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編者按: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座談會。此文是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在座談會上的發言。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參加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周恩來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卓著功勛,他的豐功偉績、革命精神、崇高風范,是屹立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巍巍豐碑。
周恩來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重要創建者和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為了中華之崛起”發憤讀書,尋求救國救民真理。十月革命后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五四運動中經受革命洗禮。1920年赴歐洲勤工儉學。1921年,他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在巴黎參與組建的旅法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黨的8個發起組之一。周恩來同志從1927年起就是中共中央的核心領導成員,黨的六大后的近兩年時間內,他實際成為黨中央工作的主要主持者。在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黨、挽救紅軍、挽救中國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黨的七屆一中全會上,周恩來同志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成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新中國成立后,他長期擔任黨中央的重要領導職務,為黨的事業夙興夜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建立了不朽功勛。
周恩來同志是人民軍隊的主要創建人和重要領導人之一。大革命時期,他在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中央軍事部擔任領導職務,出色領導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成為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斗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后,他領導發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1931年后,他擔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革軍委副主席等職,與朱德同志一起指揮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創造了大兵團伏擊殲滅戰的成功戰例。全民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參與指揮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協助毛澤東同志組織和指揮全國解放戰爭,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卓著功勛。新中國成立后,他協助毛澤東同志指揮了抗美援朝戰爭和一系列邊境自衛作戰,為人民軍隊的革命化、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主持“兩彈一星”研制工作,為鞏固新中國的國防和國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周恩來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抗日戰爭勝利后,他為實現我們黨主張的把中國建設成為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的光明前途不懈努力。他陪同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談判,同國民黨當局開展了針鋒相對、有理有利有節的政治斗爭。隨著解放戰爭勝利推進,1948年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為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斗,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周恩來同志多方採取措施,周密細致安排,幫助各民主黨派負責人、愛國民主人士陸續從全國各地和海外進入解放區。北平和平解放后,他代表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共商建國大計,籌備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負責起草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全力以赴投身新中國的籌建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作出歷史性貢獻。
周恩來同志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探索者。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政府總理26年,既是國家建設總體藍圖的重要設計者,又是將其付諸實施的卓越組織者和管理者。他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傾注大量心血,為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文化大革命”極端復雜的特殊環境下,他忍辱負重、苦撐危局,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全力保証國家各項事業運轉,保護了許多老干部、民主黨派人士和知識分子。他多次代表黨和國家提出和重申“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並精心部署、組織實施。他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為后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思想資源和實踐經驗。
作為毛澤東同志的主要助手,周恩來同志注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認真總結中國革命、建設的經驗,深入進行思考,深刻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外交、統戰和黨的建設等領域都作出了重要理論建樹。這些理論成果,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們紀念周恩來同志,就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原載: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