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非毛化”思潮的若干思考

原標題:對當前“非毛化”思潮的若干思考
作者:楊 萍 李包庚    發布時間:2017-02-13    來源:《毛澤東思想研究》
分享到 :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和思想領域的多元化發展,“如何評價毛澤東”成為學界與社會上熱烈爭論的話題。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對毛澤東的功過作了實事求是的評價,對“非毛化”思潮有所遏制。但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間,“非毛化”思潮從未停止,重點在毛澤東的晚年錯誤上做文章。近些年來,“非毛化”思潮在互聯網等新媒體有泛濫演繹之勢。這不僅損毀一代偉人的形象,消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而且危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業。因此必須對“非毛化”思潮有清醒的認識。

一、“非毛化”思潮的基本含義及主要表現

所謂“非毛化”,就是採用種種方式淡化、清除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對中國的影響。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大搞歷史虛無主義,利用某些人的獵奇心理,從個人道德品質、生活作風、工作能力等方面大肆展開對毛澤東的惡意人身攻擊,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以惡意丑化、詆毀和批判毛澤東為基本取向的社會思想運動,即“非毛化”思潮。它的邏輯外延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否定毛澤東開辟的中國革命道路。

眾所周知,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指引下,歷經千辛萬苦,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嶄新國家。但是,“非毛論”者卻從相反的視角,惡意解構已經深入人心、廣為人知的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結晶的毛澤東思想,歪曲毛澤東領導的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近些年,“非毛化”思潮從以往集中否定毛澤東新中國成立后的言行擴展為針對其一生活動的質疑,否定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貢獻和成就。有的“非毛論”者說,“解放並沒有給中國人帶來幸福,相反,帶來的是生靈涂炭的三十年。因政治原因死亡達五千萬之眾。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總數”。有的“非毛論”者提出紅軍長征中中央縱隊行動緩慢、湘江戰役慘敗的原因是毛澤東舍不得扔掉軍械、糧草等物資;毛澤東根本不會打仗,做出正確的指揮策略全是依靠情報。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重大事件。有學者總結“非毛論”者對抗美援朝戰爭提出質疑和否定的觀點得出:一是認為中共中央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是錯誤的,是在蘇聯領導人鼓動下毛澤東的個人決斷;二是完全抹殺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認為抗美援朝戰爭是人為制造的與美國的民族仇恨;三是認為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付出了極高的代價,損失大於所得。

“非毛論”者置“左”傾教條主義者錯誤的戰略戰術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使得紅軍被迫戰略大轉移的事實於不顧;對於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功績和抗戰勝利對於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歷史意義,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終結“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恥辱歷史,使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並真正當家作主的偉大功績,“非毛論”者也視而不見;更沒有看到美國侵略我國和朝鮮的惡劣行徑是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因此,從根本上講,“非毛論”是違背歷史的無稽之談。

二是無限放大“三年困難時期”等歷史事件的影響。

“非毛化”思潮否定毛澤東及其領導下的新中國,特別是拿“三年困難時期”作典型案例。

“非毛論”者把過錯都歸咎於毛澤東,認為是因為毛澤東的無知傲慢、剛愎自用才導致了“大躍進”的發生,從而造成了三年經濟困難。國內外一些人把我國在三年困難時期及其前后所出現的戶籍統計人口數字大量減少(約為3394萬人),全部或者絕大多數都解釋成是由三年困難時期實際人口的死亡造成的,這就出現了“餓死三千萬人”這一類的說法。完全不顧1958年年底到1960年年底全國連續三年發生的大面積特大旱災這一事實,說“災害”完全是人禍,而不是天災,主觀臆想地推斷出災害“餓死”三千多萬人。

鄧小平所指出的,“毛澤東同志在他的一生中,為黨、國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因為他的功績而諱言他的錯誤,這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因為他的錯誤而否定他的功績,同樣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要求革命領袖沒有缺點、錯誤是不可能的,是空想。這不符合辯証唯物論,也不符合毛澤東同志本人的意見。”對於英雄人物,既要看到其優點與成績,也要看到其弱點與失誤。而且,“講錯誤,不應該隻講毛澤東同志,中央許多負責同志都有錯誤。‘大躍進’,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劉少奇同志、周恩來同志和我都沒有反對,陳雲同志沒有說話。在這些問題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種印象,別的人都正確,隻有一個人犯錯誤。這不符合事實。中央犯錯誤,不是一個人負責,是集體負責”。

三是以改革開放的成就或問題來否定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探索歷程。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它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

有的“非毛論”者用改革開放的巨大成績來質疑、否定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探索之路,試圖跳過改革開放前,認為如果直接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實行改革開放的話,中國早就發展得很好了。這是脫離歷史環境的無稽之談。沒有改革開放前30年的成功、失誤與教訓,哪有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的輝煌成就?“歷史已經証明,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就很難順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很難成功開創。”

“非毛論”者“抓住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官員腐敗、貧富分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信仰缺失、社會保障滯后等等社會問題,把這些社會問題看成是改革開放內生的,並以此為借口非難、質疑、否定改革開放”,認為改革開放根本就不應該發生。“非毛論”者將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拋棄掉,隻看到改革開放付出的代價和產生的消極后果,同樣沒有看到改革開放使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客觀地講,“新中國60多年的發展,基本上是連貫發展的,是相互聯系的歷史,互相依存的歷史,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歷史,是不斷發展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比前30年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也是吸收借鑒了前30年經驗教訓的結果,不能割斷歷史看問題。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因此,“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

二、“非毛化”思潮的政治目的、哲學本質與思維根源

批判“非毛化”思潮,有必要深入揭露其政治目的、哲學本質與思維根源。而這個需要結合“非毛化”思潮的手法來分析。“非毛化”的手法主要有五種:“一是採取當下標准不注意歷史語境;二是斷章取義不注重歷史完整性;三是預設立場后尋找相關論據;四是虛構編造事實來肆意污蔑;五是混淆個人責任與群體責任。”

首先,遮蔽、抹殺乃至否定毛澤東的偉大功績是各種“非毛化”思潮的政治目的。

“非毛化”思潮對毛澤東的成就採取既不客觀也不公正的態度,通過抹殺毛澤東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把改革開放前的新中國說得一無是處,來達到否定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的目的。

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了長期的艱苦斗爭,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帶領中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后艱苦奮斗、勤儉治國,在帝國主義的封鎖下建立起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帶領中國人民克服種種困難,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擴大基礎教育規模;帶領中國人民建立起強大的國防,使中國擁有了捍衛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堅固“長城”;帶領中國人民頂住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壓力,以堅定的原則和靈活的外交政策,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不斷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帶領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努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優良的品質和作風。但是,“非毛化”思潮對這些成績閉口不談,企圖遮蔽和抹殺毛澤東的偉大功績,這就說明“非毛化”思潮的真正立場就是全盤否定毛澤東,各種“非毛化”思潮都是以這個目的為前提來進行活動。

其次,“非毛化”思潮的哲學本質是歷史虛無主義。

所謂歷史虛無主義,是指借口歷史認知中存在相對性,而隨意歪曲歷史真相和抹殺歷史認知中既有的真理性的一種非理性傾向。這種思潮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採取輕蔑和否定的態度,甚至把歷史說得一無是處。有學者認為,歷史虛無主義虛無的是中國革命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是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民主專政。有學者也認為,歷史虛無主義是借歪曲歷史本來面目來証明“學習西方”的主流文化是無法抗拒的歷史必由之路,從而鼓吹改變中國社會主義的道路。也有學者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無論是“虛無”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否定中國革命、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否定中國近百年來追求民族復興的光輝歷史,從而達到將中國納入西方資本主義軌道的目的。在“非毛化”思潮的背后,實際上是近年來盛行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作祟。

20世紀90年代,自由主義思潮在我國有所發展,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泛起,二者都對“非毛化”思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自由主義思潮追求全盤西化,否定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識形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則認為現代化就是“西化”,認為近現代中國的歷史是一個革命者肆意妄為、社會道路選擇和制度政策制定錯誤的過程,並對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人物進行嚴重批評。“非毛化”思潮成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主攻”毛澤東的一支,一些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成為否定、丑化毛澤東的帶頭人。這無疑為“非毛化”思潮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活動舞台。

歷史虛無主義主要表現在:第一,認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種種革命,尤其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本就不應該搞,結果造成社會動蕩,后果慘重。他們把中華民族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進行的斗爭看作是民族內斗的悲劇史;第二,認為中國不應該急於向社會主義過渡,而應該經歷一個長期的新民主主義社會,讓資本主義充分發展,認為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是極其荒唐的;第三,認為改革開放是在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對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不屑一顧。

歷史虛無主義主張否定歷史和批判歷史人物,把毛澤東作為最主要的攻擊對象。“非毛化”思潮則對毛澤東及其思想進行徹底否定,二者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歷史虛無主義為“非毛化”思潮提供了牢固的思想依靠,“非毛化”思潮不遺余力地繼承和發揚歷史虛無主義的內在精神。“非毛化”思潮的本質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再次,“非毛化”思潮的錯誤根源是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

形而上學是用片面的、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的思維方式。歷史虛無主義採取否定一切的態度,屬於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是根本錯誤的。它將歷史發展的決定性與選擇性、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歷史事件與歷史環境對立起來。“非毛化”思潮則以純粹的主觀假設為前提,片面夸大毛澤東個人的選擇性,認為歷史是毛澤東有目的有意識的自由選擇的結果。“非毛論”者緊緊抓住中國共產黨所犯的“反右”斗爭擴大化等錯誤都是毛澤東個人原因導致的,並且大肆渲染、夸大這些錯誤,不思考這些歷史事件發生的特定背景。由此看來,“非毛化”思潮片面、靜止地看問題,抓住否定毛澤東這一目的,看不到毛澤東創造出偉大功績的一面,其根源是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

歷史研究不容割裂整體與部分的辯証關系。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從作為整體的歷史環境中得到合理解釋。馬克思說:“極為相似的事變發生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如果把這些演變中的每一個都分別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們加以比較,我們就會很容易地找到理解這種現象的鑰匙。”毛澤東所做過的事情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如果像“非毛化”思潮那樣將歷史人物和事件孤立起來,不把它們和不同歷史環境的人物和事件加以比較,只是主觀任意的妄下定論,其結果必然是真正的歷史被虛無。

三、“非毛化”思潮的倫理性與實踐性批判

“對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事件的褒貶,直接影響到對當今所發生的相關人物、現象和事件的價值判斷。”對於“非毛化”思潮,我們應該看到,其否定毛澤東的目的不僅僅是針對毛澤東個人,其根本目的在於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必將產生諸多消極影響。

一方面,從社會倫理發展看,“非毛化”思潮挑戰我國主流意識形態。

第一,“非毛化”思潮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否定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是在長期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實踐中逐步奠定起來的,而毛澤東思想是在批判各種錯誤思潮、與各種錯誤思想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這個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共識,尤其是毛澤東思想,已經成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之一,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的原則”。“非毛化”者無視基本史識,無視我國現實情況,無端地“非毛”,其實就是在挑戰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第二,“非毛化”思潮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非毛化”者極力否定、丑化毛澤東,不僅要瓦解毛澤東在人民大眾心中的偉大形象,更要引導人們從否定毛澤東到否定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和毛澤東思想來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否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也將意味著對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提出挑戰,這必將產生不可估量的消極后果。

第三,“非毛化”思潮否定人民民主專政。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會上強調指出:“培育造就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法隊伍,確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所謂掌握“刀把子”,就是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在中國,就是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但此話竟然招來一些人的極大不滿,他們竭力丑化人民民主專政制度,攻擊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是“專制”“獨裁”和“暴政”,從上層建筑領域來顛覆人民民主專政,達到改變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實行西方的民主憲政的目的,從而完成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徹底復辟。

第四,“非毛化”思潮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毛澤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著歷史的內在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艱辛探索和所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所開創和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了“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非毛化”者把毛澤東說得一無是處,無限放大探索過程中毛澤東所犯的錯誤,實際上間接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開始之時就是錯的,拋棄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失去思想指導。

另一方面,從實踐性看,“非毛化”思潮不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毛澤東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繼續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思想動力和智慧源泉。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也指出:“毛澤東同志對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他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提出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制定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思想。”這就再次明確地肯定了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偉大事業中的巨大努力和突出貢獻。在這樣的歷史時刻,重新審視毛澤東晚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認真總結這一探索的成就和對當今的啟示是十分必要和有價值的。

“非毛化”思潮之所以把攻擊的矛頭指向毛澤東,就是企圖把黨和國家建設中的一切失誤都歸結為毛澤東個人以及所建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而進一步否定今天我們正在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導中國走上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的歧路。“非毛化”思潮對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丑化,對黨的整個歷史的歪曲,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是不可低估的。毛澤東曾說“歷史上不管中國外國,凡是不應該否定一切的而否定一切,凡是這麼做了的,結果統統毀滅了他們自己。”如果容忍“非毛化”自由泛濫,那將勢必造成人心渙散的局面,真正妨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正如鄧小平所說:“對毛澤東同志晚年錯誤的批評不能過分,不能出格,因為否定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意味著否定我們國家的一段重要歷史。這就會造成思想混亂,導致政治的不穩定。”這就會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極后果。

毛澤東思想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決議》明確指出“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如果不堅持毛澤東思想,不能正確理解與把握毛澤東思想,我們黨就會喪失理論基礎,我國的各項事業就會迷失前進方向。“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毛澤東一生的實踐,是一百年來中國人民探索民族復興之路的一個縮影。毛澤東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勢中產生的偉大人物,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民族英雄,他充分認清中國國情,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革命的道路;毛澤東思想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政治前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這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重要的理論成果,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理論依據;毛澤東等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徹底粉碎舊社會的各種制度后,根據實際情況創立了一系列的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制度基礎。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就是要實事求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隻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充分認識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保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順利實現。

主張“非毛化”就意味著拋棄毛澤東思想,意味著否定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所取得的成績,這顯然是違背歷史邏輯的。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西方“和平演變”一以貫之的目標,在這一點上,“非毛化”思潮與西方敵對勢力有裡應外合的“共犯”之嫌。因此,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於同“非毛化”及與之相呼應的錯誤思想作斗爭,始終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看待毛澤東,並自覺地始終堅定堅持毛澤東思想。“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損害毛澤東同志在整個中國革命史上的光輝形象”,“我們要有這個覺悟,要有這個認識。這不但是中國共產黨的利益所在,中華民族的利益所在,而且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利益所在”。我們也絕不能同意一些人借批評毛澤東的錯誤為名,否定他的歷史地位,丑化他的形象,玷污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毛澤東同志的功勞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這個估計是合乎實際的,決不能加以懷疑和否定。毛澤東同志的錯誤,決不能歸結為個人品質問題。如果不是這樣看問題,那就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很明顯,感情用事地把他的錯誤說過頭,隻能損害我們黨和國家的形象,隻能損害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威信,隻能渙散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

四、結語

這些年來,新自由主義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等因素泛濫,是導致社會上“非毛化”思潮出現的重要原因,影響十分惡劣。“非毛化”思潮有特定的階級立場、理論基礎和價值目標,絕非一般性的社會思潮或者學術思潮,而是具有鮮明意識形態性的政治思潮,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是根本對立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能否正確對待自己的歷史,能否科學公正地評價自己的領袖人物,關系到國家、民族與政黨的生死存亡。蘇聯解體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蘇聯共產黨后期領導人對列寧、斯大林等蘇共主要領袖人物的全面否定,進而對整個蘇共歷史的全面否定,最終導致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垮台。蘇聯解體的前車之鑒時刻警醒著我們,我們隻有始終堅持和維護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始終堅持與發展毛澤東思想,並不斷與各種錯誤思潮作斗爭,才能使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不斷地走向成熟和勝利。在方法論層面,我們也需要對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加以拒斥,要善於運用唯物辯証法的思維方法來評價領袖人物與歷史事件,自覺地與各種社會思潮進行交鋒與斗爭,彰顯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性,確保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歷史,就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探索中國發展道路的艱辛歷程。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使黨和國家煥發新的勃勃生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當下,習近平同志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思想,可以理解為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創新成果”,本質上與毛澤東思想具有內在一致性。毛澤東思想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寶庫和精神財富,永遠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指南。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西方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戰略的途徑之一。在當前中國思想多元化、社會亟需凝聚共識的時候,必須密切關注“非毛化”思潮的蔓延及其消極影響,牢牢掌握網絡、報刊等意識形態輿論陣地,主動地回應、擊碎各種謠言,還原歷史真相,激發意識形態領域的正能量。我們必須始終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看待毛澤東等偉大領袖,並且始終自覺地堅持毛澤東思想。隻有始終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不動搖,隻有不斷深化改革、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挫敗西方“和平演變”的陰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有可能。

來源:《毛澤東思想研究》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