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義中的惲代英

原標題:八一南昌起義中的惲代英
作者:賈曉明    發布時間:2018-07-27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

  1927年7月,惲代英被中共臨時中央派赴九江,后轉赴南昌。7月24日,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臨時中央常委會,惲代英與周恩來、李立三、彭湃、譚平山等5人組成起義前敵委員會,分析敵我形勢,確定起義的時間、地點、起義部隊、組織機構、行動計劃和作戰部署。

  南昌起義爆發前,張國燾趕到九江傳達所謂“國際來電”,企圖阻止起義,遭到惲代英等的強烈反對,惲代英主張必須依靠共產黨人已經確定的武裝力量,進行獨立軍事行動,並憤怒地對張國燾說:“現在南昌一切准備好了,忽然又來了什麼國際指示,阻止我們的行動,我是誓死反對的。”“如果你再動搖人心,就要打倒你。”

  南昌起義勝利后,惲代英任革命委員會委員、主席團委員及代理宣傳委員會主任。8月1日,在惲代英的布置下,《宣傳大綱》以及重要的標語口號已散發到各處,負責演講做群眾工作的宣傳隊,已深入到南昌城內的大街小巷,系著紅領巾的起義軍巡邏隊步伐威武地在熱鬧的市區巡邏。

  8月2日,惲代英在南昌市組織了5萬人參加的“慶祝革命委員會成立和軍民聯歡大會”,並在會上慷慨陳詞,闡述了“為了挽救革命,反對國民黨大屠殺的武裝起義的總方針”,“斗志昂揚地鼓勵士兵和群眾,為推翻國民黨的反革命統治,捍衛工農階級的利益,建立革命政權,必須緊緊地把槍杆子握在手中。”

  南昌起義勝利后,起義軍按原計劃撤離南昌開始南征。惲代英忙著做政治思想教育和宣傳工作,“每到行軍休息時,他總是和戰士們一起,給戰士們做思想工作,宣傳革命必勝,鼓動戰士們英勇奮戰。”面對南征途中各種困難,惲代英從未說一聲勞累困苦,並且還經常鼓勵戰士們:“革命本非享福與畏難的人干的事。”行軍途中,他引導戰士們齊聲高唱,解除行軍疲勞。惲代英與士兵同甘共苦,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大家,提升戰士的革命激情。惲代英身患肺病,組織上照顧配給他一匹馬,但他總是把馬讓給有病的或體弱的同志騎,自己穿著一套粗布軍衣,扛著背包,肩上搭著一條長布手巾,與戰士們一起步行。

  起義軍在撫州、廣昌、瑞金、長汀、上杭、汕頭等停留時間較長的城市裡,都組織群眾集會,每次都有惲代英講話。他向渴求解放的群眾分析國內外政治形勢,解釋革命軍的目的和政策。惲代英的講話通俗易懂,使群眾很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