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九一八”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

作者:劉庭華    發布時間:2017-01-17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東北抗聯第一路軍某部

 

近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引發了廣泛討論。其實,“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在學界已經流行多年。不少學者都認為,中國抗日戰爭的起止時間,應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簽字投降止,歷時14年。

所謂抗日戰爭的起點,簡言之,就是抗日戰爭的重大事件的開始時間問題。無論從邏輯還是從歷史來看,九一八事變都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七七事變是全國性抗戰的起點,這是實事求是史學觀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史得出的科學結論。

以中國人民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開始,作為中國抗日戰爭史的起點,這是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局看,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武裝侵略的開始,是它爭奪亞洲霸權和走向發動世界戰爭的起點,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兩個策源地之一——遠東戰爭策源地的最早形成。因此,我們不把九一八事變看作是隻有局部意義的中日兩國的地區性的一般軍事沖突,而應把它看作日本企圖建立軍事獨裁法西斯專政,實現其獨佔中國的“大陸政策”的第一步。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中國人民首先以武裝斗爭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侵略,從而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對此,蘇聯檢察官克倫斯基在遠東軍事法庭曾說:“如果我們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段血腥時期的開端的話,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據的。”

可以說,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雖然中國抗日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即從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的6年,還隻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四省地區進行,但卻從未停止過,這不僅為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日救亡斗爭起了重要的准備作用,而且給日本侵略軍以嚴重打擊。僅就日本官方大為縮小的統計數字,14年裡,日本關東軍被我東北抗日聯軍等部斃傷俘者近18萬人。毫無疑問,九一八事變開始的東北人民及廣大愛國官兵反對日本侵略軍的各種形式的武裝斗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解放事業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所以,毛澤東於1945年4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日本著名歷史學家藤原彰在其編著的《日本近代史》第三卷(論述了1931年-1960年的日本歷史)的“序章”中也公允地指出:“本書是以日本開始發動了歷時15年侵略戰爭的1931年(昭和六)為起點,概括地敘述從那以后的日本近代史。”可見,日本歷史學家不僅把1931年作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開始,同時還把這一年劃作日本近代史現代部分的一個“起點”。日本對中國的武裝侵略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這在世界上都是公認的。中國抗日戰爭一開始就具有反對軍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性質。以中國人民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開始,作為中國抗日戰爭史的起點,這是對歷史的尊重。

九一八事變后與七七事變后的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是一樣的

以社會性質和社會主要矛盾為依據,以“那些特別突出、引人注目的歷史事件作為大的歷史運動的路標”為界,來劃分歷史時期或階段,這是列寧劃分世界近代史時期的重要方法,是以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歷史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從考察中國近代史的實際出發,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處於“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其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事變,開始了變中國為日本殖民地的階段”﹔九一八事變特別是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即帝國主義和中國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發生了顯著變化:由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和中國的矛盾,變為特別突出特別尖銳的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的矛盾。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和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降到次要和服從的地位,由此變動了中國國內的階級關系。

毛澤東指出:“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后,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九一八事變后中國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所不斷發生的變化,一直持續到1945年9月日本戰敗投降,中日民族這個主要矛盾才得以解決。此后,中國社會又恢復到九一八事變前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形態,其主要矛盾又變成了一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由此看來,九一八事變后與七七事變后的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是一樣的,七七事變的爆發,則是對中日民族這個主要矛盾的加深與擴大,而沒有使中國社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質有所變化。因此,把1931年九一八事變作為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既符合中國抗日戰爭史的客觀實際,又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劃分歷史時期標准的科學理論。

應該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來看待抗日戰爭的起點問題

很久以來,許多人都以國民黨政府在九一八事變以后沒有實行抗日為由,把抗日戰爭的起點定為七七事變,這是值得商榷的。就抗日戰爭的性質而言,它是中國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進行的由不同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等各族人民參加的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因此,我們在界定抗日戰爭的起點問題時,就不能以國民黨政府是否主張參加抗戰作為“標准”來評判。歷史事實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是一個不斷擴大、不斷升級、由局部侵華演變成全面侵華的過程。日本帝國主義開始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三省﹔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變進犯上海﹔1933年1月進攻熱河﹔1934-1935年制造張北、察東和河北事件,進而蠶食華北、分離內蒙,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和偽“蒙古軍政府”,等等,最后制定1937年度侵華作戰計劃,擴大增設在平津地區的駐屯軍,准備隨時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同時,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是一個從小到大,由局部地區抗戰逐漸發展到全國性抗戰的歷史過程。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違反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奮起抗日,如馬佔山部在黑龍江的江橋抗戰﹔黃顯聲等指揮軍警阻擊日軍侵略錦州﹔李杜、丁超等部在哈爾濱外圍地區襲擊日軍,他們的抗日行動促進了東北義勇軍的興起及抗日斗爭,也為中國共產黨組建抗日武裝創造了有利的群眾基礎。到193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規抗日武裝,由原來的8個小游擊隊發展到11個抗日聯軍,共4.5萬余人,從而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體骨干力量。

如果不以九一八事變作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就等於自己抹煞此后6年東北民眾、部分愛國官兵、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十九路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所從事的抵抗日軍侵略的英勇斗爭。我們應該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來看待抗日戰爭的起點問題。

(作者為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原研究室主任)

原載:《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