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雄正名須“禮”“兵”並舉

作者:鄧子慶    發布時間:2015-09-11    來源:光明網2015年6月27日
分享到 :

日前,由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合解放軍分社組織的系列報道《為英雄正名》推出后,引發熱烈反響。網友認為,新華社的報道通過深入細致的採訪調查,為近年來屢遭惡意抹黑的邱少雲、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等英雄人物“正名”,起到了正視聽、明是非、服人心的作用,有效地引導了社會輿論。

前不久,針對有人在網上抹黑黃繼光事件,筆者曾撰文指出,一些人在缺乏鐵証的前提下貿然褻瀆英雄形象,絕非無聊和惡搞那麼單純,而是有著險惡用心。“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抹黑英雄者正是試圖讓英雄成為反派、“狗熊”成為英雄,去顛覆一個國家的歷史,使歷史在懷疑和扭曲中走向虛無,進而達到“去其史”。尤其是未年人,這一群體理性尚未成熟,價值觀尚未確立,最容易被不良價值取向所滲透。若出現學校講一套、家長說一套、在網上看到的是又一套,很容易讓他們對歷史真實性產生質疑,導致社會標杆力量被削弱,進而長遠地加劇社會習慣性質疑和不信任度。這就是肆意抹黑英雄者要達到的目的,他們妄圖毀滅中國人的精神支柱、腐蝕中國人的精神食糧,造成中國社會的價值混亂。

針對這一亂象,筆者認為必須“禮”“兵”並舉。所謂“禮”,就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為英雄正名,及時引導輿論,感化和回擊抹黑行為。此次新華社聯合解放軍分社組織的系列報道《為英雄正名》就是一個很好范本。為了使報道更具真實性和說服力,新華社組織多個分社的十余名記者,分兵多路,深入英雄所在部隊,多方尋訪英雄生前戰友、朋友、親屬,走進英雄紀念館,深入細致地對有關英雄的每一個細節進行了採訪。與此同時,全力調動軍事專家、學者資源,撰寫有關英雄史實的評論性文章,並就其中的關鍵點安排專家、學者接受記者專訪。通過英雄的后輩、朋友以及相關專家、學者提供“人証”,加上大量“物証”以及權威媒體的發布,自然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應。

所謂“兵”就是通過法治手段讓肆意抹黑英雄者付出代價。這方面,2013年9月最高法和最高檢公布的《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為追究抹黑英雄者的法律責任提供的法律依據。尤其是對那些在網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可堅決支持英雄的利益關系人追究其法律責任,或以誹謗罪提起公訴——在我看來,一些抹黑英雄擾亂中國社會的價值秩序,傷害公序良俗,完全符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情形。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國家正是通過對嚴重造謠者以誹謗罪提起訴訟去嚴打網絡謠言。

總之,在回擊抹黑英雄行為過程中,僅通過為英雄正名這種被動應付方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加大網絡管理力度遏止抹黑英雄行徑,尤其讓是那些無中生有污蔑英雄的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倒逼他們對英雄保持必要的敬畏和尊崇。(鄧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