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內部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打著“學術”的幌子,在各種媒體上造謠生事。要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就要深入它的內部剖析這一思潮。
歷史虛無主義既非學術思潮也非學派,而是由國內外敵對勢力制造和鼓動,以推翻共產黨領導和改變社會主義制度為目的,以否定和“告別”革命為核心,以偽造、篡改、歪曲、惡搞歷史或將歷史碎片化、片面化為手段,借助網絡、報刊、書籍、講堂、舞台、熒屏等媒介加以流傳的政治思潮。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建設。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
實質與主要表現
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本質是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顏色革命”與反“顏色革命”、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斗爭的組成部分,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攻擊篡改歷史事件,對英雄人物侮蔑戲弄,對反面人物歌功頌德的言論頻現,或在報刊發表,或在網絡上“流竄”﹔或出自境外特定機構的炮制,或出自受蒙蔽者的人雲亦雲。
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依托是唯心主義,它在歷史研究領域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告別革命論”。其代表人物李澤厚、劉再復認為,革命隻能破壞而不能建設,革命是近代中國落后的“罪魁禍首”,他們聲稱中國近代唯一的出路就是改良主義。據此錯誤邏輯,有些人論斷:“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進主義思潮的結果。清朝的確是腐朽的王朝,但是這個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義。寧可慢慢來,通過當時立憲派所主張的改良來逼著它邁上現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改掉,反而糟了,必然軍閥混戰。”“孫中山如果是一個深刻的思想家,也許就會接受‘虛君共和’的英國式道路,避免許多戰爭。”他們極力抬高戊戌變法、清末新政的地位,而對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則肆意貶抑。
二是惡意詆毀、攻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虛無主義者認為中國人民在五四時期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是誤入歧途,這讓當時的中國脫離了以歐美為師發展資本主義近代文明的軌道。他們認為中共之所以能夠戰勝國民黨奪取全國政權,是利用日本侵略之機,消極抗日,積極發展實力。他們極力回避國民黨在抗戰期間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積極反共”政策和行為,否定共產黨在敵后根據地實施土地改革政策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歷史真實,極力抹殺共產黨在敵后根據地發動和組織群眾抗擊日本侵略的歷史功績。他們把抗戰勝利后中國社會沒有實行“聯合政府”歸咎於共產黨,無視共產黨為爭取戰后和平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極力回避國民黨背信棄義撕毀停戰協定的事實,無視國民黨首先發動反共反人民內戰、搞獨裁統治的圖謀和行徑。
三是肆意貶低、全盤否定毛澤東,丑化毛澤東思想。如2008年香港出版的《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一書就污蔑毛澤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學歷史教師袁騰飛以輕佻的語言肆無忌憚地攻擊辱罵毛澤東,說毛是“教主”、“獨裁者”、“惡魔”,他的演講視頻及文字在網絡上流傳甚廣。這些人以“糾正毛澤東晚年錯誤”為借口,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進行全面否定,對他領導下的新中國進行全面詆毀。他們緊揪“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嚴重失誤,刻意放大失誤的負面影響,從而吸引輿論焦點,夸大對社會主義事業造成的重大損失。他們認為1978年以前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是“一部荒唐史”。
四是污蔑、誹謗、丑化、調侃、戲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顛倒黑白,無中生有。從李大釗、青口十八勇士、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江姐、董存瑞到新中國成立后的英雄模范如黃繼光、邱少雲、雷鋒、時傳祥等,幾乎都遭到污蔑、誹謗。例如有的作品說,黃繼光是因為作戰時摔倒了才堵槍眼的﹔董存瑞是因為炸藥包上的雙面膠粘住了他的雙手才舍身炸碉堡的﹔邱少雲的事跡違背了生理學常識等。這種“戲說”、“惡搞”的方式,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艱難而悲壯的奮斗歷程是極大的褻瀆。而像劉文彩、南霸天、周扒皮那樣的惡霸地主反動派卻變成所謂的“大善人”,是受害者。這些顛倒黑白、無中生有的做法的直接后果是誤導大眾,造成人們歷史認識的混亂,易使人們以輕佻的態度對待歷史。
五是極力主張西化,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虛無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和“普世價值”等錯誤思潮結合在一起,矛頭直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惡意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歷史虛無主義彌補了新自由主義從現實的角度反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缺陷,還改變了新文化保守主義難以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尷尬,成為在意識形態領域攻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一股重要力量。針對共同的政治取向和訴求,三者相互呼應,極力宣揚下列主張:在政治領域,倡導西方的“憲政民主”,實行“多黨制”、“三權分立和制衡”、“軍隊國家化”等﹔在經濟領域,主張“徹底私有化”和“完全市場化”等﹔在思想領域,主張取消馬列主義的指導地位,認為唯物史觀有“根本缺陷”,已經“過時”,要用所謂的“唯人史觀”、“選擇史觀”等進行代替﹔在社會領域,極力宣揚“公民社會”。他們還抽象談論“自由、民主和人權”,鼓吹“憲政中國”,說什麼“憲政中國出現以前的中國是舊中國”。這些思想主張迎合了西方勢力西化、分化中國的戰略企圖。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要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種種表現,就要從根本入手,就要自覺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理論武裝自己,堅決與唯心史觀和錯誤歷史觀作斗爭。
一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當前馬克思主義遭遇否定和歪曲,這對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產生干擾,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產生扭曲。對此,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建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黨員干部帶頭潛心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精髓,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不給歷史虛無主義進行滲透的機會,形成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堅強堡壘。
二是進一步加強唯物史觀理論建設,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史學領域指導作用的發揮。馬克思主義史學工作者要運用科學的研究同歷史虛無主義進行斗爭,要進一步認清人類歷史發展總趨勢,增強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進一步認清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性、長期性,增強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斗爭的韌性﹔進一步認清馬克思主義史學工作者肩上的責任,增強用馬克思主義辨析錯誤、回答問題、說服群眾的能力。
三是始終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應堅決駁斥“唯物史觀才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謬論,強調唯物史觀不是“階級斗爭決定論”,不是“經濟決定論”,不是歷史終結論,也不是提供給后人的抽象的社會學公式。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現”,如同恩格斯指出的,馬克思一生中有兩大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現”,“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四是多措並舉打擊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大力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的意識形態能力建設,使其明辨是非,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堅決依法懲處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言行,應盡快建立起檢察機關對抹黑、詆毀領袖和英烈言行的公訴制度。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