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

作者:    發布時間:2014-10-08   
分享到 :

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

彭曉春

  85年前,鄧小平領導和發動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今天,我們緬懷偉人的豐功偉績,秉承偉人的優良傳統,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就是對鄧小平110周年誕辰最好的紀念。群眾觀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鄧小平一貫堅持的群眾立場、群眾觀點和一切為了人民的崇高風范。

 黨的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鄧小平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隻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准繩。”堅持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鄧小平群眾觀的精髓和核心。鄧小平始終視人民群眾為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把關心、維護和實現群眾利益作為黨的責任,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黨的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就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以是否對黨和人民有利為尺度檢查自己的一切言行,並敢於同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鄧小平指出:“黨隻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是鄧小平群眾觀的原則立場。他強調,“隻要我們信任群眾,走群眾路線,把情況和問題向群眾講明白,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任何障礙都可以排除。”他尊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就要堅持理念上以人為本,思路上惠民富民,工作上為民利民,作風上親民愛民,把蘊藏在群眾中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

 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鄧小平說:“人民對我們黨有最大的信賴。我們黨是一個密切聯系群眾的黨。”鄧小平的群眾觀,鮮明體現在正確處理黨群關系上。他強調,“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就要堅持和發揚密切聯系群眾這個我們黨的最大優勢,從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大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堅決防止脫離人民群眾這個最大危險,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堅決反對“四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鄧小平鮮明提出,“黨的領導工作能否保持正確,決定於它能否採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他認為,“如果不從認識方法上解決黨的主張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問題”,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就不能真正解決。認真總結群眾的經驗,集中群眾的智慧,進而指出正確的方向,領導群眾前進,是鄧小平群眾觀的鮮明特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貫穿和體現於黨的一切工作、一切任務的全過程。學習鄧小平的群眾觀,就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既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的實踐創造中獲得前進動力。

(作者: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書記)

(來源:《求是》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