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深入批判錯誤思潮?

原標題:王廣:為什麼要深入批判錯誤思潮?
作者:王廣    發布時間:2017-07-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

為什麼要深入批判錯誤思潮?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既有特殊的思想價值,也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僅要站在思想理論的角度,而且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來綜合考量。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是黨的十八大站在全局高度作出的一個重要論斷。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一點,並指出“這句話的涵義是很深的”。從意識形態安全的角度來講,當前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斗爭是相當復雜的。一些錯誤思潮暗流涌動,此起彼伏,互為表裡,競相發聲。思想理論領域斗爭的尖銳性、復雜性、深刻性、獨特性,值得引起高度關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維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意義上來認識批判錯誤思潮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蘇聯解體和蘇共亡黨亡國的歷史以沉重的事實警示我們,一個國家的瓦解、一個政權的崩潰、一個政黨的失敗,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因此,科學分析、准確認識和有效引領當前各種思潮,就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小事,而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當前,我們必須有理有據地深入批判歷史虛無主義、西方憲政民主觀、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等錯誤思潮。一方面,如果不深刻說明這些錯誤思潮的謬誤和實質,就會在人們的思想上、理論上引起混亂,擾亂人心,拉低士氣,自亂陣腳﹔另一方面,不有理有據地同錯誤思潮進行斗爭,就會在行動上和實踐中造成一系列偏差,阻礙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如期實現,危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

以歷史虛無主義批判為例。歷史虛無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逐漸出現的一股必須警惕和抵制的思潮,如果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河殤”的出籠算起,其在中國的暗流涌動已有三十年。這一思潮以虛無主義的態度貶低傳統、歪曲歷史,把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過渡看成是徹底的斷裂,否定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輕率地對待歷史和文化遺產。它以“客觀”評價、“重新”評價、“反思”歷史為名,美化反動統治者、侵略者和漢奸,否定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袖﹔以歷史解釋學等為旗號,任意地曲解、割裂、涂抹甚至偽造史料來歪曲歷史,從而達到其借否定歷史來否定現實的目的。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是我們前進的基礎和出發點,是取之不竭的智慧寶庫。而歷史虛無主義對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歪曲和否定,在本質上是否定唯物史觀對歷史學的指導作用,否定馬克思主義史學對中國歷史發展規律性、必然性的論斷。通過對歷史的曲解,歷史虛無主義歸根到底是要徹底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否定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因此,深入徹底地批判歷史虛無主義,就不能不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不能不成為一場嚴肅的理論斗爭。隻有經過理論學術界深入系統的辨析、研究和批判,才能徹底揭露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和危害,還英雄以清譽,還歷史以真實,給中國以未來。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要真正弄懂馬克思主義,在揭示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以更好識別各種唯心主義觀點、更好抵御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謬論。

再比如新自由主義批判。我們為什麼要批判這一思潮?是因為它不僅在理論上會造成很多謬誤,而且會在實踐中帶來很多危害。新自由主義繼承資產階級古典自由主義的自由經營、自由貿易等思想,反對和否定國家干預與政府調控,是一種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要求的思潮。有的學者極力推崇和大肆宣揚從英美照抄照搬來的新自由主義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不僅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具有相當大的蠱惑力,而且還企圖影響黨和政府的決策。他們無視新自由主義所代表的國際壟斷資本控制全球經濟,加強對本國工人階級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盤剝的要求,忽視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現狀,否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宣揚絕對自由化、完全市場化、全面私有化,主張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這種思想傾向,與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共同富裕的原則是根本對立的,與社會主義的改革方向也是背道而馳的。新自由主義在拉美地區、俄羅斯以及亞洲部分國家蔓延造成的嚴峻后果,是我們的前車之鑒。如果按照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策進行改革,中國必將淪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附庸。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新自由主義、西方憲政民主觀、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論等錯誤思潮決不是孤立的、沒有任何聯系的﹔相反,這幾種思潮互為表裡,相互勾連,具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新自由主義針對的是我們的經濟制度和改革開放事業,西方憲政民主觀針對的是我們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設,“普世價值”論針對的是我們的價值觀和思想文化建設,歷史虛無主義針對的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這樣,就從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等幾個領域形成了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合圍”,試圖配合西方發達國家和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在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手段,最終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改變社會主義中國的顏色。從這一意義上來理解,這的確是一場“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意識形態領域雖然不見硝煙炮火,但同樣是這場偉大斗爭的重要戰場。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做好准備。

從理論傳統來看,通過批判錯誤思潮來申明自己的理論主張,一直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立場和重要的研究方法。馬克思恩格斯很多著作的標題,例如《神聖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等,就直接表明了這一特點。1843年9月,馬克思在致盧格的信中就明確表示:“新思潮的優點又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地預期未來,而只是想通過批判舊世界發現新世界。”英國學者杰弗裡·托馬斯就此指出:“‘批判’一詞在馬克思那裡一般指對於觀點和論証的反駁,不是通過直率的外在攻擊,而是通過內在的批評,來表明這些觀點和論証中包含不自洽的論斷或涉及不自洽的推論。”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批判的基礎含義是澄清前提和劃定界限,批判的價值在於分辨理論是非並將問題引向深入。人類思想的創造與發展,常常是在批判性的論辯中進行的,真理在與謬誤的斗爭中愈辯愈明﹔認識的深化、觀念的變革、思想的發展都與辯証地揚棄和科學地批判作為其對立面的理論思潮有著深刻的聯系。回顧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和我們黨的歷屆領導人,都高度重視批判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真理的長河正是在科學批判的浪潮中奔涌向前的。

毋庸置疑的是,思想理論領域有其特殊的規律,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要通過討論爭鳴的方法、批評教育的方法來解決。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在強調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的時候,仍然要注意防止‘左’的錯誤。過去那種簡單片面、粗暴過火的所謂批判,以及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處理方法,決不能重復。無論是開會發言、寫文章,都要進行充分的說理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我們對錯誤思潮的批判,都是理論上的批評、剖析和論辯,依據歷史和現實的雙重邏輯,以充足的論據、嚴謹的論証、科學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明正誤,將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和道理融於學理之中,以實現激濁揚清、扶正祛邪、凝聚共識、協力前進的目的。

同時,還要將錯誤思潮批判與正常的學術討論、爭鳴區別開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指出,“要正確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不要把一般的學術問題當成政治問題,也不要把政治問題當作一般的學術問題,既反對打著學術研究旗號從事違背學術道德、違反憲法法律的假學術行為,也反對把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混淆起來、用解決政治問題的辦法對待學術問題的簡單化做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歷來是我們黨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方針。對於學術上的不同觀點、學派間的不同理解,理所當然需要堅持和發揚學術民主,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提倡相互切磋、平等討論,開展平等、健康、活潑和充分說理的學術爭鳴。但必須看到,錯誤思潮的蔓延和散播,不是任何一種意義上的學術活動,而是打著學術旗號、披著學術外衣的政治思潮,有明確的政治意圖。它的本質目的不是為了推進學術,而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虛無我們黨執政的思想根基,進而取消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對於錯誤思潮與學術爭鳴的本質區別,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而不能有書生氣、學究氣。認識越辯越清,真理越辯越明。通過對錯誤思潮的科學批判,中國人民的理論思維水平和理論思維能力將不斷提升,對歷史和現實規律的認識將更加深刻和准確,對自身歷史命運的把握將更加有力和自覺。

中國學者自古就有經世致用的寶貴傳統,主張“文須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以天下為己任”,“雖千萬人吾往矣”。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形勢,我們決不能置之不理、鴉雀無聲,決不能含糊其辭、退避三舍,決不能做太平紳士、好好先生。那種態度曖昧、明哲保身的想法是不可取的,那些迷失自我、同流合污的做法更要受到懲戒。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舉旗亮劍,固本鑄魂,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如期勝利實現。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