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為什麼能比較順利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8-10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面對50萬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然而就在蔣介石准備發起總攻的前夕,中共中央機關和紅軍的五個主力軍團卻神秘地跳出了包圍圈,突破蔣介石精心布置的三道封鎖線,向西走上了長征之路。

第一道封鎖線東南起於安遠、信豐,西北迄止贛州、南康、大余間,以桃江為天然屏障,南北長約120公裡,東西寬約50公裡。

第二道封鎖線設在粵北韶關的仁化縣。國民黨軍分南北兩路,北路為中央軍,薛岳率領吳奇偉、周渾元2個縱隊,共4個師追擊,南路是粵軍,由余漢謀率領李振球、葉肇、李漢魂三個師堵截。

第三道封鎖線設在湘南郴州、宜章之間。

這前三道封鎖線,國民黨軍都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經營,雖不能說是固若金湯,但打起來還是能堅持一下的。但紅軍為什麼就能夠比較順利地突破了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實力。沒有紅軍強大的戰斗力作保証,恐怕一道封鎖線也過不去。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中央紅軍在突圍前夕,與廣東軍閥、國民黨南昌行營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訂立的抗日反蔣協定。

陳濟棠主動和紅軍建立聯系,源於他的生存危機,尤其是福建事變以來,他更是心急如焚。他早就看出蔣介石利用“圍剿”紅軍之機,兼並異己。為了自保,也是基於民族大義,陳濟棠開始與中國共產黨進行試探性接觸。

1934年7月,陳濟棠派代表到蘇區接洽,表示贊同中共在三個條件下共同抗日的主張,願意通過談判來協調雙方關系。

紅軍轉移在即,粵軍主動與紅軍協商的態度,使周恩來、朱德等中革軍委領導同志,看到了與粵軍訂立某種協定的可能性。

朱德於9月底致信陳濟棠,指出:“先生與貴部已申合作反蔣抗日之意,德等無不歡迎。”信中提出五項建議,並希望約定方式以利聯絡。隨后,周恩來派潘漢年、何長工為代表,去尋烏同陳濟棠代表楊幼敏、黃質文等進行談判,並叮囑他們“勇敢沉著,見機而作”。

經過三天艱苦談判,反復磋商,最終達成了五項協議:一、就地停戰﹔二、解除封鎖﹔三、互通情報﹔四、紅軍可以在粵北設后方醫院﹔五、可以互相借道,各從現在戰線后退二十裡。對於紅軍來說,這個協定來得恰如其時,最重要的是“借道”的承諾。

紅軍的戰略轉移基本不經過廣東腹地。而陳濟棠的核心是“紅軍不入粵”,所以才有了接下來的默契。

1934年10月21日,紅軍從贛城王母渡、信豐新田間西進,開始突破國民黨軍設置的第一道封鎖線,第二天的中革軍委電報中就出現了粵軍第一軍軍長“余漢謀部已總退卻”的情況通報。雖然有個別地方進行了一些零星戰斗,但強度不大。

通過第一道封鎖線后,10月26日,中革軍委發出《關於我正與廣東談判讓出西進道路,如粵軍自願撤退我軍請勿追擊指示》,同時指出:“這僅限於當其自願撤退時,並絕不能因此而削弱警覺性及經常的戰斗准備。”粵軍將領后來的回憶文章中也提及:關於協議的事,不能向團長級別傳達,但要明確要求:共產黨不向我射擊,不准開槍。

蔣介石設置的第二道封鎖線在湖南和廣東交界地區。中革軍委在電報中指出:封鎖線北端的汝城在湖南境內,沒有前進道路的可能﹔南端的城口已屬於廣東境內,這個道路已有初步保証。有了這個有利條件,紅軍於11月5日至8日,又較為順利地突破了第二道封鎖線。

國民黨軍設的第三道封鎖線在湘南郴州、宜章之間。紅軍雖然是“轎子式”行軍,沒有靈活機動,但由於沒有遭到國民黨軍大規模圍追堵截,相對於蔣介石調動軍隊攔截,還是快了一些。紅軍乘勢於11日到15日,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地區。

事實上,紅軍能夠突破國民黨的封鎖線,最重要最根本的還是靠實力。粵軍和紅軍是老對手。它在與紅軍的交戰中從來都是敗多勝少,它對紅軍的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還是心有余悸的。軍閥是最實際的。如果你沒有實力,分分秒秒都會被吃掉。隻有你有實力才需要談,他有利益才有必要談。

當然,長征中,處處是險境,步步關生死。紅軍並沒有在轉移中,因為這個協定而喪失警惕。突破封鎖線時,紅軍嚴陣以待,尤其是前鋒后衛,都是以戰斗姿態前進,沒有任何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