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將這場戰役稱之為

“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1-05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分享到 :

蔣介石(資料圖)

1938年年底,受共產黨部隊敵后游擊戰的啟發和鼓勵,蔣介石考慮執行新的抗戰策略——游擊戰與正規戰配合。 然而,國民黨部隊的戰績卻十分糟糕,在日軍的進攻下連連敗退、損兵折將。比如,中條山戰役,據日方統計,中國軍隊此役被俘3.5萬人,遺棄尸體約4.2萬具,日軍戰死僅679名,負傷2292名,傷亡不足中國軍隊的1/12。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蔣介石:“游擊戰重於正規戰”

1938年10月,蔣介石在武漢召開的高級將領緊急軍事會議上提出“吾人欲驅逐敵人,消滅敵人則必須利用游擊戰”。1938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湖南南岳召開軍事會議。會上,蔣介石明確提出:“政治重於軍事,游擊戰重於正規戰。”並要求:全國部隊1/3兵力配備在游擊區域,在敵軍的后方打游擊﹔1/3布置在前方,對敵抗戰﹔1/3到后方整訓。

為了盡快辦成此事,國民政府向中共中央打電報,請求派干部到訓練班擔任教官。中共中央研究決定,派出一個30多人的班子,對外稱“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即赴南岳。代表團由葉劍英擔任團長(后為李濤)。李濤在干部訓練班任政治教官,教授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及如何做群眾工作等課程。

1939年1月24日,國民政府成立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蔣介石親自擔任主任。學員來自各戰區部隊營長以上軍官和高級司令部的中級參謀人員,結業后回原部隊辦班訓練連、排長等基層軍事骨干,編組游擊隊,到敵人的側面和后方去開展游擊戰爭。

國民黨敵后抗日根據地戰績糟糕

消滅或投降了敵人,留在原地的及撤回后方的為數甚少。”堅持在敵后的總共不過2萬至3萬人。數十萬國軍先后投降當了偽軍。

在蔣介石對“游擊戰”的重視之下,最高峰時,敵后戰場的國民黨部隊達到了近60個師,再加上大量的地方武裝,兵力接近100萬。

然而,國民黨部隊的戰績卻十分糟糕,在日軍的進攻下連連敗退、損兵折將。比如,中條山戰役,據日方統計,中國軍隊此役被俘3.5萬人,遺棄尸體約4.2萬具,日軍戰死僅679名,負傷2292名,傷亡不足中國軍隊的1/12。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到1943年左右,國民黨在華北的敵后根據地基本上都丟掉了。

1944年6月22日,時任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的葉劍英在與中外記者參觀團談話時說:“總計開到華北、華中敵后戰場的國民黨軍隊,原來不下100萬,由於政策錯誤和受不了艱苦磨煉,絕大部分被敵人

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與國民黨領導下的根據地 何以如此大相徑庭

相反,中共領導下的敵后根據地,卻從隻有不過150萬人口的陝甘寧邊區迅速擴展到10多個省﹔武裝力量也從最初的數萬人,發展到近百萬。同樣是開展敵后游擊戰,同樣是經營敵后抗日根據地,何以如此大相徑庭?

對於打好游擊戰,共產黨、國民黨的高級將領都有過論述。朱德在抗戰初期的《論抗日游擊戰爭》一文中指出:“抗日游擊戰爭主要的是政治戰爭。”“政治戰爭的要點,第一,在整頓內部,除去內部隊員中不正確的觀念和壞的習慣行為,求得游擊隊本身鋼鐵一般的團結,無論如何不會瓦解,任何的風浪都能經得住、吃得起……政治戰爭的第二個要點,是以群眾為堡壘,把群眾團結在自己周圍……政治戰爭的第三個要點,是瓦解敵軍。”白崇禧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有人認為打游擊乃保存實力之做法,殊不知敵后游擊,任務極為艱巨,因補給困難,且多半以寡抵眾,以弱抵強,故必須官兵加倍淬厲奮發,機警勇敢,絕非保存實力者所能勝任。”

然而,國共兩黨領導下的敵后游擊戰的實際表現卻大不相同,這一點從日軍的評價中可見端倪。日軍有一份評估報告稱,國民黨游擊隊有五大弱點:“(一)各游擊隊常互爭地盤,自相火拼﹔(二)缺乏大員統率,彼此不能密切聯系,易於各個擊破﹔(三)缺乏優良武器,不能作陣地戰﹔(四)正規游擊隊雖破壞力強,但對人民濫施權威,致不得民眾之信仰﹔(五)非正規之游擊隊分子復雜,大多為土匪散兵結構而成,戰斗力既不強且領導者俱是匪首流氓,甚少有國家觀念,易以利相誘。”而對共產黨的評價卻是:“中共是有鐵的紀律的黨組織,以黨為核心團結軍、政、民進行所謂四位一體的活動……它以‘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方針,將抗日戰變為政治戰,在建設解放區的同時,鼓動民眾廣泛開展‘游擊隊’活動……至1941年,方面軍(才)覺察到中共存在的可怕。”

據人民網

八路軍哪場戰斗 以傷亡71人殲敵2200人 被毛澤東表揚

第三軍第七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西北野戰軍第三縱隊獨立第二旅。

該師的前身部隊是以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的主力第七一六團為骨干與八路軍晉中軍區獨立第五支隊在1939年春合編而成的。1946年,唐金龍由第三五八旅副旅長調任獨立第二旅副旅長。一年后,他擔任該旅旅長。

長征時,唐金龍任紅二軍團主力第四師第十二團前衛連長,為該師當開路先鋒。

抗日戰爭時期,唐金龍在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團從副營長升到副團長。1941年升任獨立第二旅第四團團長,在山西等地與日軍作戰,幾次負傷不下火線。1945年唐金龍升任第三五八旅副旅長,成為黃新廷、余秋裡的副手。

1946年6月晉北戰役時,唐金龍奉旅長許光達之令指揮部隊冒雨攻擊寧武,守敵1100多人不敢抵抗,棄城突圍,大部被殲。7月,獨立第二旅攻擊崞縣,唐金龍將所有的山炮、輕重機槍和擲彈筒集中起來,抵近敵人前沿,在同一時間內一齊開火,敵軍死傷慘重。激戰4個小時,獨立第二旅以傷亡71人的極小代價,殲敵2200人。毛澤東批示說:攻崞經驗甚好,望通報張垣、太行及陳賡,以供參考。

1949年2月,獨立第二旅改稱第三軍第七師,唐金龍任師長。7月,扶眉戰役中,當敵一個軍向西潰逃撤往寶雞時,唐金龍率部勇猛追擊,把敵軍堵在眉縣。8月25日,蘭州戰役總攻時,第七師作為第三軍的攻擊尖刀,擔負搶佔黃河鐵橋、斷敵后路的重任。這時,已升任第三軍副軍長的唐金龍,與第七師新任師長張開基一同指揮部隊,經一夜激戰,第七師拿下黃河鐵橋,並首先沖進城內與守敵展開激烈巷戰,為最后解放蘭州作出了貢獻。

1953年1月,唐金龍任志願軍第一軍副軍長,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后升任第一軍軍長。

據《黨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