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勤:對14年抗戰歷史地位的再認識

原標題:田克勤:對14年抗戰歷史地位的再認識
作者:田克勤    發布時間:2017-02-03    來源:吉林日報
分享到 :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反對外來侵略並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抗日戰爭置於中國和世界近現代歷史發展進程、從中國社會變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進行新的思考和認識,有利於進一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認識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必須明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起點和終點。早在抗日戰爭進行的過程中,毛澤東就曾明確地指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佔領沈陽,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佔領了。國民黨政府採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游擊戰爭。”這就充分指明了抗日戰爭的起點。以九一八事變為標志,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戰爭的策源地﹔以九一八后東北三省的抗戰為起點,中國人民率先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巡洋艦上,日本外相和日軍參謀總長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則使歷經十四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取得了最后勝利。

第一,中國人民的十四年抗戰,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徹底勝利的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反對外敵入侵屢戰屢敗的屈辱歷史,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舉世矚目的突出貢獻。如果說,以前反侵略斗爭的失敗是由於缺乏國際國內的若干必要的條件,那麼,抗日戰爭則由於具備了一切必要的條件而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從國內條件來看,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各軍隊,所有一切愛國的人們,都在實際上行動起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特別是抗日的中國已經有了共產黨這一使自己走向偉大復興的先進的政治力量,有了已經覺悟或正在覺悟的廣大人民群眾和人民軍隊作為團結抗日的基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成為中國人民堅持並取得抗戰勝利的關鍵性因素﹔而國民黨在擔負了正面戰場比較積極作戰的同時,也表現出了政治上的某些進步。從國際條件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和德國、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發動的對外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反人民的戰爭,必然要激起其國內階級的對立以及它們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對立,激起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反對﹔隨著日本對中國以至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許多國家侵略的擴大,日本與各國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加深,日本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主要敵人,這樣就使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不但不會再重蹈近代反侵略戰爭中的孤立無援的覆轍,而且必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世界進步力量的大力援助。所有這些,都是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來侵略戰爭中所不曾具備的。

第二,中國人民的十四年抗戰,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特殊歷史階段。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把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同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問題的解決緊密聯系起來,在領導軍隊和人民堅持持久抗戰的同時,推動了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系統解決,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為抗日戰爭以至整個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的根本變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使抗日戰爭成為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發展的一個特殊歷史階段。在中國共產黨倡導、推動下建立和堅持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及抗日民主政權,為抗日戰爭以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基礎﹔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不僅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政治問題,而且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戰爭問題,深刻揭示了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規律,實現了軍事戰略由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戰略轉變,在廣大的敵后農村開展長期性的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及其政權,壯大人民革命力量,為堅持抗日戰爭奠定了深厚的軍事力量的基礎﹔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工程,集中力量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建設,使黨在堅持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日游擊戰爭中不斷得到發展和鍛煉,逐漸成為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已經能夠正確地處理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深刻認識和掌握了中國革命發展的歷史特點和客觀規律,獲得了戰勝敵人的三個主要的法寶,並形成了完備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制定了引導革命走向勝利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因而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同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整個中國社會的根本變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第三,中國人民的十四年抗戰,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轉折。近代以來,為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特別是無數志士仁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斗爭,但直到抗日戰爭勝利,這一斗爭才實現了從失敗到勝利的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中國人民的十四年抗戰,創造了一個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都不如敵人的弱國如何戰勝帝國主義強國的經驗,為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實現解放的斗爭提供了一個光輝范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抗日戰爭勝利后,面對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內反動派挑起的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又帶領全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民主繼續進行斗爭,並最終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和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基礎。

歷史是一面鏡子。今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新認識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揭示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經驗和啟示,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並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