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總書記學信念、品格、意志、情懷

——機關團委舉辦第十六期青年沙龍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9-06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室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吳德剛作總結講話

 

青年沙龍活動現場

 

機關紀委書記劉懷望傳達有關精神

 

機關團委書記劉慧娟主持會議

 

科研管理部齊雄同志發言

 

第一研究部陳光輝同志發言

 

第二研究部王光鑫同志發言

 

第三研究部張文良同志發言

 

機關黨委(人事局)胡志鵬同志發言

 

中共黨史出版社范近近同志發言

 

本網消息:8月25日,根據曲青山主任指示,機關團委開展了主題為“青年黨史工作者學習青年習近平”的第十六期青年沙龍活動。吳德剛副主任出席活動並作指導。全室近40名青年同志參加。

沙龍首先傳達學習了曲青山主任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隨后,科研管理部齊雄、第一研究部陳光輝、第二研究部王光鑫、第三研究部張文良、機關黨委(人事局)胡志鵬、中共黨史出版社范近近等6位青年同志,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成長經歷,交流分享了學習青年習近平的心得體會。

吳德剛副主任這是第三次參加青年沙龍活動,對這一次青年沙龍活動主題予以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六位青年同志的發言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成長歷程中的思想與實踐,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學習、思考,談的都很好﹔特別是曲主任在中央黨校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五個方面的體會講得很好,既情真意切,又有思想深度,希望大家認真學習。他強調,下一步深入推進“青年黨史工作者學習青年習近平”主題實踐活動,重點要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理想信念、精神品格、堅強意志和為民情懷上下功夫。

一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15歲到梁家河,在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上,有困惑、有壓力、有挑戰,但他闖過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之后,真正地使自己成為一個“普通農民”,真正站穩了群眾立場。到22歲離開梁家河的時候,他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要為人民做實事”。由此出發走到今天,他始終堅定不移、充滿自信地沿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方向前進,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強的政治定力。

二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求真務實的精神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帶領全村人打淤壩地、建沼氣池,成立代銷店、鐵業社、縫紉社,打水井、辦磨坊,做了很多實事。這源於他對農民生活實際困難的觀察和思考,是他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結果。這與他后來強調的“實干興邦”是一以貫之的。越深入學習這些歷史細節,就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之深遠而重大意義。

三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不畏艱險的堅強意志。習近平總書記經歷的知青歲月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磨礪。但他以頑強的意志迎難而上,從不怕吃苦到敢於吃苦、善於吃苦,發展到樂於吃苦、主動吃苦。他在梁家河磨練出的堅強意志品質,是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正因為如此,他在后來的工作中,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夠以堅定的政治勇氣,堅韌不拔地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四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閱讀了大量書籍,但他不是坐而論道,而是把自己從書本學到的知識,與農民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與改變一個貧瘠、落后的普通鄉村的實踐結合在一起。這其中最深層次的動力就是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崇高理想,這為我們廣大青年同志指出了正確的成長道路,樹立了光輝榜樣。(中央黨史研究室機關團委供稿)

鏈接:

齊雄:向習近平總書記的7年知青歲月學什麼?

陳光輝:初心永不忘 青春勇擔當

王光鑫:學習領袖優秀品格 扎實做好黨史工作

張文良:與民同甘共苦 為民不忘初心

胡志鵬:踏著領袖足跡 感悟青春真諦

范近近:學做結合 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