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三提“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

原標題:毛澤東三提“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7-29    來源:遼寧日報
分享到 :

本報記者前往錦州蘋果廉政文化展覽館採訪。

  壹

  羅榮桓指著院子裡結著累累果實的蘋果樹說:“要教育部隊,保証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無論是挂在樹上的,收獲在家裡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這是一條紀律,要堅決做到。”

  貳

  毛澤東在八屆二中全會上第一次提出“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此后,他就始終把“解放軍不吃蘋果”的故事作為黨風建設的典型范例。

  錦州蘋果廉政文化展覽館建在太和區果樹農場的一處山坡上,展覽館主任段志昕介紹說,這四周便是“生生果園”的遺址,也是遼沈戰役錦州攻堅戰期間解放軍戰士駐扎地。這裡,曾因為毛主席“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而名聲大噪,如今,果農們依然以種植蘋果為主。到了收獲季節,果香四溢,每年來採摘的人都很多。2012年,蘋果廉政文化展覽館開館,來參觀的人很多。

  展覽館門前有一座雕像:一位老人抱著孩子,提著竹籃,要把籃裡的蘋果送給兩位解放軍戰士,戰士卻擺手謝絕了。段志昕說:“這座雕塑叫《人民的蘋果》,就是以遼沈戰役中解放軍戰士不吃老百姓蘋果的故事為題材創作的。”

  遼沈戰役的主戰場在遼西的錦州地區(含現葫蘆島市)。1948年,東北野戰軍有11個縱隊和4個獨立師、1個騎兵師、1個炮兵旅在此參戰,時間長達40多天。錦州、興城、綏中等地都盛產蘋果,深秋十月,正是蘋果成熟的時節,戰前羅榮桓和東北野戰軍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召開由各縱隊政委、政治部主任參加的戰前政工會議。要求各縱隊做好戰時政工工作,特別要求嚴格遵守群眾紀律,不動老百姓的任何財物。羅榮桓指著院子裡結著累累果實的蘋果樹說:“要教育部隊,保証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無論是挂在樹上的,收獲在家裡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這是一條紀律,要堅決做到。”

  帶疤的蘋果也不能吃

  展覽館內有一處實景復原陳列:院子裡有一棵蘋果樹,兩名解放軍戰士拿著一個蘋果正在交談。段志昕介紹說,這處陳列展示的是1948年秋天,遼沈戰役錦州攻堅戰前,東野三縱隊某連戰士在老百姓家掃院子時發現地上有個帶疤的落果。戰士認為,樹上的好蘋果不能吃,帶疤的落果爛在地裡挺可惜,不如吃掉。另一位戰士正巧經過,他說,紀律條例中沒說可以吃落在地上的蘋果,所以啥樣的蘋果也不能吃。

  這樣的故事,在當時東野各縱隊中比比皆是。1948年10月,三縱結束義縣戰斗后奉命急赴錦州外圍參加錦州攻堅戰,8師22團3營9連一夜行軍近百裡,趕至錦州城郊,由於接連幾天挖掘工事和激烈苦戰,又經一夜急行軍,戰士們人困馬乏,渴得嗓子眼兒冒煙。清晨,他們來到錦州城北上齊台附近一個蘋果園。此時接到上級“停止前進,就地隱蔽”的命令。為防止敵軍轟炸,連隊全部進入老百姓的果園隱蔽。這時太陽慢慢升起來,大家又渴又累,但戰士們都知道,部隊有紀律,群眾的一針一線、一草一木都不能動,蘋果就更不能動了。36團7連於拂曉前進駐到一個農家大院。這次是要白天休息,晚間行軍。大院中間,有兩棵碩果累累的蘋果樹,大院正是7連上課、吃飯的主要活動場地。連值日排長於瑞芝在隊前宣布連部的三條規定:一、不准偷拿老鄉的蘋果﹔二、不准掏錢買老鄉的蘋果﹔三、不准接受老鄉贈送的蘋果。於瑞芝指著老鄉專門用來盛蘋果的籃子說,樹上的蘋果掉下來,誰看到誰就撿起來放到這個籃子裡。最后宣布說,這是紀律,要相互監督。就這樣,部隊在蘋果樹下活動一天,沒人吃老鄉的蘋果。毛澤東當時不在錦州,戰士們遵守紀律的事他是怎麼知道的呢?段志昕指著展板上的一封電報對記者說:“這封電報就是答案。”記者看到,那封電報是1948年11月8日發給毛澤東的電報,其中有句話寫道:“在興城解決戰斗后,某地主之大批蘋果,戰士一個未動……”正是看了這封電報,毛澤東第一次知道了解放軍戰士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的故事。

  永遠保持“不吃蘋果”的光榮傳統

  1956年11月10日,中共八屆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11月15日是會議的最后一天。毛澤東用“吃酸菜”和“不吃蘋果”兩個典型事例闡述了堅持“兩個務必”的重要性。

  20世紀70年代初,對“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的話題毛澤東又先后兩次提及。實際上,從毛澤東在八屆二中全會上第一次提出“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他就始終把“解放軍不吃蘋果”的故事作為黨風建設的典型范例。

  1971年九屆二中全會之后,毛澤東視察大江南北。在同沿途各地負責同志的談話中強調:“第一,軍隊要謹慎,第二,地方也要謹慎,不能驕傲,一驕傲就容易犯錯誤。軍隊要統一,軍隊要整頓。”

  據《汪東興回憶》記載:8月28日夜間在長沙與丁盛談話,當毛主席聽說丁盛當年參加過打錦州時,他興奮地說:“我聽說打錦州的時候,部隊住在蘋果園裡面,不摘蘋果吃。我就說,我們的部隊有希望。到了北京時,就有人提出要給部隊增加軍餉,說資本家吃大米、饅頭,我們的部隊吃酸菜,生活太苦了,增加軍餉才能和資本家比。我說我們的部隊隻吃酸菜,又能打仗,這就很有希望。為什麼要增加軍餉呢?軍隊要謹慎,不能驕傲,我們的部隊才有希望。”在毛澤東眼裡,“不吃蘋果”才是人民解放軍固有的政治本色,他希望人民解放軍永遠保持“不吃蘋果”的光榮傳統。

  1972年7月27日,中共中央【1972】28號文件轉發了北京軍區、陸軍第66軍、天津警備區清理工作的3個報告,毛澤東在這個報告上所作的批示中再次提到:“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裡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到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筑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是我們黨的領導和教育的結果。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裡頭出來的。”

  段志昕指著一面牆的報紙向記者介紹說:“這是1972年8月1日的報紙,各家媒體的一版都刊發了毛澤東的話。”記者看到,當日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及各省報紙當日的版式一模一樣,刊發著毛澤東在批示中所說的話。

  就這樣,“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這句話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錦州這個城市的名字和錦州作為蘋果產地的聲譽也名揚天下,並因此深深地印在當時每個中國人的腦海中。(記者張昕文 記者萬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