軍投入敵后戰場,敵后戰場逐步上升為主要戰場。共產黨開辟敵后戰場、領導游擊戰爭,使游擊戰“從戰術范圍跑了出來向戰略敲門”,在人類戰爭史上“演出空前偉大的一幕”。

結成反法西斯國際同盟,爭取廣泛的國際同情和支援。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是中國奪取抗戰勝利的重要條件。全國抗戰爆發后,共產黨准確預測到,新的世界大戰將把許多國家卷入進去,抗日戰爭將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積極發表宣言呼吁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統一戰線,堅持抗日戰爭至完全的勝利”。1941年10月,“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正式成立了“延安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聯盟”。國民政府的抗戰外交積極爭取外國援助,與同盟國家重新構建起相對平等的關系,為抗戰創造了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把中國和世界各國聯系到了一起。抗戰勝利是中國軍民浴血奮戰的結果,也是世界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戰斗的成果。

二、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作用

中國抗日戰爭不僅是日本侵略和中國反侵略的斗爭,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地位至關重要,作用舉足輕重。

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事業的戰略先驅。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把戰火在中國燃起,絕非偶然。日本自明治維新后,國力、軍力增強,野心不斷膨脹,逐步形成了滅亡中國、征服亞洲、稱霸世界的大陸政策。其侵略擴張企圖可以概括為:首先征服中國,實行中間突破,然后以中國為基地,與德、意結盟,或南進同美、英等決戰,或北上進攻蘇聯,進而佔領亞太、瓜分世界。九一八事變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擴張行動的第一個節點,中國進行的局部抗戰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實施正面阻擊,使法西斯破壞和平、踐踏正義的本質暴露無遺。在反法西斯事業中,中國人民成為無畏的先行者,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中國抗戰是抗擊法西斯侵略擴張的戰略支柱。20世紀30年代中期,法西斯軸心國集團正式形成后,侵略擴張節節升級。歐美強國採取綏靖政策,使法西斯侵略氣焰日益囂張。20多個歐亞非國家和地區先后淪陷,連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也很快敗降。而中國人民展開了氣勢恢弘的全國抗戰,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進行英勇抗擊,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到1938年10月,中日雙方投入作戰的總兵力達400余萬人,戰線長達4000多公裡,戰火遍及中國10多個省區,戰區面積約160萬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規模最大、較量最激烈的戰場。中國不僅頂住了日本法西斯的進攻,而且始終屹立不倒,成為抗擊法西斯進攻的戰略支柱,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一面旗幟,極大地堅定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中國在戰勝法西斯的進程中與同盟國家形成了戰略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中國成為抗擊法西斯在亞洲大陸侵略的主要戰場,制約著日本的“北進”和“南進”,保証了同盟國“先歐后亞”戰略的實施。中國的持久抗戰,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亞的北進計劃,使蘇聯軍隊能夠解除后顧之憂,避免兩線作戰,全力迎戰德國法西斯,並在打敗德國后從容轉兵東進,參加對日最后一戰。中國的持久抗戰還牽制和推遲了日本進攻南洋的南進步伐,致使日軍作戰行動受到極大制約,被迫背著中國戰場的沉重包袱南進,從而粉碎了日本與德、意法西斯會師中東和西伯利亞、稱霸全球的戰略圖謀,有力地配合與策應了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使得美英軍隊能夠在太平洋戰場集中兵力,穩住戰線,進而轉入反攻。而日本盡管把海空力量主力和陸軍部分精銳部隊先后調往太平洋戰場,但始終不敢削弱在華兵力,即使在戰爭末期美軍向本土步步逼近時,依舊把中國作為主要作戰方向。此外,根據國際反法西斯的戰略需求,中國派出遠征軍入緬作戰,直接支援盟軍作戰。

中國是盟國反法西斯戰爭的戰略基地。中國投入大量人力修建空軍基地,投入大批部隊保護野戰機場,保障盟軍空中力量對日本實施戰略轟炸和對日軍作戰。美軍在中國的大后方地區和八路軍、新四軍等武裝力量控制的部分區域建立了眾多氣象站、水文站和無線電通訊網,並設立了聯合情報搜集和整理機構。中國還為盟國提供了大量的鎢、錫、桐油等戰略物資。中國在其他方面也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一是積極倡導和推動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加快了戰爭勝利的進程。二是積極支持亞洲國家的抗日斗爭。眾多的朝鮮革命者和愛國志士在中國加入抗日武裝,韓國流亡政府也在中國得到支持,中國還堅持將戰后朝鮮的自由和獨立內容寫進了《開羅宣言》。其他亞洲國家的抗日斗爭也曾得到中國的支持。三是積極參與創建聯合國,推動戰后世界和平。中國提出的保障會員國的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以及民族自決等建議,最終被寫入《聯合國憲章》。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成立,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三、弘揚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四句話不但准確闡釋了抗戰歷史的內涵,揭示了抗戰勝利的原因,是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抗戰的基准,而且完整地體現出抗戰時期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是我們傳承抗戰血脈、繼承抗戰傳統的要義所在。弘揚抗戰精神,就是要深刻體會蘊含其中的歷史內涵,領悟激蕩其間的意志氣魄,激揚精神斗志,激發奮進力量,致力於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弘揚抗戰精神,強化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國家的責任。抗戰是血與火鑄就的壯麗史詩,抗戰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體現的是對民族的認同、對國家的責任。盧溝橋事變后,紅軍高級將領聯名發電銘志:將“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上海各界抗敵后援會的《告全國同胞書》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聲:“應戰之際,准備無盡量損失,准備無盡量慘痛。性命財產悉置度外,則損失慘痛,有何不了。”抗日成為區分是否愛國的根本標准。全體中國人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國家的責任在抗戰時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各階層的利益在抗日問題上找到了契合點。它喚醒了民族自覺,形成了全民族共御外敵的銅牆鐵壁,矗立起一座愛國主義的豐碑。今天,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事業中,所要面對的是另一種血與火的考驗,同樣需要找到能夠動員匯聚全民族力量的責任擔當點和利益契合點。民族復興,就是這樣一個點。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利益訴求和目標追求,以此不斷強化不同階層、不同信仰、不同地域中華兒女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國家的責任,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鞏固民族大團結,就會為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撐。

弘揚抗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我們黨是中華民族解放的先鋒隊,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能夠成就這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是因為黨在抗戰期間走向了成熟,成為一個具有高度領導能力、實踐能力和深厚群眾基礎的政黨,不但能想清楚事情,而且能干成事情,是抗戰精神的模范踐行者。能否想清楚事情,形成符合國情、民情、黨情、軍情的指導理論,為事業描繪出戰略規劃圖和發展路線圖,是檢驗一個政黨領導能力的首要標准。抗戰時期,我們黨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形成了持久戰的戰爭指導方略,形成了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家的綱領,不但統一了全黨思想,領導了敵后抗戰,而且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為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淋漓盡致地展示出自己的領導能力。能否干成事情,有辦法、有力量把宏偉藍圖變成輝煌的事業,是檢驗一個政黨實踐能力的基本標准。抗戰時期,開辟一個根據地,就能鞏固發展,革故鼎新,使之成為抗戰的基地和社會發展示范“新區”,展現出堅定的路線方針執行力、高度的組織紀律約束力、務實的政策策略把握力和卓越的開拓發展創造力。能否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依靠人民發展事業、成就事業,是檢驗一個政黨階級屬性的根本標准,也是一個政黨力量興衰消長的根本原因。國民黨在抗戰時期也想協調好與民眾的關系,但它始終凌駕於人民之上,把人民作為攫取的資源。我們黨則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與人民患難與共、血肉相連,把人民視為父母靠山和力量源泉,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堅持抗戰,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壯大發展,完全地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今天,我們黨肩負著領導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重任。弘揚抗戰精神,黨應該成為全體中華兒女的楷模和先行者,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堅強柱石。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征程中,加強黨的建設和強化群眾路線,必將為我們的事業添注巨大能量。

弘揚抗戰精神,建設強大人民軍隊。弘揚抗戰精神,對於軍隊來說,就是要聚焦強軍目標,以能打仗、打勝仗為標准,承擔起捍衛國家民族利益、有效履行使命的神聖職責。抗戰期間,中日兩軍在正面戰場的交鋒,從總體上講是兩個時代的軍隊在進行兩個時代的戰爭。1937年,日本鋼產量為635萬噸,而中國隻有55.6萬噸。日本擁有完備的軍事工業和國防動員體系,軍隊裝備在當時處於世界一流水平,而中國差距巨大,軍隊的裝備是“萬國牌”,主戰裝備幾乎全部靠進口。此外,國民黨軍內部關系緊張、作戰思想呆板、訓練質量不高、兵員素質不佳等,也是造成戰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我軍在抗戰時期,卓越完成了進行敵后游擊戰爭的使命,是展現抗戰精神的模范。我軍戰斗力的塑造,不但有頑強的戰斗精神支撐,而且有先進的作戰思想、靈活的戰略戰術和有效的治軍方略保障。與國民黨軍按套路打仗治軍不同,我軍是按目的作戰建軍,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為了勝利,拒絕一切機械呆板或花拳繡腿。訓練實戰著眼於對付什麼對手、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的的基本需求,政治工作著眼於解決“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為誰服務”的根本問題,簡單直接,卻實用有效。新形勢下,我軍擔負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責任。弘揚抗戰精神,就是要凝神聚力,以破釜沉舟的氣魄,攻堅克難,全面推進軍隊改革,實現強軍目標,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弘揚抗戰精神,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弘揚抗戰精神,就是要堅定不移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成果,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主要包括五個內容:一是徹底打敗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鏟除法西斯主義生長的土壤﹔二是懲辦戰爭罪犯,在國際事務中確立懲惡揚善的道義准則﹔三是將侵略者掠奪的土地和權益物歸原主﹔四是明確國家和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瓦解西方列強殖民體系﹔五是創建聯合國,確立集體安全的機制。這些勝利成果,體現著人類對戰爭悲劇的反思和對和平正義的追求,保証了戰后世界整體和平與不斷發展。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和未來,都是亞洲和世界和平的基石,一磚一瓦都動搖不得。

重溫歷史,紀念抗戰,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就是要向世界宣示我們維護和平、推動發展的決心,宣示我們決不容許歷史被肆意顛倒、侵略擴張重現的意志﹔就是要以史為鑒、以史為鏡,在明辨是非曲直和深刻反思歷史中,與各國形成發展共存之道,與更多的國家形成認識共同點和利益交集點,把握戰略主動權。

(作者: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