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一座無與倫比的巍巍豐碑

原標題:長征:一座無與倫比的巍巍豐碑
作者:王炳林    發布時間:2016-10-27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走出泥沼 沈堯伊繪(圖片選自《長征·1936》)

【歷史鉤沉】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關於長征的話題自然又多了起來。最近閱讀王新生的新著《穿越歷史時空看長征》(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年版),感慨頗多。談論長征、研究長征是一個久遠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課題。在中央紅軍剛剛到達陝北不久,毛澤東就精辟地闡述過長征的偉大意義,指出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1936年8月,毛澤東和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總政治部主任楊尚昆聯名向參加過長征的官兵發出征稿信,希望“就自己在長征中經歷的戰斗、民情風俗、奇聞趣事,寫成許多片斷”,“文字隻求清通達意,不求鑽研深奧”,后來編輯出版了30余萬字的《紅軍長征記》一書。

不僅在中國,長征的故事在國外也產生了廣泛影響。1936年6月至10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探險式地來到陝北保安,直接採訪了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和一些著名的紅軍將領,在此基礎上寫成的《西行漫記》一書,在西方產生了廣泛影響。他在書中指出:“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他們不論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絕不承認失敗——所有這一切以及還有更多的東西,都體現在現代史上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的歷史中了。”半個世紀后,美國記者哈裡森·索爾茲伯裡受斯諾影響,對長征也產生了濃厚興趣,並沿長征路線進行了採訪,寫成了《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他熱烈贊揚長征,認為長征精神“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

為什麼長征會受到國內外持久關注?很顯然,因為長征是舉世無雙的,是驚心動魄的。長征所表現出的不畏千難萬險的革命英雄主義,已經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在人類活動史上樹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巍巍豐碑。對於今天乘飛機、高鐵或在高速公路上駕車出行的人們來說,任何距離似乎都不再遙遠。對於那些學習長征精神而到長征路上體驗一次徒步遠行的人來說,雖然能夠感受到跋涉的艱辛,但也很難體會到敵人圍追堵截帶來的悲壯與慘烈。那麼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究竟如何認識長征,如何弘揚長征精神?

歷史研究者的工作,應該是開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更生動的文筆描繪這部壯麗史詩,使讀者能夠穿越歷史的時空,置身崢嶸的歲月,感受先輩的執著、勇敢和頑強。《穿越歷史時空看長征》一書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出了新的可貴的探索。作者長期從事紅軍長征的研究,論著頗豐,其工作單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有豐富的中共黨史、人民軍隊史研究的資料,具有難得的研究條件。作者在后記中表明,他的願望就是要使這本書“既有思想性,又含有學術性,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新的突破,適合不同群體,尤其是適合廣大青少年朋友閱讀的紅軍長征的讀物”。通讀全書,我認為作者的願望基本實現了。該書以翔實可靠的檔案資料為依據,史實准確,點評精當﹔同時又有生動形象的回憶資料為補充,文筆優美,可讀性強,引人入勝。

掩卷深思,長征帶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位的。氣壯山河的長征是英雄史詩,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戰勝一切艱難困苦、戰勝一切敵人,贏得光明未來的決心和英雄氣概。

紅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永不熄滅的燈塔,輝映著人類思想的星空。長征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其核心是堅定的理想信念,長征的勝利是理想信念的勝利,長征精神的精髓是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革命事業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那麼,紅軍將士堅定的理想信念從何而來?首先是源於他們對正義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執著追求。紅軍是老百姓的軍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因此,他們也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源於對黨忠誠、堅信黨的正確領導。在長征路上最困難的時候,紅軍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隻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面對重重困難,紅軍將士深知這是為了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標而前進,所以大家能夠顧全大局,嚴守紀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勇往直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的長征,同樣需要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同樣需要理想信念作為精神支柱,同樣需要團結和紀律的保障作用。鄧小平指出:“我們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長征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的長征,永遠的長征精神,必定是我們永遠的財富。

(作者系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