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根基怎能虛無?

作者:三月河    發布時間:2017-03-16    來源:兵團日報
分享到 :

近年來,受多元化思潮和東西方價值觀沖撞的影響,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很大變化。人與人思想的差異主要是價值觀的差異。一個人的觀點、觀念、對事物的認識不是人腦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的存在。認識層面的意識形態受環境、教育、宣傳、思維能力和價值取向的制約。

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就需要把維護意識形態安全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淨化輿論環境,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表現形式和手段多種多樣,其中滲透並逐漸泛濫於網絡,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態勢、新特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是輿論斗爭的主戰場,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思想輿論陣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線就很難守得住。敵對勢力就是企圖把人們思想搞亂,然后渾水摸魚、亂中取勝。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在第二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國際上,某些國家在網絡治理與發展上採取雙重標准,指責干預他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甚至實施網絡監聽,發動網絡攻擊,策動“顏色革命”,支持、縱容危害他國政權安全、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

歷史是我們的一切。共產黨的歷史,就是共產黨人的一切。失去黨的歷史的支撐,黨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所謂歷史虛無主義,就是隨意歪曲歷史真相和抹殺歷史認知中既有的真理性的一種非理性傾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採取輕蔑和否定態度,甚至把歷史說得一無是處。

歷史虛無主義虛無的是中國革命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是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民主專政。歷史虛無主義者從虛無黨的歷史入手試圖拆毀黨的建設大廈、動搖社會主義大廈地基,通過持續不斷的制造傳播虛假錯誤信息,極力貶損和詆毀正面人物,誤導大眾,混淆視聽,從而從根本上動搖人們對國家和民族的信仰和熱愛,社會破壞性極強、危害性極大,不可不察。不僅青少年容易上當,成年人甚至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也常常受騙,不僅不能明辨事非,舉旗亮劍,反而隨波逐流,以訛傳訛。

歷史虛無主義扭曲的是對國家歷史的認識,毀滅的是對民族文化的敬仰和自信。近年來,“你不知道的歷史”“這才是歷史”“我知道的歷史”等肆意傳播歪曲黨史國史軍史,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上廣泛散布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以致有些年輕人“讀不懂”歷史,價值觀也出現斷裂,不能理解先輩犧牲的偉大。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其實一些所謂的“真歷史”編撰者有很強的政治目的:虛無中國傳統文化,詆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懷疑中國現代化路徑,頌揚改良,全面否定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的歷史,全盤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

歷史和文化是國家和社會的血脈,是一個民族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源泉,是子孫后代自豪自強的信心源泉。世界上任何國家,無不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呵護備至,不容篡改,更不容褻瀆。

前不久,有人不顧“八千湘女”在新疆進行屯墾戍邊的基本歷史事實,虛無“八千湘女”的歷史貢獻,顯示出一些人的別有用心。新疆解放之初,全國各族人民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共同支持、支援新疆建設,一大批全國各地的青年來到新疆。“八千湘女”作為首批成規模進疆的女兵,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這些湘妹子離鄉別親、扎根新疆,為新疆的發展和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

來自三湘四水的湘妹子,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為祖國大西北貢獻青春”口號的感召下,胸藏豪情和壯志,告別家鄉和親人,如同注入千裡戈壁的一江春水,溫暖了邊關冷月。當時,軍費緊張,連著50 多天用鹽水和著辣椒面下飯﹔因為沒有碾子和石磨,大家隻好煮麩皮和玉米充飢﹔農具緊缺,就自己鍛造坎土曼、制作扁擔、用芨芨草搓繩子編筐……“八千湘女”的事跡是各民族共同開發建設新疆的生動寫照。“八千湘女”是共和國的功臣、英雄,她們的事跡怎能玷污?她們的歷史功績豈能抹煞?值得慶幸的是,那些“八千湘女”絕大多數都還健在,她們能親口告訴我們當年所發生的一切。

“八千湘女”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為新疆建設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八千湘女”與少數民族群眾手拉手、結對子,增進了各族群眾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八千湘女”精神已融入新疆大地,成為新疆各族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生動寫照,是新疆精神、兵團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八千湘女”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女性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傳統美德。

“芙蓉雪蓮並蒂開”。記住那段歷史,記住“八千湘女”,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重溫歷史,銘記歷史,是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