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的改革和初步建設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1-22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隨著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及由此帶來的社會變革,愚昧的落后的觀念、文化受到掃除,科學的進步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在廣大人民中間逐漸被接受。按照《共同綱領》關於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的要求,黨和政府有步驟地對舊有教育文化事業進行改革,爭取和鼓勵知識分子為人民服務,使學校教育制度與思想文化建設適應新舊社會的轉換,有利於推進生產事業的恢復和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舊有的教育事業十分落后,文盲眾多,基礎教育薄弱。在城市,學齡兒童入學率僅有20%,工人、貧民子弟一般讀不起書﹔在鄉村,還有相當多的舊式教育,農民子弟大多無錢入學。舊式教育有著傳播民族文化的功能,但其中滲透著大量封建的內容﹔近代以來的新式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為科學發展、技術進步培養有用人才,但主辦權多為帝國主義所控制。新中國成立后,舊的學校教育遠遠不能適應新社會的需要,黨和人民政府革故鼎新,大力發展人民教育事業。

對舊有教育制度的改革,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使教育事業從過去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轉向為廣大勞動人民服務﹔二是使教育事業從過去脫離實際,脫離生產,轉向為恢復和發展國家的生產事業服務。黨強調對舊有教育事業,不能採取像摧毀反動政權機構那樣的做法,而應採取先妥善接收,再逐步改革的謹慎政策。對原國民黨政府辦的各類公立學校,一律實行接管,各學校的教職員,除極為反動的個別分子聽候處理之外,按照原職原薪繼續工作。對私立學校,一律維持原狀,學校工作照常進行。這樣,既維護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和一大批知識分子的思想穩定,又尊重了教育的傳承性。這個政策受到學校教職員和社會各界的擁護和支持。在接收學校后,首先廢除原有法西斯式的訓導制度、特務統治和反動的政治教育,廢止國民黨政府頒布的“黨義”、“公民”、“童子軍”、“軍事訓練”等帶有反動性的課程﹔建立革命的政治教育,增設政治經濟學、新民主主義論、社會發展史等新課,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進入學校。原有教育事業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為建設新中國的教育事業創造了基礎條件。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確定了逐步改革舊教育的方針、步驟和發展新教育的方向。會議強調,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教育應著重為工農服務﹔普及與提高正確結合,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以普及為主。全國開始有步驟地、謹慎地對舊有教育制度進行改革。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改變舊社會勞動人民沒有受教育機會的狀況,解決教育為工農大眾開門的問題。為此,黨要求大力發展小學和中學,並吸收工農子弟入學,興辦多種多樣的工農速成中學、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校(班)和技術專修班,採取短期速成的方法,使一批工農干部、產業工人和解放軍指戰員達到中等文化程度,一些學習成績好的還直接進入大學或高等專科學校學習。在增產節約運動中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的馬恆昌、蘇長有、趙桂蘭、郝建秀等,都是通過工農速成中學掌握基礎文化知識,繼續完成高等教育學業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有許多接受外國津貼的教會學校分布在全國各地。中央人民政府允許這些教會學校在遵守政府政策法令的原則下,繼續接受外國津貼。但是,某些外國教會卻藐視這個原則,無理干涉學校行政,阻撓學校改革,或以斷絕經費來源相要挾,或利用教會學校暗中進行反動宣傳和敵對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政府開始接辦教會學校的工作。1950年10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教育部明令將違反中國法令的羅馬教廷主辦的輔仁大學正式接收自辦。同年12月底,針對美國凍結中國在美資產的挑舋行為,政務院發布《關於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的方針的決定》。根據這個決定,教育部於1951年1月發出《關於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教會學校及其他教育機關的指示》,規定了接辦教會學校的處理辦法。繼輔仁大學之后,全國各地對接受外國津貼的20所高等學校、514所中等學校、1133所初等學校實行接辦,分別情況由政府接辦改為公立或由中國人民自辦維持私立,政府予以補助。

為適應新中國建設的需要,教育部從1951年底開始,擬定了全國工學院的調整方案。1952年下半年,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和專科學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全國各地高校分期分批進行院系調整和專業設置的工作。一是對許多大學的文、理、法學院或系實行合並,調整和加強綜合性大學﹔二是將各大學的工學院和工科各系實行合並,組建多科性工學院,或獨立出來成立專門的工學院,基本形成機械、電機、土木、化工等主要專業比較齊全的學科體系。同時,進行師范、農林、醫藥等院校的調整。經過調整,大多數省份擁有了一所綜合性大學和工、農、醫、師等專門學院。到1953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181所,其中綜合大學14所,工科院校38所,師范院校33所,農林院校29所,醫藥院校29所,其余為財經、政法、少數民族等院校。全國初步形成學科、專業設置比較齊全的高等學校體系。1952年,政務院決定實行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和畢業生統一分配,原有79所私立高等學校全部改為公辦。

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加快了對國家急需的建設人才的培養,使我國高等學校布局不合理的狀況有所改變。由於缺乏經驗,實際工作中也出現一些缺點。例如,照搬蘇聯的教育模式,未能充分吸收中國教育遺產中的優良部分﹔對一些著名大學多年形成的學科特長未給予應有的照顧﹔在學科結構上出現“理工分割、文理分家”的現象,調整中對文、法、財經院系撤並過多﹔不適當地取消了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這些情況,給新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一些缺陷。

新中國的文化建設,首先從文學藝術方面著手。新中國成立前夕,第一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於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開。毛澤東代中共中央起草了給大會的賀電。賀電明確指出:“在革命勝利以后,我們的任務主要地就是發展生產和發展文化教育”﹔黨號召一切愛國的文藝工作者進一步團結起來,廣泛地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文藝工作,使人民的文藝運動大大發展起來,“借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借以配合人民的經濟建設工作。”《中共中央給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賀電》(1949年7月1日),《毛澤東論文藝(增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82、83頁。這給新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第一屆文代會使解放區與原國民黨統治區長期分離的兩支文藝隊伍匯合在一起,進步的愛國的文藝工作者實現了勝利大會師,五四運動以來處於分散形態的“新文藝運動”由此進入“新的人民的文藝”時代。這是中國文學藝術發展環境的一個根本性改變。與會的文藝界人士在文藝思想、文藝方向上形成共識,把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的“文藝為人民服務、首先是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確定為今后全國文藝運動的總方向﹔提出面向人民革命勝利的新的現實,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斗的任務。大會成立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簡稱全國文聯)及下屬各類文藝協會,擔負起指導和推進人民文藝事業發展的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倡導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中的優良傳統,重點發展人民的文學、藝術、戲劇、電影等文化事業。進步文藝界過去受到反動勢力的壓制,隻能通過迂回隱寓的方法表現民族、科學、大眾的文化主題。這一狀況在解放后根本改觀。1949年內,匯集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解放區優秀文藝作品的《中國人民文藝叢書》計53種全部出版,如歌劇《白毛女》、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暴風驟雨》等,帶給文藝界扑面而來的新鮮氣息。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於現實斗爭,深入社會生活,新創作出一大批以革命戰爭、民主改革為題材,啟發人民政治覺悟,鼓勵人民勞動熱情的優秀作品,如話劇《龍須溝》、歌劇《長征》、小說《銅牆鐵壁》、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歌曲《歌唱祖國》、電影《鋼鐵戰士》等,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國有著豐富的戲曲遺產,幾十萬戲曲藝人影響著幾千萬觀眾和聽眾。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團結這支重要的文藝隊伍,強調應當尊重一切受群眾喜愛的從舊社會過來的藝人,把他們看作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並動員他們積極地參加對舊文藝的改革。1951年春,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提出“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這一繁榮戲曲事業的方針。5月5日,政務院發布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改戲、改人、改制”的任務,要求淨化戲曲舞台,整理傳統劇目,剔除舊戲曲中的封建毒素,鼓勵各種戲曲形式的自由競賽﹔要求戲曲藝人們在政治、文化和業務上加強學習﹔改革舊戲班、舊戲社中某些不合理的制度。在改革中,既反對對待藝術遺產的粗暴態度,又反對墨守成規、不求改進的保守思想。許多戲曲藝人,在參加各種社會政治活動中受到思想鍛煉和教育,提高了愛國政治熱情和創作積極性,主動清除舊戲曲中某些消極、有害的內容及丑化勞動人民形象的粗俗表演。經過改革產生的一批優秀劇目,在新的思想基礎上對舊有遺產加以整理,適合於人民文化需求和欣賞趣味的提高,格外受到群眾的歡迎。

書刊出版方面,按照《共同綱領》規定的“發展人民出版事業,並注重出版有益於人民的通俗書報”的方針,實行出版、印刷、發行企業的分工專業化,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為國營的書刊發行機構,成立人民出版社等十余家規模較大的國營專業出版社及新華印刷廠﹔合理調整公私出版業的關系,按照專業分工的方向,劃分國營與私營出版社出書的范圍和重點。多年來為發展進步文化事業作出貢獻的生活、讀書、新知等書店,解放后合並成立三聯書店。在出版界歷史悠久、影響很大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開明書店等私營出版機構,也實行聯合經營,進而有步驟地實行公私合營。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在建設事業中的重要作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下設的中國科學院,是在接收舊中國的“中央研究院”、“國立北平研究院”及其所屬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其主要任務是:“有計劃地利用近現代科學成就以服務於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組織並指導全國的科學研究,以提高中國的科學研究水平。”根據學術研究與實際需要密切配合的方針,中國科學院合理分配科學人才,調整與充實院屬科研機構,指導建立地方科研機構,加強科研隊伍建設,並配合高等學校、產業部門、國防部門的科研機構,逐步建立比較完整的科研體系,為中國科學事業由近代以來的落伍逐漸走向振興打下初步基礎。同時,黨和政府還十分重視組織科學技術團體的工作,於1950年8月成立了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這兩個全國性科技團體,在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推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普及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科學技術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醫療衛生方面,1950年8月7日至19日召開的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確定“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為新中國衛生工作的三大原則。據此,各級衛生部門開始在廣大農村、城市街區和工礦企業建立起基層衛生組織。全國還建立了各種專業防疫機構和防疫隊伍,並加強醫學教育,培養醫藥衛生人員。同時,著手改變解放前中醫受歧視的情況,以消除中西醫之間的隔閡,使中西醫藥衛生人員團結起來,既發展現代醫學,又發展傳統醫學,共同為人民服務。此外,針對抗美援朝期間美國對我國施行的細菌戰,全國還大規模開展了愛國衛生運動,許多城市清除了舊社會幾十年積存的垃圾,整治了市區環境。以北京市成功治理臭水橫流的龍須溝為范例,全國城鄉落后的衛生面貌有了初步改觀。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