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與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3-12   
分享到 :

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與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趙理文


2013年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他建議大家重讀一下《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重讀《決議》,對於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共分8個部分,基本內容主要是3個方面:一是對建國32年來黨的歷史進行了簡要回顧和正確總結﹔二是科學評價了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歷史地位,論述了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和指導意義﹔三是肯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指明了繼續前進的方向。

一、建國以來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

(一)建國以來的歷史是黨領導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人民痛定思痛,開始反思“文化大革命”乃至建國后黨和國家的歷史。在反思中,一些人過多過重地看待我們所犯的錯誤,過少過輕地評價我們取得的成就,甚至把建國以來的歷史說得一無是處。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如果建國以來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全是錯誤,或者說錯多對少,那麼我們黨的正確性就會遭到質疑,形象就會受到損害,領導地位也就成了問題。事實上,建國以來我們黨雖然犯過錯誤,特別是像“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錯誤,但我們取得的成績是主要的,這一段歷史“是我們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決議》在對建國以來32年的歷史作出以上“基本估計”后,從政治、經濟等10個方面列舉了建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並概括總結了這一時期我們黨的成功經驗和正確理論成果:一是在過渡時期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二是黨的八大正確地提出並科學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三是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四是毛澤東提出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五是黨的其他領導人也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正確觀點。

(二)黨在指導思想上發生的重大失誤使我國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嚴重挫折

《決議》在肯定巨大成就的同時,也明確承認並實事求是地評價了黨在指導思想上的重大失誤及其嚴重后果。主要是: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簡單劃一的缺點﹔1957年的反右派斗爭,犯了擴大化的錯誤﹔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急於求成,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1963—1965年,在部分農村和少數城市基層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使不少基層干部受到不應有的打擊,對一些文藝作品、學術觀點和文藝界學術界的一些代表人物進行了錯誤的、過火的政治批判。黨在指導思想上的這些認識偏差和“左”的失誤,使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沒有取得本來應該取得的更大成就。

《決議》客觀地分析了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出現失誤的主客觀原因。從客觀上說,是由於建國時間不長,缺乏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經驗﹔從主觀上說,一是黨的領導對形勢的分析和對國情的認識有主觀主義的偏差,二是理論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出現“左”的偏差,三是黨的領導人習慣於大規模群眾運動和急風暴雨式的革命,很容易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經驗和做法搬用到經濟建設上來。

(三)“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必須徹底否定

總結建國以來的歷史,就不能回避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決議》旗幟鮮明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論點既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也不符合中國實際﹔“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進行所謂“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既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政治基礎﹔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在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同時,《決議》也對“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在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方面給予肯定。

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一是有利於徹底糾正黨在指導思想上的“左”的錯誤。因為“文化大革命”是在“左”的思想指導下發動和進行的,是“左”的思想的實踐產物和極端表現。二是有利於徹底平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大量冤假錯案,凝聚人心。三是有利於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道路。

為了避免以后重犯類似錯誤,《決議》進一步分析了“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原因。指出,“文化大革命”的發生與它的發動者和領導者毛澤東有直接關系,一是他晚年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出現嚴重偏差,犯了嚴重的“左”的錯誤﹔二是建國后他在勝利和成功面前逐漸驕傲自大起來,主觀主義和個人專斷作風日益嚴重。但《決議》更強調“文化大革命”發生的社會歷史原因:一是黨對迅速到來的新生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全國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備和科學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論點存在誤解和教條化理解﹔二是封建專制主義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遺毒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肅清,種種歷史原因又使我們沒能把黨內民主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三是當時特殊的國際環境也對“文化大革命”的發生起了一定作用﹔四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別有用心地利用黨的錯誤,極力鼓吹個人崇拜,挑撥制造事端,也是導致“文化大革命”發生的一個原因。

(四)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決議》從3個方面高度評價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的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指出,這次全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開始了系統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否定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的開端,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二、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意義

(一)如何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是一個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

進行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就不能不涉及到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如果不能客觀分析和正確認識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撥亂反正就無法深入,黨內外的思想就無法統一﹔但毛澤東是我們黨的偉大領袖,他的名字和功過是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否定了毛澤東,也就否定了黨的歷史。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膽識、氣魄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擾,把正確評價毛澤東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作出了科學的評價,既實事求是地批評了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和“兩個凡是”,又旗幟鮮明地肯定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對黨和國家的指導作用。正因為《決議》正確地解決了這個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我們黨才能在歷史發展的轉折關頭,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順利地實現撥亂反正,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二)毛澤東同志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

《決議》充分肯定了毛澤東的巨大歷史功績: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為我們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功勛。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決議》也實事求是和恰如其分地批評了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明確指出,對於“文化大革命”這一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毛澤東同志負有主要責任。同時強調,毛澤東同志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為了更好地說明毛澤東的功績是第一位的,《決議》根據陳雲的建議增寫了“建國以前二十八年歷史的回顧”。

(三)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活的靈魂

《決議》結合中國革命的特殊背景,揭示了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科學內涵。《決議》指出,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過程中,在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作斗爭並深刻總結這方面的歷史經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証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決議》把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主要內容概括為6個方面,即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關於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關於政策和策略的理論、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認為在這些方面,毛澤東思想“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特別是,《決議》第一次把貫穿於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3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概括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並加以深入論述。

(四)把毛澤東思想與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區別開來,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必須把毛澤東晚年的錯誤與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這種區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一是有助於完整准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把握它的科學體系﹔二是有助於批評和否定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實現黨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撥亂反正﹔三是有助於牢固地確立毛澤東思想在黨和國家中的指導地位。在科學論述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之后,《決議》旗幟鮮明地強調了毛澤東思想對我國當前和今后的指導作用:“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必須繼續堅持毛澤東思想,認真學習和運用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三、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一)總結經驗的根本目的是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進一步集中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上來

總結經驗是為了開創未來。黨中央之所以要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不久就對建國32年來的歷史是非作出總結和評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澄清“左”的思想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給人們造成的思想混亂,凝聚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否則,如果對一些歷史事件糾纏不清,思想認識不統一,“左”的思想就會像夢魘一樣始終糾纏人們的頭腦,嚴重阻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如果對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錯誤思潮不加以否定和批判,就會在黨內外引起極度思想混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也會受到干擾和破壞。所以,《決議》強調,我們總結建國以來32年歷史經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把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進一步集中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偉大目標上來。

(二)走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正確道路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1年6月的兩年多時間裡,我們黨在總結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特別是失誤教訓的過程中,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基本問題進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

《決議》的重大理論成果之一,就是在認真總結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和研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從主要矛盾、工作重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執政黨黨風建設等10個方面,對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正確道路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問題作了初步闡述。特別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於初級的階段”的重要思想﹔初步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強調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量力而行,積極奮斗,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提出要逐步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提出社會主義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強調必須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黨,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等等。

從今天看,雖然當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剛剛開始不久,還有待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發展,但適合我國情況的現代化道路的要點已經基本明確了﹔盡管當時由於歷史局限,還沒有明確地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概念,但這一理論的基本思想已經初步提出來了。正是在此基礎上,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和不斷深化,經過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逐步臻於成熟,並通過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而不斷發展和完善。

(作者系中央黨校干部教育學院原院長、教授)

來源:《中直黨建》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