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無意中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傳銷者
歷史虛無主義,既是一種思潮,也是一種現象。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潮,在學術上已經有定論。作為一種現象,在傳播渠道更為多元、傳播手段更為便捷、傳播速度更快的今天,卻無時無刻不如影隨形,稍不注意,便會著了它的道,上了它的當,還會在有意無意之間,從一個受害者的身份,成為一個二次傳播者。如果不能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我們很可能都會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傳銷者,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錯誤思潮的泛起,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西強東弱態勢明顯的形勢下出現的一種現象。現如今,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強勁崛起,在意識形態領域,一股股上規模、有組織、有策劃的對中國社會主義的攻擊波、抹黑潮,此起彼伏。其主要特點,就是其有明確的政治訴求,表現為反社會主義傾向﹔以“學術研究”的面目出現,肢解歷史、斷章取義,從而達到設置陷阱、歪曲歷史的目的﹔其以“告別革命”為代表,否定社會主義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歷史必然性。欲滅之國,先去其史。歷史虛無主義者在主觀上的故意是明顯的,其危害是可預見的,所以其拋出的一個個結論,設置的一個個議題,一般都會受到堅決的批駁和阻擊。這也是我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不變色、不動搖的原因。
但在新媒體時代,歷史虛無主義的炮制和傳播者,利用新媒體特性,有意識地進行喬裝打扮,繞過理論的防火牆,以極具隱蔽性的手法在包括社交媒體在內的新媒體上大肆傳播,危害甚大。在新媒體時代,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和滲透,具有了新的特點:比如,在傳播手段上,更加注重新媒體。一些聚焦歷史話題的微博、網絡大V,以及某些公共微信平台或個人微信,已經成為歪曲歷史甚至編造歷史的主要推手,也使得一部分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集散地﹔傳播內容上,更加注重碎片化。有的斷章取義,有的偽造歷史事件,有的把一些歷史事件不顧前因后果地任意剪裁,特別是充分利用微博內容短小、親民的特點,用小細節小故事來剪裁歪曲大歷史。傳播形式上,更加注重娛樂化、隱蔽化。常常戴著學術研究、理論創新的面具,掩飾它的政治意圖和意識形態色彩﹔利用符合大眾追求娛樂的心理,而有意識地夾帶私貨。
比如,最近在網絡上造成軒然大波的《盲目追求真相不講立場就是歷史虛無主義》一文,即是如此。這個網絡編輯篡改的標題,非常刺眼,也極易引起誤讀。文章作者是原北大副校長梁柱教授,原文是《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歷史清醒》,文章對打著“反思歷史”、“還原歷史”旗號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進行了學術探討和理性批判,闡述了如何在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的格局中做到真正的歷史清醒。可以說,這是一篇富於學理性、體現時代性、體現針對性的理論佳作,對於我們堅持正確的歷史觀、糾正一些人的錯誤歷史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編輯改成這樣的標題之后,一些所謂的公知、大V隻看標題,便進行了轉發,有意無意地誤導網民,導致網上口水成潮、攻擊蜂擁,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一些相對直接而顯性的歷史虛無主義手法,網民們往往容易判斷。但在碎片化閱讀時代,一些以小博大、斷章取義的隱性手法,針對網民的從眾心理和快速消費習慣,卻往往能夠達到短傳滲透的效果。一些別有用心的歷史學者,利用網絡碎片化閱讀“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盲點,巧妙放置意識形態的“特洛伊木馬”,由點及面地給歷史翻案,以達到其“重寫歷史”特別是改寫中國革命史的目的。一些段子手,拿肉麻當有趣,以調侃英雄為樂事﹔一些別有用心者,打著還原歷史的旗號,故意顛覆歷史﹔一些網絡大V、個別意見領袖,利用網頁、視頻、照片,充當歷史虛無主義的吹鼓手和二傳手,利用其影響力,誤導網民。更有一些惡意傳播者,搭乘文化消費主義的便車將歷史庸俗化。他們利用閱讀者的嗅覺集中在對歷史細節、人物隱私、八卦軼事的關注上,以娛樂化、庸俗化的手法,解構歷史,販賣錯誤價值觀,在意識形態領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力和破壞性。例如,網絡上興起的對慈禧、李鴻章、袁世凱、蔣介石等近代人物的大量翻案,對國民黨將領張靈甫等八卦新聞的興趣,就表現出一種娛樂主義加歷史虛無主義的傾向。而長期以往,就能夠達到溫水煮青蛙的功效。我們的英雄群譜,劉胡蘭、雷鋒、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江姐、狼牙山五壯士等等,哪一位沒有被惡搞過,英雄形象蒙塵,核心價值解構,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但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有時候,也在不經意的嬉笑之中,充當了歷史虛無主義者的傳銷者了呢?
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要格外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隱性傳播。這既需要加強監管、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也需要網絡公眾人物謹言慎行。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提高網民們的媒介素養,培養大家明辨是非、解讀信息的能力。對顯性的歷史虛無主義者的手法,自然應該披露、打擊,對隱性的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法,更要揭批、曝光,有針對性地阻擊。
在微博、微信成為重要的傳播陣地和傳播渠道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對一些惡搞、抹黑、戲謔、解構歷史和英雄人物的現象,不僅要慎傳、拒轉、不點贊,對一些夾帶私貨的意識形態木馬,還要舉報、曝光、批駁。堅決不當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的傳銷者,隻有這樣,才能弘揚網絡正能量、堅持主流價值觀,讓網絡上清風朗朗,讓我們的精神家園清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