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旺 賈繪澤: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探析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6-25   
分享到 :

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探析

郭學旺 賈繪澤

政治整合是實現政治秩序和諧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研究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政治提供理論上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的理論基礎

政治整合是指統治階級在一定政治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多種方式,團結或聯合各種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標的社會政治力量,從而達到政治秩序趨於和諧的過程或結果。鄧小平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把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整合的基本理論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整合思想。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政治整合的基本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包括古希臘和近代歐洲政治文明成果在內的一切人類文明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科學的政治整合觀。馬克思認為,在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政治秩序和諧,隻有改變私有制以及被私有制異化了的各種社會關系,消除私有制、進而消滅階級,實現“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1] (P649),才能真正達到政治秩序的和諧。同時,馬克思和恩格斯也表達了對未來政治整合的一種理念,即將民主與集中辯証統一的思想融入到建設無產階級政黨和未來無產階級國家的理論和實踐之中,並提出民主共和制是未來無產階級專制國家最適宜的政治形式。這是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的基本淵源。

二是列寧對馬克思恩格斯政治整合理論的發展。列寧在領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社會主義政治整合的構想:第一,將經濟平等的內容列入作為建立無產階級國家制度基礎的憲法。第二,讓絕大多數人享受權利和自由。列寧指出:“無產階級的民主即蘇維埃的民主不是在形式上宣布權利和自由,而首先是和主要是讓居民中曾受資本主義壓迫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農民能實際享受權利和自由。”[2] (P169)第三,提出社會主義民主不僅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形式,而且實質上是勞動人民內部平等關系的社會形式。列寧將馬克思、恩格斯民主與集中辯証統一的思想明確地以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寫入俄國共產黨的黨章之中,還具體規定了民主集中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機關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這是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的重要淵源。

三是毛澤東對我國政治整合的實踐探索。毛澤東在領導我國民主革命的過程中,並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整合的一般歷程中認識到,隻有首先通過革命贏得政權、爭得民主之后才有可能進行新的政治整合的構建。新中國成立以后,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我國確立了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如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等。毛澤東還提出了在社會政治生活中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政治理念和原則,即“民主和集中的統一,自由和紀律的統一,就是我們的民主集中制”[3] (P209)。在《1957年夏季的形勢》一文中,毛澤東進一步指出:“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毛澤東對我國政治整合的積極探索為新時期政治秩序的建立明確了方向,提供了基本准則,是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的主要淵源。

二、鄧小平關於政治整合的基本思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立足中國國情,把握時代特征,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關於政治整合的思想,形成了新時期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整合思想。

()中國共產黨是政治整合的核心主體。政治整合主體是具有政治整合功能,能夠發揮整合作用的人或組織。鄧小平認為,中國共產黨是把全國人民組織起來,達成思想和意志統一的主導力量,是政治整合系統中最關緊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我國政治整合主體中處於核心地位,“沒有共產黨的領導,肯定會天下大亂,四分五裂”[4] (P391),“從根本上說,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4] (P266)。要發揮黨的核心主體的作用,就必須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增強黨的政治權威,沒有黨的權威,“不可能解決問題。有了這個權威,困難時也能做大事”[5] (P319)。鄧小平強調,新時期加強政治權威的根本,一是完善黨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干部制度等,“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4] (P333)。二是制定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政策策略,不斷擴大黨和政府的執政績效,增強黨執政的合法性,“核心的問題,決定的因素,是這個政策對不對”[5] (P59)。隻有政策對頭,才能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團結起不同階級階層的廣大人民群眾。

()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是政治整合的政治基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共同理想,是團結和凝聚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強大思想武器。鄧小平針對“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認識,明確指出,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主要的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4] (P118)。對待毛澤東思想,也必須實事求是,“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系去獲得正確的理解”[4] (P43),而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經典作家的隻言片語。科學地、全面地認識馬克思主義為發揮其凝聚力提供了基本前提。其次,鄧小平適應新的形勢,回答了一系列關乎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問題,比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和本質問題等,從而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統一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特別是,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命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形態,解決了新時期政治價值的原則性和合理性問題,為政治整合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另外,鄧小平十分重視採用多種方式和方法對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教育,堅定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

()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是政治整合的基本手段。民主的整合作用主要體現為對信息和意見的整合。鄧小平總結“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壞民主的教訓,對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中違背民主的問題進行了糾正,並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他指出:“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總的來講是要消除官僚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調動人民和基層單位的積極性。”[5] (P177)實行民主必須加強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問題是根本制度的問題”[6] (P1351),“不實行民主集中制,不但脫離人民群眾,脫離黨員群眾,而且上級脫離下級,甚至在同級裡也勢必造成少數人或個人脫離多數,少數人或個人專斷的局面”[7] (P305)。群眾監督是社會主義民主原則的具體體現,鄧小平強調:“要有群眾監督制度,讓群眾和黨員監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凡是搞特權、特殊化,經過批評教育而不改的,人民就有權依法進行檢舉、控告、彈劾、撤換、罷免,要求他們在經濟上退賠,並使他們受到法律、紀律處分。”[4] (P332)鄧小平還對民主制度化建設、民主范圍擴大和民主組織建設等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要求在更廣的領域實行民主,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民主,充分地發揮民主的政治整合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區域自治制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是政治整合的制度形式。鄧小平針對“文化大革命”對我國政治制度的破壞,強調要恢復、加強和完善我國的政治制度,不斷發揮其整合社會資源功能,把廣大人民融入到統一的政治體系中。他認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6] (P1353)“要把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用法律形式規定下來,要從法律上解決這個問題,要有民族區域自治法。”[6] (P762)“要使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要改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4] (P339),這些“制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況”[5] (P257)。在實踐中,改革開放政策實施后,特別是黨的十三大以后,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三項制度在進一步發揚民主,維護我國政治秩序穩定,反映和集中全國人民的意見和建議,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整合作用。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政治整合的重要內容。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認為各民族之間應該平等互助、團結合作、共同發展。他指出,要實現民族平等,必須拋棄大民族主義,這樣“就可以換得少數民族拋棄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不能要求少數民族取消狹隘民族主義,而是應當首先老老實實取消大民族主義”[7] (P163)。“少數民族的事應該由他們自己當家作主,這是他們的政治權利”[7] (P166167)。同時,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指出,團結少數民族的根本在於促進他們的發展,“我們十分注意照顧少數民族的利益”[5] (P362)。“我們的政策是著眼於把這些地區發展起來”[5] (P247)。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維護政治秩序和諧穩定和實現政治系統有序運行的重要舉措。正是由於實現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裡,我國50多個民族得到了發展,增強了交流與互信,從而實現了政治穩定發展,並形成了各民族同心協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生動局面。

()發揮統一戰線、社會團體的重要作用是政治整合的重要途徑。統一戰線和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在協調利益關系、開發和利用政治資源方面都起著積極的作用。鄧小平形象地指出:“過去,‘四人幫’破壞統一戰線,統一戰線都沒有了。現在,把‘廟’建立起來,有個‘菩薩’在裡面管事,要把愛國人士、民主人士、宗教人士等等都更好地團結起來。”[8] (P211)他認為,在新時期要發揮統一戰線的整合作用,必須進一步擴大其社會構成,並在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旗幟下拓寬其政治基礎。他認為,新時期我國工人階級、農民和知識分子以及各民族形成了團結友愛的關系,各民主黨派“已經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4] (P186)。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也包括在統一戰線之內,要不斷加強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真正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於社會團體,他指出,應該充分發揮工商聯以及工會婦聯等組織的積極作用,“使工作干出顯著的成績來”[4] (P138)。而對一些非法社會團體要依法取締。

()法制建設是政治整合的重要保障。法制是良好的政治秩序形成的重要保証,現代社會必須把法制建設作為政治整合的基本方略。鄧小平吸取我國長期以來法制建設不足的教訓,認為在政治整合過程中,“還是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住些”[5] (P379)。在如何加強法制建設方面,鄧小平認為:一是建立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二是要依法治國,做到“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4] (P146)。三是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黨員在黨章和黨紀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在全社會進行法制教育,確立人們對法制的信仰,自覺遵守法律。鄧小平的論述直接指導了我國的立法實踐,僅僅十幾年時間,我國一系列關於國家機構和結構方面的法律相繼出台,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

三、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的重要啟示

鄧小平政治整合思想符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和政治發展的實際,是保証國家政治秩序和諧穩定和政治系統有序運行的戰略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政治具有重要的啟示。

首先,政治整合是一個過程,必須根據國家政治發展的實際和經濟社會運行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措施。在進行政治整合的過程中,要切合實際,符合國情,同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利於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尤其在我國社會快速轉型過程中,為了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減少社會動蕩,必須進一步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吸納社會各種政治力量,及時化解各種社會矛盾,消解或緩和政治沖突,保持政治秩序和諧穩定和政治系統的有序運行。

第二,政治整合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重視政治系統中多種因素對整合的影響。政治整合系統不僅包括各種政治整合主體,如黨派、社會團體,而且還包括政治價值、政治制度等要素。因此,政治整合過程中要在統一的政治權威領導下,努力保持政治系統內部各部分功能協調、關系和諧,促使政治系統內部形成統一的政治價值觀或樹立一種先進的具有內聚力的主流政治文化。同時,要加強政治整合環境建設,使政治系統與環境關系協調。

第三,政治整合不能自發形成良好的政治秩序,需要黨和國家權力機關發揮積極的建構作用。黨和國家權力機關要用一定的形式規范政治行為,並努力將這種規范內化到廣大領導干部的觀念當中,使之在實際工作中自覺執行。要拓寬人民的參與渠道,積極培育社會組織,加強政治溝通和政治協商。同時,對社會經濟政治等政策進行廣泛的宣傳,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使國家的政治活動規范,變為人民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促進政治社會化。

第四,在政治整合過程中必須遵循正確的原則。首先堅持社會主義的原則,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次,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採取區別對待的方法。再次,堅持科學性和合理性原則。對政治整合中的一些問題,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依據現實的發展和認識水平的提高,不斷進行規范,使其得到合理的解決。

第五,政治整合必須以健全的法制建設作保障。法制通過規范性和強制性,規定人民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將合理的行為和關系以及各種社會力量納入規范程序的軌道,從而引導全體人民有條不紊地進行各種活動。同時,通過有效地制裁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消除危害社會的各種現象,減少和消除不穩定因素,對政治整合提供重要的保障。另外,在保持根本政治秩序不變的情況下,把對其他一般政治秩序的改革和創新,落實到法制規范上,有利於保持根本政治制度的穩定。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寧選集:第4[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澤東文集:第7[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鄧小平文選:第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鄧小平文選:第3[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鄧小平年譜(下冊)[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7]鄧小平文選:第1)[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鄧小平年譜(上冊)[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郭學旺(1956),男,山西萬榮人,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賈繪澤(1977),男,山西臨汾人,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