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方法論誤區辨正

作者:陳曙光    發布時間:2015-11-25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方法決定看法,方法決定做法,方法決定成敗。改革的任務越是繁重,頭緒越是繁多,越是需要堅持科學的改革方法論。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步入攻堅期、深水區,面對的都是“硬骨頭”,隻有把方法搞對頭,改革才能搞對頭。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上對於如何推進改革也還存在不少的方法論誤區。

誤區一:“頂層設計”是中央的事,“摸著石頭過河”是基層的事

“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統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論。這裡,“頂層設計”並非對應中央,“摸著石頭過河”也並非限於基層。“頂層”與“基層”,“中央”與“地方”,“上”與“下”,方向不同,方位不同,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樣,但都必須堅持“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統一的改革方法論。

有人講“頂層設計”是中央的事,基層不存在“頂層設計”﹔“摸著石頭過河”是基層的事,中央無須“摸著石頭過河”。筆者以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中央和地方,頂層和基層,都存在“頂層設計”的問題,也都存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思路、總體安排當然需要中央拿主意,進行“頂層設計”,但是改革已經步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的矛盾錯綜復雜,許多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央在一些方面也仍然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地方和基層為改革落地的關鍵一環,“摸著石頭過河”是基本的改革方法論,但是,地方也有地方的全局性問題,也需要進行總體性設計。

可見,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需要處理好“項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更加注重改革的“頂層設計”,為改革提供指導、保駕護航﹔更加注重改革的“摸索創新”,為改革積累經驗、打開局面﹔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同“基層創新”的緊密配合,既要善於從高處的運籌帷幄中謀劃改革的方針政策,也要善於從基層的實踐創造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張。

誤區二:深水區已摸不著石頭,“摸著石頭過河”已經過時了

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然而,有人說,改革剛剛起步時,人們對市場經濟、對改革的認識還很有限,“摸著石頭過河”還行得通。今天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水流”越來越急,“漩渦”越來越多,危險越來越大,如果還是“摸著石頭前行”就有可能被激流拍到沙灘上。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是強化“頂層設計”和“理論先行”,“摸著石頭過河”已經過時了。其實,這種論調是膚淺的。

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強化“頂層設計”,也仍然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摸著石頭過河”絕不意味著瞎摸索,也不意味著排斥理論的先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任何時候,改革的未知領域都會存在,都需要摸索著前進。改革風險越大,不可控因素越多,“摸著石頭過河”越是不能掉以輕心。“頂層設計”同“摸著石頭過河”並非不能相容,強調“頂層設計”的重要性,並不意味著削弱乃至否定“摸著石頭過河”﹔強調“摸著石頭過河”沒有過時,也不意味著不需要“頂層設計”。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論及二者的辯証關系,他說:“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証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頂層設計”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否則就是閉門造車﹔“摸著石頭過河”是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進行的,否則就會碎片化。“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誤區三:過去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體制,今天改革的龍頭應是政治體制

全面深化改革,著眼於“全面”,功夫在“重點”。“重點”抓得准不准,關乎改革的成敗。古人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改革如果沒有面上的推進,難免顧此失彼﹔如果沒有點上的突破,難免雜亂無章。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抓住關鍵性的局部,也要兼顧事物的整體,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從“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入手,從“落一子而活全局”的關鍵環節著力,以點帶面,激活全盤改革,這就是點面結合的改革辯証法。

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找准“面”,關鍵是抓住“點”。當前,改革的“面”就是“5+2”的改革布局,“5”涵蓋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社會管理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方方面面,“2”涉及黨的建設體制、國防和軍隊管理體制等。全面深化改革的“點”又是什麼呢?有人認為,過去30多年改革的重點一直是經濟領域,政治體制改革已經滯后,因此,當務之急是迎頭趕上,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其實,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今天,改革的龍頭仍然沒有變,“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這不是回避矛盾,不是拖延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而是因為經濟建設仍然是我們的中心工作,發展生產力仍然是我們的根本任務。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才會或快或慢地發生變革。因此,任何時候,改革都必須從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經濟體制這個切入口著手謀劃,試圖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帶動經濟體制改革,這完全是本末倒置,蘇聯的改革結局已經証明了這一點。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扭轉“經濟體制”這個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誤區四:改革意味著“變”,所謂要有“戰略定力”就是反改革

“改”意味著“變”,但變中也有不變的地方。一些人看到某些東西沒有變,或變得不夠大、不夠快,就質疑改革,這也是不符合辯証法的。

“變”與“穩”既對立又統一,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一成不變的改革不成其為改革,瞬息萬變的改革在現實中也行不通。“變”是活力,“穩”是定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穩’也好,‘改’也好,是辯証統一、互為條件的。一靜一動,靜要有定力,動要有秩序,關鍵是要把握好這兩者之間的度。”回首過去,中國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有所變,有所不變,能變的大膽地變,不能變的不瞎變。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情勢更加復雜,更需要我們把握好變與穩的辯証法,不能不變,也不能亂變。

全面深化改革既有“變”的一面,也有“穩”的一面。具體來說,改革不是改制,“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怎麼改、改什麼,有我們的政治原則和底線,要有政治定力”﹔改革不是改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改革要循序漸進,“堅持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相統一”﹔改革要有定力,“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麼改、怎麼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改革不能亂套,“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改革不能瞎改,“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改革的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提出改革舉措當然要慎重,要反復研究、反復論証,但也不能因此就謹小慎微、裹足不前,什麼也不敢干、不敢試”,等等,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斷都體現了“變”與“穩”相結合的哲學智慧。

誤區五:改革強調“放”,所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就背離了改革的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這裡要講兩句話:一句話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另一句話是“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但現在有些人隻講前面一句話,不講后面一句話,這是片面的。

“管”與“放”的問題,說到底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政府與市場,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是駕馭現代經濟運行的“兩隻手”。這“兩隻手”,沒有哪隻手是多余的,是無關緊要的。宏觀調控這一手意味著“管”,但不等於管的越多越好﹔市場調節這一手意味著“放”,但不等於不管。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管不了交給政府﹔政府不是全能的,政府管不好的交給市場。這就是“管”與“放”的辯証法。

全面深化改革要拿捏好“管”與“放”的力度,堅持有管有放,管要管到位,放要放到位﹔堅持有進有退,缺位的要補上,越位的要退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該管的要放開,該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証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各級政府“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成為善於駕馭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行家裡手”。我們既要用好“市場”這隻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把市場能管的、該管的交給市場,讓“看不見的手”在微觀經濟活動中展示力量、發揮作用﹔也要用好“政府”這隻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把市場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管起來,讓“看得見的手”在宏觀經濟管理層面展示力量、發揮作用。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思想研究”首席專家、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