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不是歷史虛無主義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不是歷史虛無主義
作者:記者 陳葉軍     發布時間:2018-05-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

歷史虛無主義是特指我國思想領域出現的否定唯物史觀及其指導下書寫的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思想傾向。但有論者倒打一耙,反誣馬克思主義是歷史虛無主義。此舉意圖何在?“這是要在歷史虛無主義批判上攪混水,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歪曲和攻擊。” 近日,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軍教授接受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是完全對立的。歷史虛無主義以唯心主義為哲學基礎,否定中國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歷史合法性,抹黑中國共產黨,卻標榜自己“價值中立”、“態度客觀”。對此學界應當進一步揭露其實質。

“歷史虛無主義”一詞是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對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虛無主義傾向而使用的特定概念。它萌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旨在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非毛化”思潮,經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與質疑、否定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統價值的民族虛無主義交織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借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重大挫折之機,在中國思想舞台上作為一種有明確指向、話語相對獨立的思潮再度泛起、蔓延。它著力從歷史的角度,論証中國現有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錯誤、摧毀中國現實政治制度的歷史合法性、抹黑中國共產黨。楊軍指出,雖然當代中國的歷史虛無主義與西方文化語境中的虛無主義在思想內容上不同,但是有共同性,即以唯心主義為哲學基礎,對事物、對對象的絕對否定,沒有具體分析、沒有肯定與繼承。

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有本質上的不同。

馬克思主義運用唯物史觀考察人類社會歷史,而歷史虛無主義堅持的是唯心史觀。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立足於將“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通過探尋“現實的人”之間的“現實的聯系”發現了唯物史觀。唯物史觀不僅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且從社會的物質生產中研究產生這些動機的根源,探索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不僅肯定少數英雄人物的歷史作用,而且強調社會歷史的真正主人是廣大人民群眾。它“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以客觀的生產力狀態為可靠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從而說明研究歷史的出發點是客觀的歷史事實,“必須從頑固的事實出發”﹔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如同自然界,也遵循一定的規律,這些規律是“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並且正在實現的趨勢”。“但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不是外在於人類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它形成、存在並實現於人的活動之中,表現為一種最終決定人類行為結局的力量。”楊軍說,在人類歷史中,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與人作為歷史主體的能動性是有機結合的,人類的歷史就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唯物史觀的發現,克服了唯心史觀的致命弱點,實現了人類歷史觀的深刻變革。同時唯物史觀也改變了此前“至多是積累了零星收集來的未加分析的事實,描述了歷史過程的個別方面”的研究狀態,為歷史研究指明了一條“對各種社會經濟形態的產生、發展和衰落過程進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徑”,把歷史研究引上真正的科學軌道。

楊軍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批判唯物史觀是“機械的歷史決定論”,“忽視了人的作用,忽視了人性”,要檢討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近現代歷史研究結論,強調歷史研究應該堅持“價值中立”,以“超然的客觀主義態度”,樹立一種超乎階級性的新的評價標准。它秉持唯心史觀,對客觀存在的歷史過程進行了想象和臆斷。它否定近代中國革命對於探索民族復興之路的價值,認為中國革命的發生是因為一些革命者的“鼓動”﹔它用“陰謀論”來解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特別是毛澤東的一生﹔用各種假設、推測來“設計”“安排”中國近代歷史過程,提出“如果沒有辛亥革命,清政府會通過君主立憲使中國走向現代化”,等等。這些觀點,否定了人民群眾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內生的革命願望,也抹殺了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作用﹔否定了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過程的客觀性,否定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發生、革命的方向和結果,或是把歷史過程看成是某種主觀意志的展現,或是用思維對歷史過程進行改造。歷史虛無主義否定社會歷史客觀規律的存在及其決定性作用,或者把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人的能動作用對立起來,強調人的主觀因素、特別是“人性”在歷史活動中的作用,是從歷史哲學上否定近代以來中國的歷程符合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

馬克思主義堅持科學的辯証法,而歷史虛無主義則與之對立。

“唯物主義歷史觀及其在現代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上的特別應用,隻有借助辯証法才有可能。” 相應地,放棄唯物史觀來考察歷史,就會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辯証法對立。

馬克思主義認為,考察人類歷史要堅持普遍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注意把握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切現象和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聯系和互相作用關系,把握歷史發展的整體﹔要堅持矛盾的觀點,把歷史的發展看成是矛盾的運動,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推動了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注意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分析歷史現象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分清主次,把握重點,把握主流﹔要正確處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認識歷史“通過各種偶然性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必然性,歸根到底仍然是經濟的必然性。”經濟的必然性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來決定的。同時,偶然性在歷史發展中也會起或大或小的作用。“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末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 要堅持通過現象把握本質,歷史研究不能僅限於觀察、描述現象,更不能為現象尤其是假象所迷惑,要深入到現象背后去把握本質﹔對歷史人物及其活動的考察必須“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應根據具體的社會歷史環境和社會關系中來考察人的思想和活動,以獲得對歷史人物的正確理解。

楊軍指出,歷史虛無主義完全走向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辯証法的反面,其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對於中國革命,歷史虛無主義以革命中有流血、犧牲的現象,指責革命“造成社會的動蕩”、“是對文明的破壞”,從而否定近代中國革命在本質上是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也是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壓迫的中國人民擁有的唯一權利﹔它肯定清政府“預備立憲”的種種措施,卻有意回避“預備立憲”的結果是專制皇權的換湯不換藥,實際是要用“改良”對抗“革命”。比如關於對中華民國的認識,歷史虛無主義為否定近代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以民國時期一些大學教授的優厚待遇和思想言論自由,對民國時期進行浪漫描繪和溫情緬懷,卻無視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動蕩、混亂的時期,軍閥混戰,外國入侵,民不聊生,無視同為大學教授的聞一多、李公朴被殺、馬寅初被關押、中國民盟被迫解散的遭遇,是典型的以點概面、以偏概全。又如,關於毛澤東的評價,歷史虛無主義從固有的目標出發,罔顧近現代中國遭受外國入侵的悲慘境遇和社會的主要矛盾,脫離中華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條件下面臨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兩大歷史任務,絕口不提毛澤東自覺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將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復興聯系在一起,為中華民族復興所做的偉大貢獻,而是熱衷於發掘毛澤東所犯的錯誤﹔對於毛澤東的錯誤,不是具體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毛澤東思考判斷的影響,分析錯誤產生的多方面原因,而是以“權力斗爭”為核心,以毛澤東個人性格、心理狀態為立論依據,否定毛澤東,甚至不惜捏造“史實”,對毛澤東的政治活動、思想觀念、家庭婚姻和文才武略進行全方位的抹黑。這就違背了實事求是的原則,背離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顛倒了毛澤東一生的主流與支流。

馬克思主義在歷史研究歷史的方法上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歷史虛無主義則反對這一方法。

在階級社會裡,階級分析法是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觀點,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中各種社會現象的基本方法,也是歷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因為歷史學是以人類社會歷史和相關的領域作為研究對象和知識范圍的。自從原始社會解體、社會分化出階級對立之后,一切有文字記載的社會文明史,從一定意義看,都是階級斗爭史,都屬於階級社會。階級的劃分和階級之間的矛盾斗爭,不是外界力量強加給歷史的主觀臆想,而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存在。因此,分析階級社會的歷史現象,就不能不使用階級分析方法。“從法國大革命時起,歐洲許多國家的歷史非常明顯地揭示出事變的這種真實內幕,即階級斗爭。法國復辟時代就有一些歷史學家(梯葉裡、基佐、米涅、梯也爾)在總結當時的事變時,不能不承認階級斗爭是了解全部法國歷史的鑰匙。”

運用階級分析法能有助於把握歷史本質和規律。因為階級分析法通過分析隱藏在不同階級政治思想背后的、最終起決定作用的物質利益,從經濟上說明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的根源﹔通過分析一定階段的社會經濟關系,把握歷史事件、歷史活動中各個階級的立場態度及其力量對比,從而深入認識歷史運動、歷史事件的性質和特點﹔通過分析一個階級或社會集團所代表的經濟關系和利益,來深入認識和評價其思想理論觀點。這樣歷史研究就不會停留在淺層次的現象觀察、細節的描述和雜亂的史料堆砌中,能夠深入到歷史本質和規律的層面。

運用階級分析法能夠更好地辨析史料。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而后才有可能探尋出“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因為史料大多是由文字記載流傳下來的間接材料。它們本身由人記錄,包含了記錄者的價值傾向和選擇,未必能與真實的歷史事實完全吻合。由於階級社會裡人都被劃分為階級,處於不同階級的人因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的差別,在思想觀念上也有不同。因此,在歷代留下的史料中,或多或少地會保存著階級的烙印。採用階級分析法,對史料的思想性進行鑒別分析,才能可以防止對史料的誤讀誤用。

但是歷史虛無主義反對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法,主張用人性論代替階級論,來解釋歷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動,並用“價值中立”“客觀主義”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這樣歷史人物都被改頭換面,“好人不好”,“壞人不壞”﹔把歷史材料當作証明自己某種願望或設想的工具,對史料不作分析、比對和辨偽,隻要符合其價值取向,就可使用,甚至違背孤証不立的原則,以一兩個史料推翻整個歷史結論。這樣研究、書寫出來的歷史不過是“想象的主體的想象的活動”。

“可以說,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完全對立。那麼,把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混為一談,能偽裝歷史虛無主義的什麼呢?”楊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