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作者:曲青山    發布時間:2017-09-29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編者按:9月26日,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前夕,“十月革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並講話。本文是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同志在研討會上的發言。

 

今年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100周年。再過4年,中國共產黨也將迎來100周年華誕。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不僅對俄國,而且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今天,我著重圍繞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談兩點認識。

第一,沒有十月革命,就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而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也就不可能在1921年成立中國共產黨。

馬克思主義誕生於19世紀中葉,馬克思及其思想是在什麼時間,通過什麼途徑,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到中國的呢?

有關史料顯示,馬克思及其思想見諸中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1899年,在上海基督教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上,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翻譯了蔡爾康撰寫的《大同學》一文,介紹了馬克思及其思想觀點。隨后,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也發表文章,對馬克思及其學說作過簡要介紹,文章大約寥寥數百字。總的看,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宣傳和介紹零零星星,冷冷清清,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也沒有產生什麼社會作用和影響。

然而,這時的中國正面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在這之前,農民階級舉行太平天國起義,失敗了。資產階級改良派進行戊戌變法,失敗了。在這之后,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但並沒有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為特征,徹底“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

中國的出路在哪裡?什麼道路、什麼主義、什麼制度能夠救中國?正當中國人民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裡苦斗的時候,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發生了。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新的出路和希望。

正像后來毛澤東同志所總結概括的那樣:“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迅速將目光轉向了俄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觀察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工具。他們很快得出判斷和結論:向俄國革命學習,“走俄國人的路”。

我們再來看一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從1917年到1921年,也就是短短的三四年時間,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各種研究會、刊物及著作和文章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形成了傳播的高潮。僅1919年至1920年,全國三四百個進步社團、400多種刊物幾乎都在發表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這一時期,由陳望道翻譯的第一部中文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出版發行。李大釗是中國第一個傳播馬克思主義並主張向俄國十月革命學習的先進分子。他在1918年后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一系列文章,其中,《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的發表說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比較系統的傳播階段。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十月革命后的短短幾年勝過之前的半個多世紀。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廣泛傳播,一是獨立工人運動的發生和發展,兩者缺一不可。兩個基本條件的出現和具備,就必然會使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十月革命為中國共產黨產生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說,功不可沒。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十月革命,就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也就不可能在1921年成立中國共產黨。

第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最好堅持,對十月革命精神的最好弘揚。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是我們回望中國近現代歷史得出的基本結論。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僅僅是辛亥革命后中國政壇幾百個政黨中的一個,隻有50多名黨員。但是,后來它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一路走到今天,在中國干成了大事。其根本原因就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了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這個政治優勢和理論優勢,是中國其他任何政黨所不可比擬的。

十月革命是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成功實踐。十月革命以后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証明,馬克思列寧主義隻有同各國實際相結合,才能解決本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並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歷史上,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我們黨有經驗,也有教訓。背離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不行,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教條化也不行。這兩種傾向都會使黨和人民的事業遭受挫折,受到損失。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探索出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這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一個成功范例。由此也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

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革命建設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我國建設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創立和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成為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我們黨在推進理論創新過程中,始終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正確處理堅持和發展、繼承和創新、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關系,不忘老祖宗,但又說新話,既堅持基本原理,又譜寫理論新篇章。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實踐探索,做到黨的事業每發展一步,理論創新就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從而使我們黨始終擁有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的指導,始終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作為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90多年來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其它政黨和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歷史任務,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和成功秘訣。

回顧我們黨從“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實踐探索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和發展進步,既是堅持十月革命道路的勝利,更是立足中國實際、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實踐和理論的主題,也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巨大成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和蓬勃活力,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因此,我們最有理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當今中國,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最好堅持,對十月革命精神的最好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