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井岡山90年的軍事院校
寫在井岡山教導隊創辦90周年之際
圖① 軍官教導隊首任隊長呂赤。 圖② 紅四軍教導大隊隊長陳毅。 圖③ 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總隊長賀沈洋。 圖④ 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政委鄧子恢。 圖⑤ 龍江書院。
井岡山軍官教導隊伴隨我軍的誕生而誕生,是我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后開辦的第一所軍事學校。它是國防大學的根,也是人民軍隊所有院校的根。
毛澤東創辦根植於紅色井岡
井岡山教導隊由毛澤東親手創辦,伴隨我軍的誕生而誕生,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也是我軍院校的“搖籃”。
1927年,中國共產黨相繼發動和領導了南昌、秋收、廣州等一系列武裝起義,揭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序幕,人民軍隊由此誕生。人民軍隊建立伊始,毛澤東就意識到,要想鞏固和擴大紅軍,當務之急是培養大批得力的領導骨干。他於當年10月領導秋收起義帶領部隊上井岡山,11月下旬就在寧岡礱市龍江書院創辦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軍官教導隊,史稱井岡山教導隊。
這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所軍事教育機構,是人民軍隊所有院校的根,是我軍教育事業的偉大開端,也是國防大學的發源地。它的創辦是我軍院校建設史上開天辟地的重大事件,譜寫了中國近現代軍事教育史上的開篇之作,成為我軍軍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最可寶貴的精神血脈和文化基因。
毛澤東十分重視和關心軍官教導隊的創辦,親自為軍官教導隊選配干部:調有較深軍事素養的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第一團軍官隊隊長呂赤任軍官教導隊隊長﹔調蔡鐘任黨代表兼黨支部書記。袁炎飛、黃天華任專職教官,陳伯鈞、陳士榘、王良任兼職教官。
1927年11月底,軍官教導隊第一期在龍江書院舉行開學典禮。來自工農革命軍中的班長和優秀士兵30余人,井岡山周圍各縣黨組織送來的赤衛隊骨干60多人參加了典禮,毛澤東出席典禮並發表講話。他說:“軍官教導隊今天開學了,這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你們是教導隊的第一期學員,應該感到驕傲。從今天起,你們就要在這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為實現推翻軍閥政府,消滅封建剝削,完成土地革命的目標而奮斗。”同時,他為教導隊規定了三項任務:為部隊和地方培養輸送干部﹔改造俘虜﹔調查研究敵軍情況。
軍官教導隊的學制為3個月,實行“三操二講一點名”的作息制度,即:早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室外操練﹔上午、下午各有一次講課﹔每晚有一次點名。同時要求學員做到“三不八能”,即:不嫖、不賭、不偷﹔能寫、能說、能唱、能算、能刻苦耐勞、能生產勞動、能打仗、能誠實可靠。
軍官教導隊的教學內容則主要是軍事課和政治課。軍事課設有隊列、射擊、刺殺、投彈、游擊戰術、夜間戰斗和敵情偵察等課目﹔政治課設有無產階級革命、形勢任務、部隊建設、群眾工作、政策紀律和文化知識等內容。
是訓練隊也是工作隊戰斗隊
軍官教導隊創辦之初,隻有兩名專職教官,其余包括各區隊長在內都是兼職教官。毛澤東也是兼職教官,他經常到教導隊講課,除了講授政治教育課,還對學員進行形勢和任務教育,講人民軍隊的宗旨和性質,講怎樣做群眾工作、怎樣宣傳群眾、怎樣進行調查研究。
軍官教導隊的軍事訓練也是在毛澤東的直接指導下逐步改進完善和建立起來的。1927年12月,毛澤東發現軍事訓練隻有隊列、射擊和投彈等單兵技術科目,與實戰結合不夠緊密,就幫助教導隊總結經驗,增加了游擊戰基礎教育、戰術和夜間訓練。調整后的訓練內容主要是單兵戰術原則、游擊戰指導原則和夜戰3項。單兵戰術原則是“十八字戰術”,即“利用地形地物,發揚火力,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游擊戰指導原則是“敵來我去,敵駐我擾,敵退我追”。
軍官教導隊注重探索和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在教學中緊密聯系當時的斗爭形勢,注重講習在軍閥混戰的“夾縫”中生存發展的技術戰術。同時,批判地吸取和運用黃埔軍校、雲南講武堂等教學訓練方法,繼承廣州、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教學經驗,要求學員把這些經驗同革命斗爭實際結合起來應用。
軍官教導隊既是訓練隊,也是工作隊和戰斗隊。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學員們分頭深入古城、茅坪、新城等農村,學習做群眾工作,調查農村的階級和土地佔有情況,了解貧苦農民的狀況和意願,掌握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的方法。1928年1月,軍官教導隊跟隨部隊參加了遂川戰斗,2月參加了新城戰斗和酃縣戰斗,3月中旬又隨部隊進軍湘南。
由於湘贛粵敵人對井岡山根據地進行“圍剿”和封鎖,軍官教導隊的學習條件十分艱難。學員們通常每天隻能吃兩頓飯,主食是紅米飯和紅薯,副食是南瓜,但大家始終充滿著戰勝一切困難的樂觀主義精神,“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通過生動活潑的政治教育、緊張有序的軍事訓練和艱苦生活的砥礪磨練,學員們踐行著《共產主義須知》中的要求:“不畏難,不怕死,不愛錢,為主義而犧牲。”
1929年1月,朱德、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主力出師贛南。軍官教導隊大部分學員畢業回部隊,其余人員隨軍部南征。3月中旬,以軍官教導隊為基礎成立的紅四軍隨營學校在福建長汀開辦。紅四軍隨營學校是中國工農紅軍中最早創辦的隨營學校,在全國紅軍的干部學校建設中發揮了骨干作用。12月,中共中央在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中明確指出:“你們應該經常地設辦紅軍隨營學校或教導隊,專門訓練紅軍干部人才,不但可以解決你們的干部補充問題,而且可以幫助全國紅軍﹔其他各地紅軍更可以派遣下級干部或兵士來你處學習,以取得你們的斗爭經驗,以貢獻各地紅軍。”
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
習主席視察國防大學時指出,國防大學是我國最高軍事學府,植根於紅色井岡,傳承著紅大、抗大血脈,為黨、國家、軍隊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習主席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國防大學牢記習主席教誨囑托,在對歷史追尋中汲取前進力量、把握正確方向,用紅色基因和優良傳統助推強軍強校征程,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聯合指揮大學,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支撐。90年來,國防大學及其前身充分發揮培養治黨、治國、治軍人才重要基地的作用,殫精竭慮謀打仗,嘔心瀝血育英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賢才良將,數十萬名學員從這裡奔向三軍演兵場。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井岡山教導隊是我軍院校輝煌史冊的開篇之作,它的偉大業績將永遠留存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中。井岡山教導隊所代表的革命精神,是黨和軍隊的寶貴財富,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力量源泉,必須倍加珍惜,大力傳承。(記者 陳麗平 通訊員 羅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