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思想

何磊

2019年02月01日  

[摘要]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堅持五條指導原則,即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方針,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質量經濟、綜合要素生產率和發展新動力的變革,著力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要重點發展實體經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經濟領域的具體應用、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重大部署﹔是應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穩步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基於我國經濟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關口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處於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關口的關鍵期,而作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經濟方面的總部署,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指導原則

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習近平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習近平用“兩個堅持”“一條主線”“三個變革”“四個協同”“三有機制”高度概括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指導原則。

第一,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發展的永恆主題。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習近平強調:“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人民日報》2017年12月9日。】必須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把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要求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著力改變過去主要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動、規模擴張的思維定式、行為慣性、路徑依賴,以及由此產生的產能過剩、庫存過多、杠杆過高、風險加大、效益低下、競爭力不足等問題,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成本、價格優勢為主向以技術、標准、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優勢轉變。同時,還要正確處理質量與數量、效益與速度的關系,按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要求,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第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經濟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抓住機遇奮力前進的主動作為。習近平指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一次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一次次生產力提升,創造著難以想象的供給能力。當今時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突出特點,就是供給側一旦實現了成功的顛覆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55頁。】因此,積極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邊際投入效率遞減背景下,迎接新時代經濟變革趨勢所提供的戰略機遇的不二法門。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發展階段轉變,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既有需求方面的問題也有供給方面的問題,既有總量方面的問題,也有結構方面的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表現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實體經濟和金融服務供給失衡、實體經濟和房地產發展失衡、供給質量和供給數量失衡等問題,導致經濟運行不夠順、質量效益不夠高,等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發展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主動減少或去除沒有市場需求的產能,積極創造適應市場需求的產能,努力提高供給側體系質量,著力推動我國市場產能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由靜態供需平衡向動態供需平衡的轉變,不斷提高我國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第三,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習近平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關口。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人民日報》2018年3月8日。】推動質量變革,就是要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全面提高國民經濟各領域、各層面的發展水平。推動效率變革,就是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重組,全面提高經濟的投入產出效率。推動動力變革,就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這三個變革,必須切實把提質增效放到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經濟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推動經濟建設從“鋪攤子”轉向“上台階”。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下一步戰略目標的描述沒有使用百分比增速或“翻番”的提法,這表明我們將追求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速,保証高質量和高效益的經濟增長﹔改變了過去重視GDP增長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的目標要求,把發展的目標放在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方面。

第四,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現代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共同構成了實體經濟發展的要素支撐。對此,我們必須以高水平的科技創新作為支撐,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進一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使科技創新成為產業升級的持續驅動力﹔必須以現代金融為保障,在切實提高金融風險防控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安全高效、功能多樣、成本合理的融資服務,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輸血功能﹔必須以人力資源培育為支撐,積極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設創新型、知識型、技能型勞動者大軍,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提供高素質人力資源和各類實用型人才。

第五,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自主決策、自主經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各級政府履行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應盡職責。具體而言,就是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達到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的目標要求。

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構成

習近平指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人民日報》2018年2月1日。】科學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和重點,要從產業、市場、收入分配、城鄉區域、綠色發展、全面開放等六大體系入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緊扣中國國情,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一體化推進可行路徑,力求理論上不斷取得創造性新突破,實踐上不斷取得實質性新進展。

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著眼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個戰略目標而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性舉措。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是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的一個整體,任何一方面出現短板,都會拖其他領域發展的后腿,從而影響整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水平。必須把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組合起來,以質的適應性、量的均衡性、時間的有序性、空間的聚合性和配合的協調性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才能進一步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這是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著眼於解決好“最后一公裡”的重要舉措。這需要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破解政策執行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261頁。】,進一步構建准入暢通、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秩序規范、經營公平、消費自主的現代市場體系。

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一方面,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也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這是解決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根本途徑。通過培育和發揮各個區域的比較優勢,推動區域互動、城鄉互動,達到區域城鄉優勢互補,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體相當,塑造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這是新時代一項標志性工程,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也是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必然要求。通過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體系。

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這是黨的十九大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對外開放作出的新的戰略部署,要求在開放的范圍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更要求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拓展。

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這是完善經濟體制的重要目標。要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健全市場機制,破除壟斷,發揮價格機制作用,增強市場主體活力,發揮政府在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構建親清型政商關系。

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意義

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意義,2018年1月30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作了專門闡述,他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探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全黨一定要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科學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和重點,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台階。”他進一步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隻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如期實現。”【《人民日報》2018年2月1日。】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經濟領域的具體應用、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重大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用“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進行概括和歸納。“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的每一個條目、每一項內容,都是對中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指引。例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求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過程中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切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堅持新發展理念,要求我們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同時,要打破傳統的唯速度、唯GDP論英雄的評價思維,轉變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規模擴張為主的粗放型發展方式,著力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努力補齊民生短板,盡可能讓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立綠色金融,發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消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是我們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理念﹔堅持開放發展,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構建開放型經濟,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和有機組成部分。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應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穩步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作出了一個重大政治論斷,就是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可以從三個方面把握。從社會生產發展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的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社會生產能力也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據統計,在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余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制造業產值佔全球比重為19.8%,居全球第一,2015年這一比重進一步提高至25%。【參見《十八大以來新發展新成就》(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2頁。】因此,我國長期所處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狀況總體上已經發生轉變。從人民需求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參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61頁。】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看,不平衡是從發展的領域范圍講的,主要指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之間不夠平衡,制約了全國發展水平提升﹔不充分主要是針對發展的層級和質量講的,主要指一些行業和一些方面的發展尚欠缺或不足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全國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就是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導,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促進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良性互動,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雖然,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但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必須認識到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著較大差距。這就要求必須牢牢把握和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事業線,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根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要求,努力實現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科學發展。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基於我國經濟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關口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是根據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特別是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作出的重大判斷。從經濟增長速度看,我國經濟增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1979年—2012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9.8%﹔近年來保持在6.7%—6.9%區間﹔從經濟結構看,我國經濟結構已經由以發展中低端產業為主開始向培育發展中高端產業為主轉變,2013年以來,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持續增高﹔從經濟增長動力看,我國經濟增長已經由傳統的投資、出口拉動轉向創新驅動,共享經濟、數字經濟、創意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參見《經濟日報》2017年11月30日。】但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存在,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經濟發展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面臨“黑天鵝”“灰犀牛”“木桶效應”等風險考驗。隻有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著力攻堅克難,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推動經濟建設再上新台階。

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努力方向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著眼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需要扎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

第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到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習近平指出,產業是經濟之本,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參見《人民日報》2018年3月20日。】2018年1月30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人民日報》2018年2月1日。】

當前,我國處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需要更加深人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二是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三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習近平指出:“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我們要把握這一歷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加大投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0日。】應該努力讓數字經濟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驅動力。

第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強大動能。習近平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人民日報》2018年3月8日。】科技創新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全面創新的主要引領。習近平指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得有標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礎,儲備長遠,甘於坐冷板凳,勇於做栽樹人、挖井人,實現前沿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人民日報》2018年5月29日。】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在核心科技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從過去以“跟跑”為主,逐步轉變為“跟跑、並跑、領跑”並行,且“並跑”特征日趨明顯,個別領域開始顯現“領跑”態勢。同時,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時刻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重要方向,補齊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體制機制、創新氛圍方面的短板,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實現根本性轉變,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第三,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應有之義和重要任務。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重塑城鄉區域發展格局。一方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區域協同性發展為目標,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第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習近平指出:“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后於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人民日報》2018年4月11日。】經過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經穩固搭建起來,並在實踐中形成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為改革的進一步破冰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總目標和重點任務,強調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工夫,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把“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全社會資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第五,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習近平指出:“開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出路。我們要遵循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推進結構性改革,創新增長方式,構建開放型經濟,旗幟鮮明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我們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推進經貿大市場、金融大流通、基礎設施大聯通、人文大交流為抓手,走向國際開放合作最前沿,在國際舞台上積極發揮引領作用。”【《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7日。】“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國與世界發展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明顯加深,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和影響顯著增強,但是我國開放型經濟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出口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不高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人均利用外資數量還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境外投資的非理性和管理的不規范問題突出。因此,客觀上需要深入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培育和增強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總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習近平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思想,對於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如期實現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本文作者:何磊,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副教授,陝西延安716000)

(來源:《黨的文獻》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