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容許歷史虛無主義歪曲黨史國史軍史

原標題:決不容許歷史虛無主義歪曲黨史國史軍史
作者:劉正斌、古琳暉、王喆    發布時間:2017-07-21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

讓歷史說話 用史實發言

——決不容許歷史虛無主義歪曲黨史國史軍史

一段時期以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一些領域尤其是互聯網和思想文化領域沉渣泛起,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警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烏雲遮不住歷史的天空,謊言撼不動鐵鑄的史實。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鞏固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必須正視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深刻認識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

古人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一個歷史虛無主義盛行的社會將沒有明天。

在蘇聯解體前夕,其國內出現了一場反思歷史、重評歷史的運動,從批判斯大林、列寧開始,進而否定十月革命,否定社會主義道路,否定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攻擊抹黑革命領袖。人們在歷史迷霧中陷入現實迷途,最終坐觀蘇聯的解體。可以說,歷史虛無主義在蘇共垮台和蘇聯解體中起到了催化劑作用。這一慘痛教訓警示我們: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敵對勢力加緊對我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侵蝕的今天,歷史虛無主義絕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而是一個必須嚴肅應對的政治問題。

歷史虛無主義否定近代中國革命發生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的進步性、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必然會影響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苦難中覺醒和奮起,積極探索中國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這個根本問題。仁人志士進行了各種嘗試,無論是君主立憲制,還是多黨制、總統制,結果都行不通。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隻有正確認識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深刻把握探索道路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才能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如果任由歷史虛無主義按照西方參照系重評歷史,全盤照搬西方的洋辦法解決中國的問題,將會嚴重影響民族復興的步伐。

歷史虛無主義質疑革命英雄壯舉、丑化革命領袖形象,必然會帶來中國人民共同奮斗精神基礎的動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正是無數革命英雄人物的艱辛探索、無私奉獻、勇於犧牲,才構筑起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地,鑄就了我們接續奮斗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以其指導理論的先進性、社會基礎的廣泛性、為國為民的堅定性,引領中華民族走過“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跨越“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今天,邁向“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明天。如果任由歷史虛無主義消解英雄精神、抹黑黨的形象,錯誤的價值觀念就會佔領人們的心靈,思想文化陣地就會失守,黨的合法執政地位就會受到質疑,敵對勢力“顏色革命”的陰謀就可能會得逞。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壘

唯心史觀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歷史虛無主義者不是從歷史發展的實際情形出發,而是單憑主觀推斷,或根據自己觀念闡釋的需要,任意解讀歷史、歪曲歷史、虛構歷史,從而否定歷史、糟蹋歷史。因此,我們與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實質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斗爭,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就要始終堅持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唯物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是人們正確對待歷史的根本指針。這個指針涵蓋的立場觀點方法是: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用辯証的、歷史的、實踐的觀點來解讀和運用歷史,堅持黨性原則與科學精神的統一,正確看待和處理政治與學術、歷史與現實的關系,既肯定主流也不否認支流的存在,既強調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也承認人的主體作用。

堅持唯物史觀就要站穩黨和人民的立場。立場是觀察歷史、分析問題的立足點,決定看問題的角度,是非、正誤、美丑、榮辱等價值命題都源於立場。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站在人民的立場看問題才能把握歷史的前進方向和發展規律,從而得出符合歷史事實的正確結論﹔我們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這是一個被90多年實踐反復証明的事實,站在黨的立場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場。那些反對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人,那些否定社會主義探索和改革開放的人,那些貶損、嘲弄、侮辱英雄模范人物的人,那些用美妙動聽的言詞鼓吹所謂“普世價值”的人,都與人民的思想感情、價值取向、利益訴求格格不入。立場站錯了,一切皆錯。

堅持唯物史觀就必須運用科學的理論思維。恩格斯指出,沒有理論思維,就無法使兩件事實聯系起來,無法洞察二者之間既有的聯系。“錯誤的思維貫徹到底,必然走向原出發點的反面。”面對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歷史唯物主義者總是以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發展的而不是靜止的、辯証的而不是形而上學的理論思維進行整體的把握和本質的分析。沒有科學的理論思維,僅憑個別事件、表面現象,主觀地、甚至情緒化地妄下斷言,正是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其判斷和結論之所以錯誤的主要原因。

堅持唯物史觀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歷史人物的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的,必然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和推動﹔任何歷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發生的,自有其具體成因和軌跡。因此,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隻有放在具體條件、具體歷史背景下來分析,才能做出正確評判,而不是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把歷史和現實做簡單的比附,甚至根據西方的價值觀和話語體系進行主觀解讀和判斷。例如,用洋務運動的畸形開放和今天我國的改革開放作簡單類比,用改革開放后30年取得的成就否定改革開放前30年的探索,用一般人的“生理學”去否定英雄危急時刻的壯舉,等等,所呈現的,除了惡意攻擊,就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的認識方法。

堅持唯物史觀就要客觀、嚴謹、求實。歷史的研究和結論是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實証基礎之上的。唯物史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而不是從西方的既有觀念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而不是先入為主,把社會現實中的一切問題都歸咎於歷史人物,把個人生活中的不如意向歷史發泄。如果對歷史材料的真偽不做考証而僅靠道聽途說的“野史”就敢於立論,如果僅憑一些表面的現象就主觀想象胡亂推斷,那麼,所謂“研究”、所謂“新發現”、所謂“還原真相”隻能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誠如列寧所說:“在社會現象領域,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實事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

俗話說:“煉就金剛身,不怕百毒侵。”我們要防范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滲透影響,就必須切實掌握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掌握觀察分析歷史的“望遠鏡”和“顯微鏡”,提高認識水平,筑牢思想堤壩,夯實精神防線。

維護正史信史的嚴肅性權威性

習總書記深刻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人的思想營養,離不開從歷史中汲取﹔人的高尚情感,同樣要從歷史中獲得。但由於歷史虛無主義作祟,一些野史歪史大行其道,如同毒草一般,為害甚烈。與歷史虛無主義作斗爭,就必須維護正史信史的嚴肅性權威性,尤其是對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正史信史,要像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去維護它、捍衛它。

史學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強化黨史、國史、軍史工作的戰斗性,主動發聲、佔領陣地,大張旗鼓地宣傳我黨我軍的光榮歷史,蕩滌雜音、正本清源,讓正確的聲音蓋過謠言和奇談怪論。要按照習總書記所要求的,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准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加強研究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對於惡意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歪曲黨史國史軍史,造謠生事的言論,要理直氣壯地進行批駁,大膽揭露,還原真相,形成“以正壓邪”的良好輿情生態。

廣大官兵學習歷史一定要擦亮雙眼,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從正史信史中深入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自覺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作為普通官兵,不能認為淨化輿論環境這樣的“大事”與自己無關。在信息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輿論生態鏈條中的重要一環。謠言止於智者,更止於治者。我們既要依法懲治造謠生事者,也要做到明辨是非,潔身自好,不信謠不傳謠,斬斷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鏈條,為純淨輿論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劉正斌、古琳暉、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