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如何鍛造體育隊伍

原標題:賀龍如何鍛造體育隊伍
作者:張文良    發布時間:2018-02-0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

●賀龍認為,無論干什麼工作,思想總是領先的。他特別注重運動隊的思想建設,要求教練員、運動員要做到“又紅又專”。

●在運動員的訓練上,賀龍主張訓練難度要大幅度地超出比賽的難度,這樣才能夠在比賽時最大限度地發揮運動員的技術。

賀龍是新中國體育事業的奠基人,被譽為新中國體育之父。他擔任國家體委主任14年間,新中國體育各項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取得了重點突破。

賀龍從長期帶兵實踐中深知,一支軍隊要有堅強的戰斗力,就必須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過硬的軍事技術、頑強的戰斗作風和嚴格的組織紀律。同樣,一支優秀的體育隊伍,在比賽中,特別是在強手如林的國際賽場上,要戰勝對手,取得好成績,也必須思想、技術、作風“三過硬”。因此,在各運動隊組建以后,賀龍就借鑒軍隊的管理方法,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精心培育,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國際一流的體育隊伍。

賀龍認為,無論干什麼工作,思想總是領先的。他特別注重運動隊的思想建設,要求教練員、運動員要做到“又紅又專”。他常常用弱國無外交的例子來教育大家,說:“軟弱,就會被外國人瞧不起。你們一方面要臥薪嘗膽、刻苦訓練,一方面要敢於和外國強手較量,奪取勝利。”他激勵大家說:“你們是新中國第一代運動員,要為革命而搞體育運動﹔打球不是為了好玩,不是為了求一技之長、爭個人名利,而是為了黨和人民,為了祖國的榮譽。”

賀龍十分重視各運動隊的黨團組織建設,關心教練員和運動員政治思想上的進步。他多次指示,要參照解放軍把黨支部建在連上的經驗,逐步在運動隊建立黨、團支部或小組,培養運動員、教練員成為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充分發揮黨、團員先鋒模范作用。由於一些教練員、運動員的出身和社會關系比較復雜,有的黨組織對吸收他們入黨有顧慮。對此,賀龍說:“如果對運動員許願,說成績好了可以入黨,拿入黨做交易是不對的。但對做出了貢獻、政治表現好的同志,就應當積極發展他們入黨。”

傅其芳對中國乒乓球做出重要貢獻,曾多次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但遲遲未被批准。對此,賀龍專門提出批評:“你們對一個同志的政治生命關心不夠呀!看人不能看死,要看發展嘛!有人說他的歷史復雜,難道還能比我復雜!從舊社會過來的人,歷史總是復雜一點。我們主要看他的表現。他接受黨的培養教育有十幾年了,多次立功受獎,決心獻身於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這樣的同志,應當吸收到黨內來。你們如果不敢介紹,我和榮高棠(時任國家體委秘書長)介紹!”在他的過問下,傅其芳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后來,徐寅生、李富榮、邱鐘惠等優秀運動員都在他的關懷下先后入黨。

在運動員的訓練上,賀龍主張訓練難度要大幅度地超出比賽的難度,這樣才能夠在比賽時最大限度地發揮運動員的技術,並提出了“三從”原則,即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加上“大運動量訓練”,最終歸納為“三從一大”原則。后來,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賀龍又進一步提出了“三不怕”(不怕苦、不怕難、不怕傷)、“五過硬”(思想、身體、技術、訓練、比賽過硬)的口號。他要求運動員勤學苦練,不怕流血流汗,不偷懶﹔要學習解放軍,任何苦都能吃,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同時,賀龍主張把運動員培養成有修養、有知識、有頭腦全面發展的人才。他要求運動員除了學習運動技術理論和進行訓練之外,還要學習政治、文化。運動員學習時間有限,更應該抓緊時間讀書,隻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他去運動員宿舍檢查時,總要看看他們枕邊放了什麼書,並推薦自己讀過的一些書籍。

對於運動員的生活待遇、家庭婚姻、退休后的安置等問題,賀龍都非常關心。他說:“我們的運動員很好啊!做出了成績,沒有多少物質獎勵。外國的運動員當了世界冠軍,又是洋房,又是汽車。而我們的世界冠軍除了工資,其他什麼都沒有。”在外地視察時,他還跟一些省委領導人說:“你們對運動員要重視,不要光說球打得好,對他們的工作、生活也要管一管。”在制定運動員工資標准時,他對經辦人說:“運動員把青春時光奉獻給國家了,他們的工資要定得高一些。”

運動員的運動生命和其他行業相比,是短暫的。如何安置好運動員,特別是因為比賽、訓練致傷和患病的運動員的工作和生活,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問題。賀龍常對國家體委負責同志說:“要把運動員當成我們的兄弟姐妹,使他們‘安家落戶’。優秀運動員是國家的寶貝,他們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爭得了榮譽。我們不能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對運動員不是管一陣子,而是要管一輩子。”在他的重視下,很多運動員退役以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張文良 中央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