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先導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2-02   
分享到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先導

梁繼超 鄭德榮

中共十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明文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1〕但在領導干部的講話和報告中、理論工作者的學術著作裡、新聞媒介的理論宣傳上通常把黨的指導思想表述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沒有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因此,社會上、群眾中造成一種印象,似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被淡化甚至過時了。那麼怎樣看待黨章對指導思想的規定和當前通常情況對指導思想的表述之間的關系?如何認識毛澤東思想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和當代價值?搞清楚這些基本理論關系問題,對於科學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

 論體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隻側重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淵源之一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在21世紀的歷史地位

  從理論形態的表述看,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新理論概念,並對其內涵做了明確規定,即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沒有包括毛澤東思想。但這並不等於放棄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不意味著失掉了毛澤東思想的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地位沒有絲毫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先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因為“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2,“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3〕。

 從社會實踐的發展看,人類的實踐活動總會打上時代的深刻烙印,而理論形態則是人類實踐活動的主觀反映和理論升華,科學理論總是以滿足實踐發展的要求為前提,不斷拓展其理論內容和理論形態。從歷史演進的規律看,任何一種理論形態的產生都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任何一種科學理論體系都是由基本原理、靈魂思想和具體結論構成的。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是由基本理論(一般規律的結論)、靈魂思想(立場、觀點和方法)和具體結論(符合當時需要的某些結論)構成的有機統一體。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具體結論由於時代的變化和認識的局限不合時宜了,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場、觀點和方法是仍然不失其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指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思想武器,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方向和保証。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同樣是由基本理論、靈魂思想和具體結論構成的多層理論體系。毛澤東思想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初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主題之下,在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得出的某些具體結論確實因為時過境遷而過時了,但我們不能因為毛澤東思想的某些具體結論的不合時宜而無視甚至否定其靈魂思想的恆久價值和普遍意義。時代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特定階段,生活在一定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人們對理論的認識同樣會受到自己所處時代歷史條件的限制,二十多年前的理論工作者根據當時的實踐需要和認知水平從毛澤東浩瀚的理論著作中挖掘、提煉、概括出的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形成符合那個時代要求的毛澤東思想科學理論體系。隨著實踐的發展,歷史的推移,形勢的變化,我們要站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高度,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實踐、新需要重新學習並與時俱進地認識毛澤東思想,以寬闊的視野挖掘毛澤東思想寶庫中所蘊涵的許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具有當代價值的思想理論觀點並進行新的系統闡釋。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淵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就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淵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毛澤東的理論著作中仍閃爍著許多有價值的理論觀點對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豐厚的理論來源。這也正如鄧小平所說:“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就是恢復毛澤東同志的那些正確的東西嘛,就是准確地、完整地學習和運用毛澤東思想嘛。基本點還是那些。從許多方面來說,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4〕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確實都遺傳著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因。

 毛澤東馬克思主義觀: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的理論武器,是發展的科學。毛澤東認為不應當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當作教條看待,而應當看作行動的指南。不應當只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詞句,而應當把它當成革命的科學來學習。不但應當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他們研究廣泛的真實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關於一般規律的結論,而且應當學習他們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毛澤東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內在要求,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方向和保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理論創新應有的科學態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根本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

  毛澤東農民觀: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的實質是農民革命,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工農聯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內容,土地改革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基本條件。毛澤東的農民觀是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特點的科學把握,為鄧小平倡導經濟體制改革發端於農村,新時期黨中央率領全黨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歷史借鑒,為黨制定新時期“三農”政策提供理論支撐。

  毛澤東民族資本主義觀:毛澤東把中國資本主義區分為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既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的存在和發展,又有所限制。建國后,對民族資本主義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用贖買辦法,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變資本主義所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把人的改造與企業的改造結合起來。毛澤東民族資本主義觀成為新時期黨的私營經濟政策的理論基因。

 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矛盾觀:毛澤東以徹底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隻不過同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性質不同。同時在社會主義社會裡,還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矛盾觀是新時期改革發展動力論的立論基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奠基。

  毛澤東中國式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思想:關於社會主義建設要從中國實際出發,符合中國國情,走自己的路;關於正確處理農輕重的關系,“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以及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關於統籌兼顧和綜合平衡的思想;關於發展商品經濟和運用價值法則的思想;關於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毛澤東中國式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思想為新時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勾畫了宏偉藍圖。

  毛澤東國體政體觀:中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實行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要造成一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政黨制度和統一戰線思想中關於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的總方針。毛澤東國體政體觀和統一戰線思想奠定了新時期社會主義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

  毛澤東文化觀:毛澤東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的觀點。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的思想;關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關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針;關於堅持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方向。毛澤東繼承中華文明五千年優秀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創造性的改造、發展和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深厚的理論底蘊,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

 毛澤東科技觀:毛澤東認為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就無法提高。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並重。決定科技革命成敗的關鍵是科技人才。要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尖端科技,並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毛澤東科技觀為探索當代中國科技發展方略提供了思想先導,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為當今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毛澤東科技觀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等發展戰略的思想先導。

 毛澤東國際戰略觀: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反對和制止世界大戰的爆發,爭取世界和平。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人類進步事業的發展。支持亞非拉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堅定地與第三世界站在一起。毛澤東國際戰略觀對當代中國科學判斷國際戰略局勢,制定正確外交戰略提供了指導原則。

 毛澤東“兩個務必”思想:毛澤東對黨的自身建設所處客觀環境的分析,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的觀點,拓展黨的群眾基礎的觀點,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實施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等。毛澤東特別強調奪取全國革命勝利后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反對官僚主義、特權思想,培養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等。毛澤東倡導的“兩個務必”思想是黨在執政條件下長期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拒腐防變、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思想警示。

  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毛澤東強調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正確的決策來自於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要有端正態度和科學方法。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是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工作方法上的具體運用,是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一條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必須永遠堅持的根本性工作方法,為制定和貫徹落實正確的方針政策,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明了基本方法。

 毛澤東人生觀:毛澤東把馬克思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世界觀的基礎。把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共產主義作為人生目標和最高理想。倡導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走自己發展道路的創新精神。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價值取向。毛澤東人生觀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淵源等等。

  三、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和科學方法論具有恆久價值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同時也是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方法論。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方法論內涵豐富,其中主要的諸如:分析國情的方法論、判斷時代的方法論和矛盾分析的方法論等。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和科學方法論與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的當代價值相比更加具有超越時空限制和歷史條件的長遠意義和恆久價值,它已經成為指導我們黨行動的科學指南,作為一種思維方法、觀察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已經滲透到我們黨員、干部、群眾的腦海裡和血液中,內化為一種思想的自覺成為我們的習慣性話語表達,成為一種習慣性思維方式不知不覺表現在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這些活的靈魂和科學方法論已經變成人們的一種潛在意識隨時隨地都在廣泛地經常地起作用,這也正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和科學方法論的永恆價值和長期效用之所在。

 首先,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造性地運用到中國實際,用中國風格特點和話語方式闡釋馬克思主義的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集中概括為“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就成為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理論基石和靈魂支撐。正因為毛澤東倡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根本原則,終於找到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5〕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鄧小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突破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和傳統社會主義觀念的束縛,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把握了中國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弘揚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不斷推向前進,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個理論成果。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世紀新階段,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法寶,在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新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拓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前景。

  其次,“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6〕。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組織路線”〔7〕。堅持群眾路線,就必須實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一般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就要把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回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在群眾的實踐中考驗這些意見正確與否,如此循環往復,使我們的思想認識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可見實行群眾路線的過程,既是領導思想逐步提高和豐富的過程,也是革命和建設實踐活動逐步提高和發展的過程,是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統一的過程。毛澤東“把群眾路線提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做出理論概括,或者說,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化為領導方法,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8〕。江澤民同志指出:“把群眾路線堅持好、發揚好,這是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証。”〔9〕如今群眾路線已經成為黨領導下的各條戰線和各項工作的根本方法,已經成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不可須臾離開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再次,獨立自主就是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發展革命和建設事業,立足於本國,走自己的路,把我們的方針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基本方針。正是由於奉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才取得了中國特色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才不斷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關於毛澤東思想的方法論價值。在毛澤東的理論著作中有許多科學的方法論值得我們學習並運用在各項工作實踐中。

 首先,“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10〕的國情觀。毛澤東認為中國國情是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問題的基本依據,不研究中國的國情,而去照搬外國的東西,就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毛澤東認為社會性質是國情的集中體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國情的集中體現。毛澤東國情觀的突出貢獻是認識到中國國情的特殊性和認識國情的方法論。國情本身是極為復雜的社會現象,正確認識國情要有正確的方法。毛澤東通過對社會生產方式、經濟結構、階級關系、主要矛盾、生產力發展狀況等特點的把握來分析社會性質進而正確認識和判斷國情。毛澤東通過對社會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分析來認識和判斷國情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為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提供了歷史借鑒,也是我們今天正確認識現階段基本國情的科學方法。

 其次,“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1〕的時代觀。毛澤東在繼承馬列主義時代觀的基礎上,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主張要把中國革命置於世界歷史時代的大背景下、立足於中國現實實踐來觀察和判斷中國革命和建設。毛澤東的時代觀啟示我們:一方面通過科學分析世界歷史發展潮流和趨勢,正確認識和科學判斷時代特征的變化和時代主題的轉換,進而抓住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另一方面要把中國的革命和建設融入到世界歷史發展的主流當中。過去我們搞革命離不開世界人民的支持,現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離不開世界。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指出:“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12,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再次,矛盾分析方法。毛澤東在總結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用中國的話語方式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大眾化。毛澤東對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系的深刻闡釋有著長久的指導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即矛盾的普遍性與中國社會主義客觀實際即矛盾的特殊性有機結合的光輝典范,也是毛澤東矛盾分析方法論的最大價值所在。新時期“兩手抓”、“三位一體”、“四位一體”的治國方略的實施,均衡發展、統籌發展、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都是對毛澤東矛盾分析方法和對立統一規律的具體運用等等。

 人類的社會實踐總是在向前發展,人們的思想認識也隨之不斷向前發展,人們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和拓展。這就要求我們要站在時代高度,立足於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以新的視野,進一步挖掘毛澤東思想寶庫中的具有當代價值的理論觀點和智慧閃光,使之成為我們行動的科學指南。這是理論工作者肩負的理論研究為現實服務的重大任務。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80.

 3〕〔10〕〔11〕毛澤東選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534, 633, 668.

 4〕鄧小平文選: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00.

 5〕鄧小平文選: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62.

  6〕〔7〕〔8〕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57, 549-550, 549.

 9〕江澤民文選: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28.

 12〕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7.

(梁繼超系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博士生﹔鄭德榮系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所長。)

(來源: 《毛澤東思想研究》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