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虛無主義既誣古人又誤今人

原標題:歷史虛無主義既誣古人又誤今人
作者:鄭師渠    發布時間:2018-01-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

所謂歷史虛無主義,是指借口歷史認知中存在相對性,而隨意歪曲歷史真相和抹殺歷史認知中既有的真理性的一種非理性傾向。近年來,此種傾向有愈演愈烈之勢。少數人為吸引“眼球”,在“去宏大敘事”、“解構歷史”、“重寫近代史”等名義下,熱衷於做“翻案”文章,先是否定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乃至改良,極力抬高清政府,進而一味抹黑我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前30年歷史。如此等等,無不反映了這一點。這一貌似創新實則倒退的非理性傾向,不容輕忽。

反帝反封建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主線

古人雲:“自古有天下國家者,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后世。”“行事”業已定格為史實或真相,是唯一的﹔“是非”的評判則屬價值判斷。歷史無法重現,后世綿綿,人們的認知也不免見智見仁。盡管如此,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仍具有客觀的真理性,不容陷入相對主義或隨意顛倒歷史。列寧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義辯証法無疑地包含著相對主義,可是它並不歸結為相對主義,這就是說,它不是在否定客觀真理的意義上,而是在我們的知識向客觀真理接近的界限受歷史條件制約的意義上,承認我們一切知識的相對性。”陳寅恪也指出,在史料大致完備的條件下,人們對於歷史的解釋,不能不受限制,“非可人執一說,無從判決其當否也”。

唯其如此,人們盡可以對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諸多面相見智見仁,但卻不應也不可能否定反帝反封建斗爭是近代歷史主線這一基本歷史認知。同樣,人們盡可以對汪精衛晚節不保表示惋惜,但提出“英雄乎?漢奸乎?”這種模棱兩可的問題,試圖抹殺其最終墮落成漢奸的歷史事實,卻不足取。現在,有人固執地否定國共斗爭最終的勝負具有歷史必然性,而將問題歸結為所謂中共“不光彩”的“權詐”。這也是一種不願直面歷史的自欺欺人。

早在1935年,蔣廷黻便撰文提醒國民黨政府:在蘇區幾乎一無所有的紅軍,卻能堅挺不倒,端在於它與農民合作,“共黨為農民作了什麼好事呢?隻作了一件事:干脆的,徹底的消滅了地主階級,實行了耕者有其地”,“農民所以樂為其用就是為這一點”﹔他還提醒說:國民黨要想剿滅紅軍,也必須行同樣的政策,以爭取農民的合作。1949年敗退台灣后,蔣介石曾問葉青:國民黨何以敗?葉青的回答是:因為沒有實施孫中山先生之民生主義,實行耕者有其田。從蔣廷黻到葉青,先后指出了國民黨的致命傷在於得不到廣大農民的支持。最近,台灣一位資深學者在學術討論會上指出:國民黨到台灣后,之所以能成功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是因為高官們的土地都在大陸,現在是革別人的命。國民黨幾代學人,也都承認國共成敗有其內在必然性,再次証明了歷史真相與歷史認知所具有的客觀真理性,從來都容不得隨意篡改。

歷史虛無主義的泛起有多種原因

當下,歷史虛無主義的泛起固然有多種原因,但其倡言者,除了極少數人別有政治企圖,欲借歪曲歷史否定我黨執政的合法性之外,多數人就其主觀因素而言,主要有兩個認識上的原因。

一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一些人看問題,不是將之置於特定歷史條件下做綜合的、長時段的考察,而是以偏概全、以今況古,便難免得出有失偏頗的結論來。例如,新中國成立后的前30年,黨和國家的工作確實出現了一些失誤,包括反右斗爭的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難等,都造成了不必要的嚴重損失。但是,因之便將這一時期說得一無是處、一片漆黑,加以全盤否定,卻是不客觀的。我們應當看到,這些失誤是我黨在探索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發生的偏差,事后也由它自身做出了糾正。更重要的是,這一時期,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從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變成舉世矚目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在各方面取得包括“兩彈一星”在內的偉大成就,為后30年改革開放和新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看不到失誤,就得不出教訓。但是,僅看到失誤而看不到成就,見木不見林,並不足言客觀的歷史真相,相反卻易誤入歷史虛無主義的迷津。

二是囿於個人情感,難以保持清醒的理性。超越情感因素,保持客觀的態度,是從事歷史研究的基本要求。上述種種失誤,傷害了許多人,時光雖逝,往事並不如煙。一些曾不同程度受到傷害的人,心理陰影往往長期存在。他們中的一些人,對待歷史問題,未能超越個人恩怨,自然會影響其知人論世的客觀性。極少數人千方百計詆毀毛澤東,很大程度上正緣於此。在這一點上,梁漱溟卻顯得難能可貴。他與毛澤東曾經發生人所共知的沖突,事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按道理說,他最易受情感驅使而貶抑毛澤東,但事實卻相反。晚年,他在回答外國記者關於怎樣評價毛澤東的提問時,說:毛澤東晚年雖有錯誤,但他在中國和世界的歷史上,都是僅見的偉大人物,“沒有毛澤東不能有共產黨,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這個是百分之百的事實,百分之百的事實”。如何超越個人恩怨,客觀對待歷史,梁漱溟為人們提供了絕好的范例。

歷史虛無主義顛覆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胡適曾指出,歷史研究需要堅持兩個基本點:一是還其“本來面目”,即求歷史的真相﹔二是評其“是非”,即要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前者,“則多誣古人”﹔不能做到后者,“則多誤今人”。所謂“誣古人”,就是歪曲歷史,有辱前賢﹔所謂“誤今人”,就是誤導當下,尤其是天真的青年人。這是十分深刻的見解。歷史虛無主義既“誣古人”,又“誤今人”,但其為害之烈,遠遠超出了學術研究的范圍。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道盡了國人對國史的珍重與國之興衰間的依存關系。

歷史虛無主義隨意抹殺歷史真相,顛覆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若任其蔓延,勢必在社會上尤其是在青年中,造成是非不分的思想混亂,瓦解人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信念與目標,從而危及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這是需要深長思之的。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原副書記、原副校長、歷史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