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思想及啟示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1-15   
分享到 :

毛澤東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思想及啟示

蔡仁照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周邊形勢與安全環境極為復雜。毛澤東科學運籌,果斷決策,正確處理政治與軍事、國際與國內、打贏戰爭與遏制戰爭等重大戰略關系,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使我們始終處於戰略主動。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是一項開拓性很強的事業,毛澤東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思想,對於維護當前面臨的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應對日益復雜的周邊形勢,具有極為寶貴的歷史昭示。

一、開展有力有節的軍事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毛澤東所處的時代,戰爭與和平是時代主題,軍事安全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極為復雜的周邊環境與戰略態勢,毛澤東從國家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來謀劃軍事斗爭,始終把維護傳統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在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中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一是適時調整軍事戰略。軍事戰略是指導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大政方略。一個國家要維護安全穩定,就不能沒有正確的軍事戰略。新中國建立以來,軍事戰略方針始終圍繞“積極防御”這條主線,因時而動,順勢而變,有效地維護了國家安全。20世紀60年代,我國的周邊安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國際上,美國繼續推行敵視我國、封鎖孤立我國的政策,加強了對我國中南、西南地區的空中偵察和襲擾活動。蘇聯赫魯曉夫和勃列日夫集團推行大國沙文主義政策,對我國全面實施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從1964年開始,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地區大量增兵,對我國施加壓力。在西南地區,印度尼赫魯政府指派軍隊越過中印邊界東、西段雙方的實際控制線,向我國邊防部隊發動進攻。在東南沿海,蔣介石集團頑固加緊武裝竄犯大陸活動。針對國際上出現的南、北、西、東,四面八方多種敵對勢力,在毛澤東領導下,我國制定了一個既抗美、御蔣,又防蘇、防印,對付四面八方的戰略方針。適應戰略形勢發展變化,適時調整軍事戰略,創新積極防御戰略思想,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贏得了先機,爭取了主動。

二是高度警惕戰爭威脅。新中國建立后,軍事斗爭的總體目標由打贏戰爭向遏制戰爭、維護和平轉變,提高警惕,加強反侵略戰爭准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舉措。毛澤東認為,和平與戰爭之間雖然有本質的不同,卻不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和平時期就醞釀著戰爭,戰爭中間也醞釀著和平。“戰爭與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聯結,並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頁。】1955年3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開幕詞中指出:“帝國主義勢力還是在包圍著我們,我們必須准備應付可能的突然事變。”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指出:現在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在談論著會不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有精神准備,也要有分析。我們是堅持和平反對戰爭的。但是,如果帝國主義一定要發動戰爭,我們也不要害怕。1962年,發生了蘇聯煽動新疆邊民外逃的伊塔事件。翌年夏,蘇軍重新駐防外蒙古並增加了在蘇中邊界地區的軍事力量。蘇方在中蘇、中蒙邊界的軍事高壓措施,使毛澤東開始擔憂蘇聯對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1963年9月至10月間,中央軍委召開中蘇、中蒙邊防會議,提出對於修正主義可能挑起的邊境軍事沖突,要有必要的警惕,做到有備無患。當時,國家建設的許多項目立足於戰爭進行了搬遷,實行“山、散、洞”原則。1965年后,毛澤東認為,更大的戰爭危險最有可能來自於北方的蘇聯。4月至5月,中央軍委召開作戰會議,重新規劃了中國的戰略戰役方向,“三北”地區第一次與東南沿海地區一起,成為主要的戰略防御方向,對蘇防御成為維護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一個重點。在我國的戰略環境最為復雜、最為險惡的一個時期,毛澤東強調,做好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准備。嚴密的軍事斗爭准備,對遏制局部戰爭產生了深刻影響,維護了國家安全。

三是堅決打贏維護國家利益的局部戰爭。新中國建立后,仍然面臨來自外部強敵全面武裝入侵的威脅,國家戰略的重心首先是確保國家的生存,確保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的穩固,確保人民的和平勞動。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我國的安全問題一下子突出出來。中國與朝鮮,政治相關,地緣相鄰,民族相親,安全相依,用什麼方式維護國家安全?這是必須作出的戰略抉擇。毛澤東明確決斷:“我們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實踐表明,抗美援朝的戰略決策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最佳選擇。1962年10月,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的東段和西段同時向中國的邊防部隊發起全面進攻。我軍邊防部隊奉命反擊,取得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重大勝利。1969年3月,蘇軍入侵我國領土珍寶島,我邊防軍自衛反擊,捍衛了我國的主權尊嚴和領土完整。1974年1月17日至20日發生的西沙群島自衛反擊作戰,我軍官兵與民兵互相配合,英勇作戰,軍事上取得了自衛反擊作戰的勝利,政治上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抗美援朝和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勝利,體現了毛澤東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維護國家安全、敢於同一切反動派作斗爭的戰略膽魄,表明了我們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

當前,和平與發展是時代大勢,民族矛盾、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從未停止。伊拉克戰爭結束,利比亞沖突再起,西亞、中東和非洲一些地區的爆炸聲不斷,並非是人們期待的和平穩定局面。軍隊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時代需求。我國面臨的安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源於陸疆的威脅相對減緩,來自海洋、空中、太空、網絡的威脅日益復雜。我軍已有幾十年沒有上戰場,這並不意味著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的弱化。新形勢下,我們要以創新的勇氣、發展的眼光、進取的魄力,拓展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空間,站在國家利益的高點上,堅決維護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二、制定高瞻遠矚的大國戰略,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新中國建立初期,經濟建設百廢待興,超級大國對我進行軍事威脅、政治脅迫和技術封鎖。國際社會處於大戰結束、冷戰對峙的復雜局面,被壓迫被剝削民族的反抗斗爭風起雲涌。毛澤東高瞻遠矚,提出了發展經濟維護安全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闡明了安全與發展緊密結合的大國戰略,善交朋友多做事,贏得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

一是明晰國家安全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新中國建立后,中國人民努力奮斗,國家政權的基礎日益鞏固,國家戰略的重心逐步由生存向發展轉移,國家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時期。毛澤東認為,中國人民要徹底解放,必須實現國家工業化。50年代后期,毛澤東深刻闡明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經濟的相互關系,提出:中國要獨立,第一要同美國斗,第二要同蘇聯斗。中國要發展,第一要同蘇聯搞好關系,第二要同美國搞好關系。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既要敢於斗爭、又要善於搞好關系,這是運籌大國關系的重大戰略思想。1956年4月,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隻有經濟建設發展得更快了,國防建設才能夠有更大的進步”。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的實際,毛澤東明確提出,“我們一定要加強國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強經濟建設”。【《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309頁。】毛澤東深刻指出,你對原子彈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還是隻有幾分想,沒有十分想呢?真正想要,十分想要,就“多搞經濟建設”。毛澤東關於“發展工農業生產,又是加強國防建設的物質基礎”﹔“必須大力加強國防建設”【《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6頁。】,來保障祖國建設的思想,為增強綜合國力、維護國家安全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二是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深刻思想。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成為國際舞台上一支不與任何大國結盟的政治力量。中國以外的其他亞非拉國家的力量和影響進一步增長。1971年10月,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面對迅速變化的世界形勢,毛澤東十分重視團結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毛澤東認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各方面不能跟富國、大國比。中國屬於第三世界,隻能跟一些比較窮的國家在一起。第三世界應該團結起來,反對超級大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1974年2月22日,毛澤東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提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希望第三世界團結起來。第三世界人口多呀!”。【《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391頁。】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對指導我國反對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和戰爭威脅,建立和發展同第三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思想的核心是,第三世界國家團結起來,建立國際反霸統一戰線,促進世界和平,維護國家安全。“三個世界”的深刻思想推動了中國對外關系新發展,出現了一個遍及世界各大洲與中國建交的高潮。

三是營造睦鄰友好的周邊安全態勢。新中國建立后,我國高度重視同周邊國家建立和發展睦鄰友好關系。50年代中期,通過積極推行睦鄰政策,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的周邊環境和安全態勢得到明顯改善。黨的八大進一步提出,我國同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同我國的近鄰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我國大力支援發展中國家的愛國斗爭和經濟建設。1964年8月5日,美國派出大批飛機連續轟炸越南的義安、鴻基、清化等地區,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北部灣事件”。在越南人民遭到美國武裝侵略的嚴重時刻,中越兩國陸續達成了一系列有關中國援助越南的協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承擔了提供軍事物資裝備援助,派出支援部隊到越南修建鐵路、公路、機場、通訊設施等軍事工程以及協助作戰等任務,表現出了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抗美援越期間,我們援助越南的軍用物資可以裝備200多萬人,約合人民幣42.6億元。胡志明把中越之間的關系比作“同志加兄弟”。1972年9月,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毛澤東會見了日本客人。中日雙方簽署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中日建交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新篇章。毛澤東積極營造周邊安全態勢的戰略舉措,為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贏得了歷史性機遇。

新形勢下,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太空成為維系國家利益的戰略高地,網絡空間成為短兵相接的重要戰場。領土爭端、資源爭奪的斗爭日趨復雜,呈現出歷史與現實交互、一國與多國交織、海疆與空疆交錯的態勢。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維護國家安全,要進一步認清在國家發展上帶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善於在復雜態勢中掌控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點,推動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充分運用經濟建設成就提高國防現代化水平。適應國家利益的新拓展,維護國家安全的方式要不斷創新。國家利益延伸到哪裡,維護國家安全的國防力量就要拓展到那裡。

三、發展自主創新的國防科技,堅強維護國家安全

新中國建立后的一個時期裡,世界處於新軍事變革的前夜,科技發展迅速,運用尖端科技維護國家安全是時代發展的新趨勢。科學技術落后,就會失去主動。國防科技的競爭,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毛澤東極為重視發展國防尖端技術,強調通過自主創新佔據國防科技的戰略制高點,撐起維護國家安全的科技保護傘。應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挑戰,必須強化自主創新,掌握一批戰略性、前瞻性、前沿性的關鍵技術。

一是倡導適合國情的武器裝備發展道路。毛澤東認為,我們在軍事技術、武器裝備、體制編制等方面還比較落后,要想趕上西方軍事強國,走傳統的發展道路是不行的,西方國家軍隊的發展道路也不適合中國國情,必須堅持自主創新,走出一條我們自己的裝備發展道路。朝鮮戰爭期間,毛澤東看到了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的不足,明確提出,對於先進的武器裝備,不但別人有的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為了保衛祖國免受帝國主義者的侵略,依靠我們過去和較為落后的國內敵人作戰的裝備和戰術是不夠的了,我們必須掌握最新的裝備和隨之而來的最新的戰術。【《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頁。】”加快國防現代化建設,要面對現實,振奮精神,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毛澤東關於自主創新建設國防的思想,建立在對維護國家安全形勢准確判斷的基礎上,這使我們在國際風雲變幻、各種挑戰接踵而來的復雜形勢下,能夠應付自如,保持主動。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經驗,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歷史昭示。

二是闡述大力發展國防尖端科技。20世紀人類科技進步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核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冷戰時期,帝國主義利用核武器進行核訛詐,嚴重威脅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安全。毛澤東認為,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308頁。】。1955年初,毛澤東在一次重要會議上指出:我們國家已經知道有鈾礦了,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現在到時候了,該抓原子彈了。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毛澤東強調:原子彈就這麼大一個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1955年1月,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作出了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研制核武器的決定。60年代,在我國科技發展的關鍵時期,蘇聯中斷援助,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賬是很難還的。1964年,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毛澤東以戰略家的宏偉氣魄再次指出: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1957年10月,蘇聯發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8年5月,毛澤東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而后,毛澤東又提出要發展核潛艇等尖端武器。我國“兩彈一星”研制成功,是民族創新能力和革命精神的體現。實踐表明,六十年代以來,中國如果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就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三是強調加快培養國防科技人才。人才是強軍之本。毛澤東維護國家安全,始終強調“要造就一大批人”。毛澤東認為,加強國防建設建設,不僅要有大批思想紅、作風硬的好干部,還必須有大批業務強、技術精的專業人才。隨著國防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們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夠掌握和駕馭技術的人,並使我們的技術能夠得到不斷的改善和進步。”【《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351頁。】毛澤東把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看作是國防現代化的一項根本性基礎性措施,強調要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培養一大批科技人才,提出領導干部必須懂得科學和技術。毛澤東認為:“過去我們有本領,會打仗,會搞土改,現在僅僅有這些本領就不夠了,要學新本領,要真正懂得業務,懂得科學和技術,不然就不可能領導好。”【《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2頁。】為了適應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毛澤東把掌握先進技術看作是一場偉大的技術革命,強調“我們一定要鼓一把勁,一定要學習並且完成這個歷史所賦予我們的偉大的技術革命”【《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2頁。】﹔提出“把全黨的主要注意力移到技術革命上去”﹔“必須注意把技術和政治結合起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2頁。】。毛澤東關於從培養優秀人才著手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思想,為維護國家安全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當前,國際國內的安全形勢十分復雜,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十分繁重,國防建設內外環境的變化十分深刻,風險和挑戰明顯增多。把國防和軍隊建設不斷向前推進,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要求。堅強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要敢於突破陳規,強化創新思維,正確判斷形勢,善於統籌全局,延伸國家安全邊疆,拓展國家安全領域,深入研究關聯國家安全的針對性、前瞻性、創造性的重大問題,使自己始終處於戰略主動地位。2013年1月26日,我國第一架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該機的遠程投送能力位居世界前五名。1月27日,我國在境內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我國連續兩天公開兩項國防尖端技術,彰顯出堅持自主創新、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決心。

(作者蔡仁照: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

(來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編《毛澤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