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護英雄是有力反擊歷史虛無主義的必要手段

作者:心琪    發布時間:2016-03-03    來源:紫網在線
分享到 :

在每個人的深層心理上都有一定的英雄情結,正是對英雄的尊崇,如今才會有舍己為人、見義勇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扶貧濟困等現象,以及涌現出各行各業的道德模范。模范們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著億萬群眾、涵養著社會道德源泉。因此,英雄對我們個人、社會、民族、乃至國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高地。而如今,精神高地卻被歷史虛無主義者屢次破壞,他們要把英雄抹黑丑化,一點一滴地在我們的內心進行有意無意地滲透,從方志敏到左權,從張思德到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從雷鋒到焦裕祿等等,中共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英雄幾乎無一例外地都遭到各種抹黑與丑化。不僅如此,這種抹黑與丑化還擴大到其它方面,這怎麼可能僅僅是還原歷史、探究真相的行為,明顯就是通過丑化抹黑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領袖和英雄,從而全面否定對中國共產黨價值理念。因此,防范歷史虛無主義侵襲,筑牢歷史記憶的堤壩,捍衛英雄的名譽和形象,是我們社會文明的必修課,也是共同守護我們精神家園的必須之舉。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感情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內容。‘狼牙山五壯士’即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英雄事跡,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不懼犧牲的偉大精神。堅定了無數中華兒女奮勇抗敵的決心。在此問題上,我國社會公眾的共識是一致的。”2015年12月21日,在北京海澱區法院針對一起抹黑丑化英雄“狼牙山五壯士”的案件判決的判詞裡是這樣寫的,“這次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判決。人民法院是能夠體現大多數人民的維護烈士聲譽的意志的。”廣大網友一致稱贊。

自此,我們看到了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捍衛英雄名譽的光明,但是縱觀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英雄名譽保護在法律領域裡依然是面臨諸多尷尬與困境。《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保護辦法》和《烈士褒揚條例》是目前我國涉及到保護英雄名譽的兩部法,細看其中的法條,卻找不到有關英雄英烈名譽權保護、以及涉及侮辱褻瀆英雄的言論、行為之后果的相關規定。

這也驗証了,為何歷史虛無主義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丑化摸黑英雄,就算廣大輿論一致反對,就算法庭判決生效,依然無法阻止歷史虛無主義繼續歪曲歷史、割裂歷史、否認歷史的大逆行為,歷史虛無主義正是利用法律的漏洞和空白,挑戰廣大群眾的心理底線,一筆抹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若要清除歷史虛無主義,保護我們的精神財富,就必須用社會主義法治的強大力量打擊歷史虛無主義的種種言行,法治的力量,也最強有力的力量,也是歷史虛無主義的克星。通過立法,確定英雄的重點保護地位。要有專門針對英雄名譽權保護的相關規定,將英雄從一般社會公民中分離出來,做到對英雄重點保護。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在對英雄做出保護規定的同時,要建立對英雄的特殊保護機制,以適應英雄與一般人物的不同特點。  通過立法,加強對意識形態的管控。通過法律規定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言論、行為進行約束和制裁,主要包括針對對民族英雄、革命領袖、愛國者進行造謠、玷污、丑化、詆毀的言行,鼓吹、勸說或講授煽動暴亂陰謀、推翻政府的行為,顛覆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政權、制度的行為等。  通過立法,加強媒體傳播平台的監管。無論是網絡平台、紙媒,還是電影電視、研究機構等,隻要哪一個平台發表、傳播歷史虛無主義言論,都將受到法律制裁,這樣就使得歷史虛無主義失去傳播平台。尤其是新媒體,一些聚焦歷史話題的微博、網絡大V,以及某些公共微信平台或個人微信,已經成為歪曲歷史甚至編造歷史的主要推手,也使得一部分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集散地。依法進行監管,就會徹底斬斷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途徑。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永世長存。”在歷史的長空中,英雄人物是我們追求正義、向往美好的精神力量所在。

值此兩會來臨之際,呼吁立法保護英雄,揭穿歷史虛無主義制造的種種謊言和迷霧,是筆者作為一名普通群眾內心的真實聲音,更是是廣大民眾的真實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