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呼喚“黨媒姓黨”的歷史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黨媒必須姓黨”,黨性和人民性是黨媒的兩大基本屬性,脫離了人民群眾的媒體就不是黨媒。習總書記的講話一經發布,任志強等公知就立刻採用偷換概念的慣用伎倆公然唱空黨媒,反對“黨媒姓黨”。其實質上,他借用“黨媒姓黨”剝奪人民言論自由的論調絲毫經不起推敲,只是欲圖把輿論朝反社會主義的歧路上越推越遠。
當前我國的輿論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民眾之間的對立情緒也越來越明顯。政治投機者與反華勢力也從沒有放棄過撕毀愛國共識。他們一方面,通過對當前中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不斷丑化來激起民眾對政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仇視﹔另一方面,利用輿論手段虛構、夸張熱點事件在全社會中制造恐慌,利用貧富差距等社會矛盾調動民眾對改革開放和現行法律與政策的不滿情緒,磨滅國家領導人的歷史功績。此外,他們還採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法歪曲歷史和詆毀英雄。這種肆無忌憚唱衰中國政治,煽動民族分裂的言行嚴重破壞了我國安定統一的大環境。時代需要黨媒站出來擔當起維護政治穩定,引導主流觀點的使命。隻有讓黨媒及時發聲,及時對輿論作出正確指引和正面回應,倡導主流思想,講好中國故事才更有利於我國長治久安。
首先,黨媒要堅守維護思想領域潔淨的職能,維護社會穩定,講好中國故事。黨的新聞工作者應該堅守社會主義陣營,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清掃思想領域的雜音。黨媒作為主流輿論的引導者,舉什麼旗、吹什麼號關乎著我黨的生死存亡,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如果黨媒的導向出了偏差,地方的小矛盾就會演變成為全國性的動蕩。
共產黨是人民的政黨!黨的新聞工作者自然也是人民的公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記錄者,是社會弊病的挖掘者。每一個人都要扎根於群眾,為民生鼓與呼,成為人民的勤務兵,堅決捍衛人民利益,創作出有思想、有溫度和有品質的作品。隻有這樣我黨的新聞工作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才能用實際行動來回答習近平總書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命題。
其次,黨媒是黨的喉舌,是人民的勤務兵。她一方面傳遞著黨中央精神的重要指示,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她肩負著指導教育黨員干部該以什麼價值觀、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輿論,認識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重要使命。她是思想領域的領頭羊,引導著輿論的走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武器來反對思想領域的一切雜音。黨媒應該具有強烈的歷史擔當,讓新聞工作者的擔當感變成了靈動的文字活躍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擔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黨的新聞工作者不能吃著黨的飯,砸著黨的鍋,做不利於黨的事,發表不利於黨的言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黨媒要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要立足中國的基本國情講好中國故事,要在國際上形成中國話語規則。並且媒體還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由此,黨媒不僅自身要“走轉改”,改變文風、嚴抓作風、落實主體責任,還要推動社會深化改革全面進行。媒體的生命來源於真實,公信力和感召力來源於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真真切切地記錄好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成敗與興衰。
最后,黨媒擔負著推動社會主義各項事業順利開展的職能。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中國革命要勝利就必須依靠槍杆子和筆杆子,社會主義事業亦然!新聞工作者就是我黨的筆杆子。新聞工作者作為職業曝弊者一方面要勇於揭露社會痼疾,針砭時弊,推進國家體制機制的革新﹔另一方面還要做好社會主義事業的記錄者和感知者,民族精粹的傳承者,改革開放的見証者。
目前,有些領導干部還不能正確地認識黨的事業與輿論監督之間的關系。他們要麼採取害怕回避的態度,要麼採取報復打壓。其實質上,輿論監督是我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政府的公信力。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黨員干部不能堅守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至於對媒體躲躲閃閃,不敢直視。由此,我們既要建立長效的監督懲處機制來維護媒體的權威,又要在制度層面上切實保障新聞工作者的採訪權。那樣,輿論監督就能落到實處,“黨媒姓黨侵害人民言論自由”的謠言也自然不攻自破!
(作者單位:湖北雄楚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