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3-31   
分享到 :

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

毛強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毛澤東始終對官僚主義現象保持高度警惕,並將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提高到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他反復強調官僚主義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灰塵”和“污毒”,是搞特權、脫離群眾、貪污腐化等問題的症結所在,是治黨治國治軍必須常抓不懈和切實解決的大問題,並提出和實施了克服官僚主義的具體措施。

官僚主義的兩種主要形式

基於對中國的歷史和國情的深刻認識,毛澤東對官僚主義的存在和蔓延深惡痛絕。1930年5月,毛澤東在《尋烏調查》中首次使用“官僚主義者”一詞,同年10月,毛澤東在《興國調查》中批評政府人員的弊端時,第一條就是“官僚主義,擺架子,不喜接近群眾。群眾有人走到政府裡去問他們的事情時,政府辦事人歡喜呢,答他們一兩句,不歡喜呢,理也不理,還要說他們‘吵亂子’”。1933年8月,他在《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的報告中更是指出:“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應有的,經濟建設工作同樣來不得官僚主義。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裡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

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對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各種官僚主義現象,都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指出,工作上的形式主義和領導上的老爺主義,是官僚主義的兩種主要形式,是領導機關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

工作上的形式主義,突出表現在一些黨員干部僅僅滿足於工作任務的一般號召,不注重和不善於在作了一般號召之后,緊接著進行個別的具體的指導,因而“使自己的號召停止在嘴上、紙上或會議上,而變為官僚主義的領導”。1960年3月30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的黨內指示,更是明確地指出,反對官僚主義,必須克服“五多五少”:“會議多,聯系群眾少﹔文件、表報多,經驗總結少﹔人們蹲在機關多,認真調查研究少﹔事務多,學習少﹔一般號召多,細致地組織工作少。”由此不難看出,形式主義迎合、助長官僚主義,官僚主義“捧出”“逼出”形式主義。二者如影相隨,甚至可以說形式主義就是官僚主義的一種,破除官僚主義就要反對工作上的形式主義。

領導上的老爺主義,突出表現在一些黨員干部不僅不關心群眾疾苦,反而擺架子、擺資格,妄自尊大。他們自以為了不起,有事不跟群眾商量,“不注重和不善於總結群眾斗爭的經驗,而歡喜主觀主義地自作聰明地發表許多意見,因而使自己的意見變成不切實際的空論”。毛澤東還指出,老爺主義與命令主義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表面上是在積極發動群眾,實際上是用少數人包辦及強迫群眾服從的辦法,代替群眾自覺的與有組織的斗爭,即用非群眾路線代替群眾路線”。如果不破除這些行為,黨的群眾路線就無從貫徹,黨的群眾基礎也無法鞏固。

官僚主義的實質是脫離群眾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石,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官僚主義的實質就是脫離群眾,丟棄了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違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問題。所以,避免和克服官僚主義,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肅清官本位思想,明晰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問題,把握自己的正確定位,真正擺正黨員干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始終堅持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黨員干部必須打掉官風,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在人民中出現。毛澤東指出,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以真正平等的態度對待人民群眾,交真心、講實話、求真知、道真相、解難題,使人感到人們互相間的關系確實是平等的,使人感到你的心是交給他的。共產黨員應該站在民眾之中,而決不應該站在民眾之上。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如果認為人民群眾不講道理,隻能壓服,不能說服,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1956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更是語重心長地告誡與會者:“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誰犯了官僚主義,不去解決群眾的問題,罵群眾,壓群眾,總是不改,群眾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黨員干部必須從人民群眾的根本立場出發,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毛澤東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因此,每位共產黨員的第一位工作就是要勤勤懇懇地研究人民中間的生產生活問題,並幫助人民具體地而不是講空話去解決這些問題,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使廣大群眾認識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

從主客觀兩方面反對官僚主義

如何避免和克服官僚主義作風,毛澤東進行了方方面面的思考。他認為,這既需要改造主觀世界,加強思想領導和政治領導,也需要完善客觀條件,建立健全執政黨監督體系和領導干部管理考核制度。

加強思想領導和政治領導,是克服官僚主義的首要前提。毛澤東認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反對官僚主義也不例外,需要不斷加強群眾觀點教育,增強宗旨意識和執政為民的理念,克服封建等級觀念和特權思想,從根本上鏟除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此外,要經常以整風精神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高干部和一般黨員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錯誤,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驕傲自滿情緒,克服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改善黨和人民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工作任務,有的放矢,治病救人。

強化人民監督權,是克服官僚主義的關鍵環節。隻有讓人民充分行使監督的權利,黨員干部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能保証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辦實事,才能真正實現讓人民當家作主。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認為,“人是會變化的,革命者也會發生變化。沒有群眾監督和揭露,他們可能進行貪污、盜竊。做投機生意,脫離群眾”。為此,他強調必須保証人民依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使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全面接受群眾監督。為了使人民監督落到實處,他提出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社員代表大會制,技術人員、工人、干部三結合等群眾參加管理形式,同時還要發揮工、青、婦等群眾組織的監督作用。此外,他認為人民來信來訪是人民監督的一種形式,是“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加強和人民聯系的一種方法”。因此,必須重視人民群眾的來信,“不要採取掉以輕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義的態度”。

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是克服官僚主義的重要手段。新聞媒體以其監督權力的及時性、廣泛性、公開性,在社會上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新中國成立不久,在毛澤東的建議下,中共中央就作出了《關於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強調人民群眾在報刊上公開地批評黨員干部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特別是黨的干部在報刊上作關於這些缺點和錯誤的自我批評,非常必要。后來,他還對新聞出版界代表說,群眾來信可以在報刊上登一些出來,“一點不登恐怕不大好,那樣業務部門會犯官僚主義,不去改進工作”。

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克服官僚主義的有效措施。毛澤東認為,黨員干部要學會領導工作的正確方法,尤其是把官僚主義習氣的老爺架子、官架子收起來,靠解決問題正確吃飯。比如,黨員干部進行工作要採用一般號召和個別具體指導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兩種基本方法﹔有效的調查研究工作,要將走馬看花和下馬看花兩種方法相結合,要自己下去或者是請下面的人上來。他更是多次強調檢查工作的重要性,“領導上抓得緊,檢查嚴,對於完成任務是有決定作用的。”

完善黨員干部管理考核制度,是克服官僚主義的根本途徑。在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對此,毛澤東分析指出:“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樣是那些人,實行這種制度,人們就不積極,實行另外一種制度,人們就積極起來了”,可見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解決制度問題比解決思想問題更重要,更帶有根本性質。為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來保証群眾路線和集體領導的貫徹實施,而避免脫離群眾的個人突出和個人英雄主義,減少我們工作中的脫離客觀實際情況的主觀主義和片面性”,消除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

來源:學習時報》2014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