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第一天

原標題:《解放日報》:長征第一天
作者:談燕 張斌 劉旻陳汶鑫 陸一波 章迪思    發布時間:2016-06-30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到 :

1

  “還記得長征第一天嗎?”年輕的本報記者大聲問。

  100歲的老紅軍蘇景軾靜靜躺著,面無表情。他已無法言語,也聽不見。

  然而,在看到記者於採訪本上一筆一劃寫下二字───“長征”───時,老人的臉奇跡般有了動靜:先吃力地點了點頭,顫抖著動了動嘴唇,想說什麼,卻說不出﹔又緩緩伸出手,握住本報記者趕忙遞上的筆想寫,卻終力不從心停下。正當記者以為就這樣時,剎那間,隻見老人來回摩挲著採訪本上的字,忽然就咧開了嘴,露出孩子般純真的笑,臉上的皺紋如菊花般綻放……

  長征,歲月回眸時飽含深情的一笑,戰火紛飛中悲壯不朽的進發。

  1934年10月16日,紅軍主力在於都河集結完畢,邁開長征第一步。此前在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從紅都瑞金出發,齊聚於都大轉移。

  這一天,於都河畔,人密馬嘶,長長的隊列行進在水波光影上。

  這一天,蘇景軾即將迎來他的28歲生日。到下一個生日時,他平均每80位戰友僅約6人存活。

  這一天,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與戰士們邊走邊回望河對岸那片紅土地,放慢了腳步。8萬人的被迫轉移,茫茫然的悲壯出發。這位共和國元帥數十年后仍清晰記得,那時,“正當夕陽西下”。

  於是我們知道了:萬裡長征第一天,長河落日,殘陽如血。

  2

  這一天,王承登心裡覺得有點怪。

  這位當年20歲的興國籍機槍隊1班班長向本報記者回憶:他過河時已是晚上,夜幕下,605米寬的於都河面七八十艘小船搭起一座浮橋,擠擠挨挨的人影一個接一個往前走,靜得悄無聲息。

  也不知為什麼他突然就想,這條河這麼寬,過了就很難回家了。臨河的百姓家煤油燈星星點點,人們三三兩兩坐在家門口看著長隊,一聲不出。他們見慣了,紅軍常常中午還在百姓家挑水掃地,晚上整整行裝說走就走。就在這一天上午,一軍團保衛局的童小鵬(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周恩來總理辦公室主任)還和戰友一起,如常將駐地群眾家打掃得干干淨淨,給水缸挑滿水,割捆草到牛棚。下午,即開拔。

  這一天沒有人想到,這一別直到新中國成立。

  於都河上的長隊一連走了好幾夜。時為紅軍前二醫務所衛生班長的鐘明對本報記者說:“人太多,我們當夜抵達,排到凌晨才過河。一長溜一長溜的隊伍,全都不認識。”

  92歲的老紅軍真房在本報記者問其番號時,脫口而出“紅三軍團6師17團,同志哥,我們可是‘興國模范師’!”再問長征第一天,老人想了又想,還是隻記得“是一個大月亮的晚上”,至於為什麼出發、出發去哪,“直到陝北才知道,哦,原來是長征了。”

  我們採訪的老紅軍們幾乎個個記得,這一夜,於都河上月明水靜。可當時8萬中央紅軍沒有幾人知道,這一天,萬裡長征就此開始。

  3

  這一天,袁林看著漫山遍河的部隊,心裡是有幾分明白的。

  他當時任紅三軍團政治部巡視員。憑著職業敏感,他從《紅色中華》報署名張聞天的《一切為了蘇維埃》文中,嗅出一絲新動向───“文章說,保衛蘇維埃並不是固定在蘇區內消滅敵人,要打到敵人后方去。”

  這是離長征僅十余天時,唯一公開發出的信號。

  形勢明擺著。袁林說:“當時第五次反圍剿剛失敗,大家心裡都很煩悶,有人罵李德那一套洋玩藝在中國行不通。”童小鵬記得,前四次反圍剿他老忙著處理俘虜,這一次卻閑得發慌,全被派去修堡壘。可沒有鋼筋水泥,擋不住飛機大炮,蘇區21縣很快銳減為約8縣。10月初,“形勢越發緊張起來”,不走不行了。

  可走也走得莫名其妙。袁林帶著剛招募的六七百新兵拿著棍子梭鏢急赴於都,隻見漫山遍野的部隊混雜大量輜重,連龐大的印鈔機都帶上了。大軍日行十余裡。紅一師師長李聚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過去軍團首長總會當面交代任務,再緊急也打個電話,這次卻隻指定方向前進,而且一天一通知。為何轉移?轉移去哪?均不得而知。”

  劉伯承回憶長征,用的是“猝然決定”。

  4

  決定者之一的李德,這一天未過於都河。

  他自憶半夜至拂曉一直在與項英徹談。於是,在中央紅軍已因一系列“左傾”瞎指揮被迫轉移的最后時刻,卻仍是由這位外國來的軍事顧問,向留在蘇區的負責人做最后交代。

  黎明河霧,他騎一匹良種白馬,又另帶一匹馬專馱咖啡香煙,飛馳而去。

  5

  這一天,毛澤東疾病纏身。

  蘇區已千瘡百孔,他的意見不被採納,卻仍在以蘇區政府主席的身份給留下的干部講話。這一天,檢點行裝,他帶了一袋書、一把破傘、兩條毯子、一件舊外套、一塊舊油布,兩天后出發。

  聶榮臻記得,9月中旬與一軍團長得令秘密准備轉移后,曾一起找毛澤東想問個究竟。而毛澤東卻答非所問地提議:去看看瞿秋白同志辦的圖書館如何?當時的他能說些什麼。親弟弟毛澤覃被留下(半年后犧牲),他也無法說些什麼。

  6

  這一天,17歲戰士呂青林因病被留在蘇區。

  當時什麼感覺?“軍人嘛,服從命令是天職。”他說。

  雄心不已,呂老向本報記者說起往事語氣縱橫:“我們游擊的范圍很大!江西、福建、廣東。沒米就喝南瓜湯,睡覺習慣在河塘邊,衣服是絕對不脫的,有時一個晚上得換好幾處睡。”

  從這一天起的數年,他的最高軍事指揮陳毅幾乎夜夜換地方。中央機關撤離瑞金的前一天,33歲的陳毅透過醫院窗戶看見探望的周恩來,這才知道自己的命運,從此拖著槍傷潰爛的膿腫爛腿開始三年游擊。

  7

  這一天,王泉媛已經出發。這位后來赫赫有名的紅軍西路軍婦女先鋒團長告訴本報記者,她當時還在外縣“擴紅”,突然接到劉英一封“又”字形急信,遂夜行40裡火速趕回瑞金,成為著名的30名長征婦女干部之一。而劉英自憶,也是在外縣“擴紅”時,毛澤東要她速回。

  誰走誰留,生死攸關,當時就這麼一線間。

  8

  這一天,紅七軍團將領粟裕正琢磨一份電報。

  七軍團7月離開瑞金執行北上抗日先遣隊任務后,一直困惑不解於“左傾”指揮者一系列脫離實際的電令。一天前,來電又令前往閩浙贛蘇區,軍團首長們整整研究了一天一夜,仍決定請示可否改去實際條件更利發展的皖贛邊蘇區。

  復電同意。21日卻又電令,還是前往閩浙贛。

  粟裕后才得知,當時派他們北上的真實意圖,是想以這支6000之旅,調開40萬敵軍對中央蘇區的圍困。可能嗎?要是一年前蔡廷鍇19路軍福建事變時,能聽毛澤東之計乘敵無暇向北突進,倒可能粉碎敵第五次圍剿。而今,福建事已敗,良機早已失。

9

  這一天,紅六軍團戰士劉德元死裡逃生。

  面對本報記者,劉老痛心地說:“我們1934年7月從瑞金西進,要和湖南賀龍紅3軍(后復稱紅二軍團)會師,為中央紅軍轉移打前站。可在甘溪陷入重圍,全軍被截為三段,大戰三天三夜,師長龍雲犧牲。”

  眼看要全軍覆滅!這一天,賀龍大驚,縱身上馬星夜馳援,卻鞭長莫及。

  幸虧當地一個老獵人。劉老往事歷歷在目:“他帶路,我們乘夜在一條人跡罕至的谷底水溝趟水前進。兩岸荊棘叢生,水溝又深又窄,溝底坑坑窪窪盡是鵝卵石。走到天亮終於走出包圍圈,與賀龍會師。”

  說起會師那天,時為紅3軍20團戰士的陶立功難忘:“六軍團一位首長和氣地說,‘小鬼,你這樣小,回去算啦。’我立刻叫起來,‘我不小啦,我能跑路能寫字,什麼活都願做。’周圍的人都笑了。后來我才知道,他就是任弼時。”

  中央紅軍長征初期,路線與六軍團幾無二致。

  10

  這一天,紅四方面軍戰士瞿道文,在鬼門關前繞了個圈又回來。

  瞿老對本報記者笑道:“那時敵人連續10個月對川陝蘇區‘六路圍攻’。我傷寒病重,卻不得不被戰友背著行軍。那次昏死,人都進棺材了,墳坑也挖好。”幸好有人揭開棺材蓋子最后摸了摸,發現心臟又跳了,一碗姜湯救命。

  這一天,徐向前率紅四方面軍已粉碎“六路圍攻”,正籌謀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的頭等重任。

  11

  這一天,紅25軍醫院看護員洪明貴所在的鄂豫皖蘇區,中央特使到了。

  洪老對本報記者回憶:“特使程子華帶來明確指示,紅25軍戰略轉移。於是一個月后,3000將士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秘密出發開始長征,直到次年9月15日,成為第一支到達陝北的長征部隊。”

  12

  這一天,蔣介石在干啥?

  一天前的1934年10月15日,他躊躇滿志攜夫人從南昌登上飛機,前往西北視察。18日西安,23日成都。他的報紙稱:“今年他們就要被消滅了。”他的計劃是,回來就最后進攻。

  可能最早在10月30日,他的陣營才開始意識到紅軍正實施重大行動。

  長征第一天前夕,正與廣東軍閥陳濟棠秘密談判的何長工、潘漢年,收到周恩來通知紅軍開拔的密電,隻有七個字───

  你喂的鴿子飛了。

  13

  這一天乃至這個月,所謂有聞必錄的《紐約時報》無一則中國新聞。直到11月9日,才有消息稱4萬軍隊正撤向西行。全文僅四行,登在第六版。

  14

  十月十六日晴午前,我們紅一軍團一師三團政治處開會。五次反“圍剿”以來,我軍數戰失利。連隊思想情況較亂,埋怨情緒較大。這幾天我下營、連和干部、戰士交談,大家都反映我們吃了堡壘對堡壘、工事對工事、死打硬拼的虧。突然接到命令,午后四時出發。我團為右路前衛。沿途群眾端茶送水,依依不舍。我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摘自蕭鋒《長征日記》

  15

  就從這一天起,蕭鋒將軍的《長征日記》,記了整整兩年。

  就從這一天起,英勇的紅軍日均行程37公裡,跨越18條大山脈(其中5條終年積雪),渡過24條大河流,穿越方圓15200平方公裡的草地,轉戰11省,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平均每行進一公裡,就有三四個紅軍戰士獻出生命。

  就從這一天起,中國革命開始從錯誤與失敗走向偉大轉折,走向最后的勝利。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革命的壯麗史詩。其歷程其真理其精神,不朽。

  記住這一天,我們永遠的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