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計劃的開始實施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4-26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我國在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資有限的歷史條件下,作出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選擇,必然要求高積累和資源的集中配置。這是因為,隨著國家轉入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大量投資涌入重工業和國防工業部門,將導致國民經濟進入緊運行狀態。新中國成立頭三年以市場調節為主、直接計劃與間接計劃相結合的經濟體制,顯然無法解決日益緊張的資金短缺、建材和工業原料不足尤其是農副產品長期供不應求的矛盾,從而使工業化建設與市場機制之間的矛盾突出地表現出來。因此,需要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來提高積累率,集中配置有限的資源,以便有效地保証國家的重點工業建設。“一五”計劃時期實行計劃經濟,不僅是學習蘇聯快速工業化的經驗,同時也是中國工業化初創階段的現實選擇。

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編制過程中逐步開始實施的。為了組織推動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展,中央採取一系列措施,從上到下建立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機構,深入進行增產節約運動,開展技術革新和勞動競賽,發行公債為國家建設籌集資金,通過制定年度計劃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和調整,確保“一五”計劃的實施。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開局之年,首先執行的是1953年的年度計劃。4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下達國家計委關於《一九五三年國民經濟計劃提要》,確定了當年國民經濟發展的各項主要指標。為了確保完成當年的計劃指標,國家計委要求國營企業部門必須做好下列幾項工作:(一)建立與加強計劃管理,健全全國自上而下的計劃、統計系統,加強企業的計劃、統計機構﹔(二)建立和健全責任制,一切經濟部門均應逐步地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特別要注意建立安全生產、產品質量、設計工作、原材料和設備供應、施工等項責任制﹔(三)大力推廣先進經驗﹔(四)一切國營企業應該逐步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制度﹔(五)加強基本建設工作,保証基本建設任務的完成。

“一五”計劃建設的開局良好。為了合理地配置生產力,中央對工業建設的部署是,充分利用東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業基礎,集中力量加強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建設,使東北和沿海工業城市較快地成為支援全國建設的基地﹔同時,在京廣鐵路沿線及其以西地區新建一批重點骨干項目和與之相配套的項目,加強華北、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區新工業基地的建設。在具體安排上,老基地的建設以在原基礎上改建擴建為主,新基地以新建為主。

重工業建設的重點是冶金工業和機械工業。冶金方面安排的改擴建工程,主要是東北的鞍山鋼鐵公司,安徽馬鞍山、四川重慶(1997年3月14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山西太原的鋼鐵企業。於1955年開工興建的武漢鋼鐵公司屬新建大型綜合性鋼鐵基地。它的興建,使中國鋼鐵工業的地區分布,開始由東部沿海向中部地區推進。機械制造方面,以制造冶金礦山設備、發電設備、運輸機械設備、金屬切削機床等部門為重點,適當發展電機、電工器材設備、煉油化工設備和農業機械等的制造。投資方向以東北、中南、華東和華北地區為重點。新建的骨干項目主要有:黑龍江的富拉爾基及山西太原重型機器廠,洛陽礦山機械廠,沈陽風動工具廠,哈爾濱電機廠、汽輪機廠和鍋爐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武漢、齊齊哈爾、北京的機床廠,洛陽和南昌的拖拉機廠,等等。

以重工業建設為主,基礎設施、能源及輕工業等方面的建設也大規模展開。鐵路建設的重點,主要對哈大、京沈、京包、京漢、隴海線中段、石太線東段及同蒲線進行技術改造﹔同時,為開發西部資源,著手修建和新建包蘭線、蘭新線、寶成線。沿海其他鐵路干線也相應地進行技術改造。煤炭工業以改擴建原有礦區為重點,同時積極開發已探明儲量的新礦區,並安排一批煉焦煤基地的建設以為鋼鐵工業服務。電力工業以建設火力發電站為主,一方面配合全國重點建設,加強對東北、華北、中南和華東電力工業的建設,另一方面為開發西部作准備,在西南、西北新建、改擴建一批電廠。圍繞新老工業基地的分布,輕工業建設的重點是加強紡織、制糖、造紙工業建設。為了使棉紡織工業的原料供應由進口逐漸轉向基本立足於國內,新的紡織工業基地全部安排在接近原料和消費市場的京廣沿線及其以西地區。

在“一五”計劃執行過程中,國家對重點建設實行了集中統一管理。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156項工程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和技術力量。但是,在大規模建設之初,國家經濟力量薄弱,財力、物力和技術力量十分有限,必須集中全國的經濟力量,用於重點建設。為此,中央決定集中掌握國家財政收入和支出,以避免資金的分散與浪費。從1953年起,國家逐步擴大了計劃管理的力度和范圍。首先,在財政上明確劃分中央、省(區、市)、縣三級的收支范圍,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政經濟管理體制。其次,建立由國家計委和中央各主管部門嚴格控制的物資管理和分配制度。再次,建立由各級計劃、勞動部門和工會統一招收工人,制定統一工資標准的勞動管理制度。

由此,我國逐漸形成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

為了確保重點建設,中央對基本建設項目,實行以中央各部門為主管理的原則。中央規定,地方政府在經濟建設方面的任務除支援國家在當地建設的重點項目外,主要抓農業、農業合作化、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等工作,保証國家下達的農副產品採購和調配計劃的完成,穩定市場物價,安排好人民生活。對重點建設項目,中央各主管部門從人力、財力、物力的調度到基礎設施的施工、生產准備的安排等一抓到底。地方的基本建設主要是搞農林水利、城市公用事業、文教衛生等方面的建設。這些地方基本建設項目,仍須由中央各部指定,設計施工任務由國家下達。通過上述措施,基本實現了國家對重要建設項目和基本建設項目的集中統一管理,保証了“一五”建設計劃的完成。

全國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和生產熱情投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工人階級一馬當先,站到工業化建設的前列。全國廣大職工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以高昂的生產熱情,深入地開展增產節約勞動競賽,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努力增加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節約原料材料,降低產品成本,重視安全生產,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企業管理水平,保証全面地完成並爭取超額完成國家計劃,進一步顯示了工人階級在國家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鞍鋼機械總廠的技術革新能手王崇倫,努力鑽研技術,先后八次改進工具,發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萬能工具胎”,大大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這種創造精神在全國許多廠礦引發了群眾性的技術革新熱潮。全國煤炭系統推廣馬六孩等職工創造的快速掘進法等生產經驗,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保証了安全生產。青年女工郝建秀的細紗工作法在紡織工業系統全面推廣,各地棉紡廠不斷刷新生產紀錄。在各級黨政部門和工會組織的倡導下,工業生產逐漸改變過去偏重於拼體力的方式,而注意生產技術的革新與勞動組織的改進,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勞動競賽。人們把勇於創造生產新紀錄的先進人物,譽為“走在時間的前面”的人。“每一秒鐘都為創造社會主義社會而勞動”,這種充滿時代精神的口號,反映了五年計劃的宏偉目標正在化為千百萬職工的實際行動,鼓舞著中國工人階級更加忘我地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

廣大農民通過總路線的宣傳教育,認識到社會主義工業化將給農業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認識到要根本改善生活,抗御自然災害,就要賣出余糧支援國家實現工業化。各地農民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向國家交售糧棉,供應各種農副產品以保証城市居民和工礦區職工的生活需要。他們還積極參加農業互助合作組織,以努力增加農業生產來支持工業建設。隨著基本建設的不斷擴大,大批青壯農民被工礦、建筑企業吸收,離開生養他們的土地邁進工人階級隊伍,直接投身於國家的工業建設。由於國家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產品的產量、品種較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與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之間存在著不等價交換因素。為了多積累資金進行工業建設,工農業商品交換比價間的差距(通稱剪刀差)隻能逐漸地縮小,在短時期內不可能消除。這實際上成為國家為工業建設積累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工業化初創階段中國幾億農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作出的重大貢獻。

熱火朝天的工業建設,為知識分子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工程技術人員同工人一道奮戰在生產第一線。高等學校和各類專業技術學校的大批畢業生無條件地服從國家分配,奔赴祖國各地的工廠礦山。為滿足基本建設的需要,全國高等學校1952、1953兩屆理工科學生提前一年畢業,按照“集中使用,重點配備”的方針,主要配備到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廠礦及交通、水利等部門,從事勘測、設計及設備安裝等工作。為了探明我國礦產資源的狀況,黨和政府很重視地質隊伍的建設和地質人才的培養。解放前全國從事地質工作的人員隻有200余人,解放后逐年增加。1954年各大學地質系、各地質學院及各中等地質學校畢業的學生即達2000余人。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地質工作者的足跡。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不辭辛苦地勘探地下寶藏,無愧為“祖國建設的尖兵”。以華羅庚等為代表的一批在海外的科學家,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沖破重重阻力,先后回到祖國參加偉大的建設事業。至1953年,約有2000名歐美留學生陸續回國,他們在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