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英雄 以史鑄魂 ——向歷史虛無主義說不

原標題:捍衛英雄 以史鑄魂 ——向歷史虛無主義說不
作者:周亦嘉    發布時間:2016-10-21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

去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在人們以各種形式來紀念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時,一些媒體尤其是網絡上出現了很多歷史虛無主義言論,它們以“重新審視歷史”、“還原歷史”為名,極力抹黑丑化我們的革命先輩和英雄人物,極力歪曲否定我們的黨史、國史、軍史,企圖混淆視聽,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歷史虛無主義”似乎是個很“高大上”、政治性很強的話題。其實,歷史虛無主義離我們一點也不遙遠,它時常隱蔽在見不得人的角落,意圖蠶食我們的信仰信念。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本來面目

一些人宣稱,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200多名將軍,而共產黨方面隻犧牲了左權和彭雪楓兩位將領。他們由此斷定,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中所作的貢獻要遠遠大於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這種觀點對嗎?我們先不下結論,而是仔細分辨其主要論點。首先,當時國民政府隻給了八路軍3個師6個旅的編制,新四軍也隻有四個支隊。國民黨軍則有幾百個師,這幾百個師都有完整的軍銜體系,旅長都是少將。而八路軍和新四軍由於改編,所有干部幾乎全部“降職使用”。周總理當時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因特殊需要,才被國民政府授予中將軍銜。其次,國民黨方面犧牲的將軍數量並沒有那麼多,公認的比較准確的數字是115人,其中還包括追授為少將的上校團長。按同級比較,八路軍犧牲的團以上干部有640多人,新四軍也有300多人。並且由於改編我軍所有干部幾乎全部“降職使用”,很多團長在紅軍時期都是師長甚至軍長。在這種情況下,單純比較犧牲干部的軍銜是明顯有失公平的,以此來判斷貢獻大小更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通過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形式,就是通過隨意剪裁史實,以點代面,以偏概全,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它們往往打著“揭秘”、“這才是”、“你不知道”等噱頭,肆意夸大事實,捏造聳人聽聞的數字,編排似是而非的故事,用所謂的“細節”為歷史“改頭換面”,全盤否定我黨我軍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犧牲貢獻,甚至詆毀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及其偉大成就。說得通俗一點,歷史虛無主義就相當於“挖祖墳”,挖國家和民族的祖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歷史虛無主義並不是對所有的歷史都虛無,而是從特定的政治理念出發,有選擇地虛無。它們置歷史事實於不顧,生編硬造了很多無中生有的事情,全面抹殺革命先輩和偉人領袖的歷史功績,抹殺民族獨立解放的歷史,抹殺新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從本質上講,歷史虛無主義是為意識形態斗爭服務的,它通過否定黨史,歪曲國史,來消解我們對黨、對人民軍隊、對社會主義的真摯感情,影響我們對過往的評判,對英雄的評價,進而改變我們的政治立場,動搖黨的執政根基,最終達到分裂葬送社會主義國家的目的。

二、歷史虛無主義的現實危害

法國哲學家福柯說:“記憶是斗爭的重要因素之一,誰控制了人們的記憶,誰就控制了人們的行為脈動。”歷史虛無主義就是要磨滅我們的歷史記憶,摧毀民族的精神豐碑,迷失我們的前行方向。

一是嚴重影響我們對黨史軍史的正確認知。當前在微博論壇上,在社交媒體的朋友圈中,圍繞黨史軍史所謂“解密”、“起底”的謠言波濤洶涌,一些早有定論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一夜之間變成了熱點話題。諸如“邱少雲的事跡違背生理學常識,根本不存在,是杜撰出來的英雄”、“雷鋒是人為制造出來的政治偶像,照片都是擺拍的,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做好事”、“左權不是抗日死的,是死於搶地盤”之類的奇談怪論層出不窮。前不久,《解放軍報》的一篇報道《今天,我們怎樣上好黨史軍史課》中指出,不少軍校教員覺得上黨史軍史課有點“步步驚心”的感覺。為什麼會“步步驚心”,就是因為一些官兵受到了虛假信息的影響。這些東西一開始我們或許是將信將疑,但如果時間長了,看得多了,假的也就變成了真的,就會出現黨史軍史知識貧乏的現象,導致官兵對歷史的認知產生偏差,並由此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

二是逐步消解我們對黨和軍隊的真摯情感。敵對勢力通過添油加醋、移花接木等惡劣手法,肆意污蔑否定英雄人物,極力丑化黨和軍隊的形象。在他們眼中,劉胡蘭不是被國民黨所害,而是死在鄉親們的鍘刀之下。董存瑞托起炸藥包的情景是推測的,誰也沒有親眼看到。黃繼光並不是自己扑上去的,是摔倒了才堵住槍眼的。狼牙山五壯士是禍害百姓的散兵游勇,日軍為群眾除了害,等等。就這樣不斷散布歪理邪說,對英雄人物進行翻案式“重新評價”,妄圖一個一個摧毀國人心中的精神偶像。如果任由他們歪曲事實,顛倒黑白,不僅會造成思想認識上的模糊與混亂,還會影響我們對黨的信賴和擁護,對軍隊的熱愛與崇尚。沒有了黨史軍史做支撐,我們就會失去紅色基因,就不可能深刻認識我們道路選擇的正確性與必然性,就不會真正理解黨的歷史貢獻和領導地位,對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會缺乏感情認同。

三是不斷侵蝕我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立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隻有知道了從哪裡來,才能更清楚地明白要到哪裡去。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講“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怎樣看待歷史關乎黨和國家的興衰成敗,前蘇聯紅旗落地就是最深刻的教訓。上世紀80年代,蘇聯社會上出現了大量打著“反思歷史”旗號,抹黑蘇共歷史的言論。比如污蔑十月革命使俄國離開了“人類文明正道”,詆毀蘇聯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迷霧”等等,導致人們理想信念受到嚴重沖擊,在思想上打開了蘇聯分崩離析的致命缺口。可見,如果天天接觸有著特定目的、經過策劃包裝的錯誤歷史觀點,就難以始終保持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拿我們黨史國史軍史做文章的,都有著明確的政治訴求和現實指向,一個個戲說、一個個解構、一個個顛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我們的思想搞亂,把人心搞散,把制度搞垮。

三、在深刻領悟歷史的鏡鑒啟示中堅定理想信念

習主席指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黨和軍隊的歷史就是一部開拓史、奮斗史、英雄史,也是一部厚重的教科書,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倍加珍惜,深刻領悟,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教益。

一要在全面認識前仆后繼的犧牲奮斗中強化感情認同。在那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關頭,無數的革命先驅不惜拋頭顱洒熱血,推動著沉重的歷史車輪從泥濘中走出。有一個連隊,為了掩護群眾轉移,他們死死地堅守在陣地上。子彈打光了,就用刺刀捅,用槍托砸,用牙齒咬,以區區82人阻擊了日軍3000精銳之師整整12個小時,最后全體壯烈犧牲,他們就是新四軍“劉老庄連”。有一場沒有打響的伏擊戰,官兵們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手握鋼槍俯臥在敵人撤退的必經之路上。可是當敵人經過的時候,卻沒有人站起來沖鋒。因為他們全部凍死在了陣地上,並且至死都保持著整齊的戰斗隊形。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59師117團6連。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就會對黨和軍隊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感受先輩們那滾燙的心、熾熱的愛和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就知道是誰驅走了黑暗迎來了黎明,是誰給了我們尊嚴,是誰為我們創造了幸福安定的生活,就會不斷增進對黨的感情,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二要在深刻體悟革命先輩的信仰追求中汲取精神力量。歷史上,共產黨人所處的環境極其險惡,擁有的條件無比簡陋,面臨的困難難以想象,力量的對比異常懸殊,但是他們卻開創了壯麗輝煌的事業。著名作家周立波曾感慨地說:“中國革命,造就了許多奇異的人。”大將徐海東就是其中一個,他參加革命后,反動派燒了他家的房子,殺了他們家族66位親人,但這絲毫沒有動搖他的革命理想。1932年10月,他領導的幾千紅軍處在20萬國民黨軍的包圍之中,形勢萬分凶險。有人議論“革命完了”。徐海東聽了堅定地說:“誰說革命完了,革命永遠完不了!革命就像這大別山,風吹不倒,地震不搖。”他率領部隊經過一個多月的拼殺才突出重圍,在這段時間裡,他竟23天沒有睡過覺。一到目的地,他便一頭倒下睡著了,30多個小時后,他才睜開眼睛。當他翻身坐起來時,一口鮮血噴涌而出。這是精神力量造就的奇異。如果不是信仰的支撐,人們怎能相信,楊靖宇胃裡全是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如果沒有理想的召喚,江姐一個柔弱女子,又怎會在老虎凳、辣椒水、釘竹簽等種種酷刑面前堅貞不屈。走進黨和軍隊的歷史,就能深深感受到信仰之魂,理想之光,奮斗之艱,心靈為之淨化,精神為之升華,平添奮進的動力,讓軀體內的血液奔涌起來,讓職責使命清晰起來。

三要在真切感受國家民族的滄桑巨變中堅定信念信心。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1840年之后,中華民族歷經屈辱磨難,是全世界命運最悲慘的民族。先后六次遭遇大規模外敵入侵,首都三次淪陷,幾千萬人慘遭屠殺。當時的境遇正如譚嗣同含淚寫下詩一樣:“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滄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在歷史的低谷,是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將一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一帶一路”倡議獲得沿線國家熱烈響應,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引得西方發達國家爭相加入,57個創始成員國彰顯了中國的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國家由弱到強的巨大變化,我們每個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從當年日本侵略者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在根據地制造大片的“無人區”,到70多年后從利比亞、也門安全撤回數萬同胞﹔再從當年外國人在租界打出“狗與華人不得入內”侮辱性標示,到今天在萬裡之外的異國港口組織警戒,發出“中國海軍安全區,靠邊!”的警告,反差何其強烈。最近,一段敘利亞小男孩被救出,呆坐在救護車后座的視頻引起公眾廣泛的同情與對戰爭的反省。他本應充滿歡樂的童年,卻被無邊的恐懼所吞噬,看著讓人心碎。但是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就在不遠的過去,很多中國孩子的命運還遠遠不如她。現如今,祖國的花朵能夠一臉輕鬆地穿過戰火紛飛的地帶,那是因為強大的祖國牽挂她,人民軍隊在保護她。近代以來的苦難史、血淚史與抗爭史、奮斗史,已經雄辯地証明了,隻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富強,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幸福。

(作者單位:南京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