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鄧小平《南方談話》——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4-01   
分享到 :

重讀鄧小平《南方談話》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李鐵映

今年是改革開放36周年。36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沿著鄧小平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經濟和社會建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經濟總量從1978年時的世界第15位上升到2010年時的第2位,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00億元上升到2013年的5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26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了一個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了一個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台階,國家面貌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在這種新的形勢下,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緬懷鄧小平的不朽功績,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科學內涵,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鄧小平早年赴歐洲勤工儉學,在那裡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都先后擔任黨和軍隊的許多重要領導職務,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誕生建立了赫赫戰功,成為開國元勛。

新中國成立后,他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展開,為黨的建設的加強與改進,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作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鄧小平理論,為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

鄧小平70多年的革命歷程,是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在全黨全國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始終把什麼是社會主義與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結合在一起思考。他在總結群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吸收各方面的有益成果,逐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論觀點,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這個理論,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些基本問題。

鄧小平理論是一個科學體系。其中,關於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關於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關於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關於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關於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關於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重要原則,關於社會主義可以發展市場經濟,關於大陸和港澳台可以實行“一國兩制”,關於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關於社會主義是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長期奮斗的歷史過程,關於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等理論,都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是決定和改變中國人民前途命運的理論,是鄧小平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成果,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人民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指導中國長期穩定、長期發展、長期改革的理論。這個理論,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廣泛的群眾性和鮮明的中國特色。鄧小平針對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用易於被廣大中國人民接受的簡潔明快、一語破的的語言,深刻闡述了問題的本質,明確提出了管用的辦法,充分展現了鄧小平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忠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崇高品德和博大情懷。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的日子裡,重讀鄧小平1992年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以下簡稱《南方談話》),進一步認識到,這些談話思想深刻、意境遠大,深刻總結了中外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14年來的經驗,闡明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的又一個宣言書。下面,就以下幾個問題談點認識。

一、關於馬克思主義

鄧小平曾說,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十分重要!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個多世紀內,處於被侵略、受屈辱的狀態,是中國人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並堅持走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道路,才使中國的革命取得了勝利。馬克思主義,另一個詞叫共產主義。我們過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因為有這個信念,有這個理想。他認為,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取得的﹔我們出現的一切重大失誤,都是與不能正確認識與運用馬克思主義有關。

鄧小平指出:“多年來,存在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解問題。”“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不完全清醒的”,必須下決心搞清楚這個問題。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圍繞什麼叫馬克思主義這一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重要理論觀點﹔連同他在其他文章和講話中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構成了鄧小平闡釋馬克思主義的系統觀點。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打不倒的。鄧小平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扑不破。”“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他認為,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有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他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

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這是鄧小平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得出的重要結論。他多次強調,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同時又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隻有結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離開自己國家的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實事求是。鄧小平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朴實的東西,很朴實的道理。”他多次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根本方法。他一貫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來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它要求人們根據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

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理論。鄧小平指出,我們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同樣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他強調,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講新話。“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啊!”現在的國內外形勢變化很快。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學習鄧小平關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可以得出這樣一個認識: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各國實際相結合,形成指導自己實踐的理論,並在實踐中發展這個理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真諦,也是馬克思主義生命力之所在。鄧小平說的對什麼叫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不完全清醒”,就是指對馬克思主義的這個真諦的認識“不完全清醒”,而不是指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所指出的社會發展方向的認識“不完全清醒”。在當代中國,凡是能夠回答和解決中國重大問題,推動實現民族獨立和振興、人民解放和幸福、國家富強和發展的理論,就是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二、關於社會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指明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發展趨勢,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我們必須堅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樹立社會主義一定能夠建成、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的理想信念。但任何國家搞社會主義,都是具體的、歷史的,什麼是符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本國的社會主義,隻有本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理論探索,才能逐步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南方談話》,就是鄧小平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

鄧小平多次強調:“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他說,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採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好制度,必須堅持。“但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

在探索什麼是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鄧小平強調:“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隻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准。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

早在1982年,鄧小平就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這一基本結論的提出,是我們黨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認識上的一個飛躍。

什麼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實際?鄧小平在黨的十三大召開前夕指出:“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這就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最大的實際。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定規劃。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充分肯定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他說:“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同時,他在什麼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又提出了以下兩個重要思想。

一是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理論,是在他陸續提出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僵化封閉不是社會主義,沒有統一穩定和團結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法制也沒有社會主義等重要觀點的基礎上提出的,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二是提出了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的思想。鄧小平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論述,是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全新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也改寫了西方政界和學者對市場經濟的傳統認識,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理論支持。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領導人民用市場經濟的方法發展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搞市場經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新視野、新方法。

鄧小平曾滿懷信心地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著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誰也壓不垮我們。隻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

學習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可以讓我們明白這樣一些道理:

中國的社會主義,必然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任何現實的、具體存在的社會主義,都是有特色的。一般的社會主義,隻存在於理論形態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結合就是探索、就是創新、就是發展。沿著“結合”這條道路,持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探索,社會主義就能在中華大地上始終煥發出生機活力。

中國的社會主義,必然是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指引下前進和發展的社會主義。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是人類文明的偉大探索,道路艱辛,任務艱巨,不要把這個過程看短了,看易了。黨的基本路線,是中國人民的生命線。“一個中心”,要扭住不放,堅定不移﹔“兩個基本點”,要相互配合,不可偏離﹔三者要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之中。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或許更長時間,動搖不得。如果不堅持這條路線,隻能是死路一條。

中國的社會主義,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任何有利於推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辦法、手段都可以用﹔無論是道路、理論,還是制度,都必須能夠長期指引和保証中國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共同富裕。這樣的社會主義,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關於解放思想

《南方談話》是一篇精彩的閃爍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光輝的文章。其主線,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這篇講話一發表,民心為之一振,眼睛為之一亮,推動了中國新一輪改革發展浪潮。

鄧小平說,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實事求是﹔不實事求是,就不能解放思想。兩者是同義語。

鄧小平深刻闡述了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他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隻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馬克思主義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

在解放思想的任務和內容方面,鄧小平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都沒有講過“凡是”,要從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理解中解放出來﹔右能葬送社會主義,“左”也能葬送社會主義,要從“左”右兩種思潮的影響中解放出來﹔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唯書唯上必然搞形式主義,要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封建主義殘余、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和小生產的習慣勢力,仍然束縛著一些人的思想,要從這些思想的影響中解放出來﹔等等。

為給解放思想創造條件並使之沿著正確方向發展,鄧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沒有充分的民主,大家不敢講話,就不能解放思想、開動腦筋。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要創造民主條件,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他認為,解放思想,必須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和群眾路線,隻有符合實際、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認識和理論,才是正確的認識和理論。他強調,解放思想決不能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軌道,不能損害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離開四項基本原則,就沒有根,沒有方向。

實踐永無止境,人們對真理的認識永無止境,解放思想也永無止境。事變理變,理隨事變﹔理源於實踐,理被証於實踐。有什麼樣的事物,就有什麼樣的理論,思想解放是認識事物發展的必然要求,對待新事物必須要有新思想。歷史沒有終結,實踐和理論的探索就沒有終結。

四、關於改革開放

《南方談話》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解答了改革開放的許多新問題。

鄧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他解釋說,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鄧小平是把堅持社會主義與堅持改革開放聯系在一起論述的。他認為,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就強調,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我們的改革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不能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不能搞西方的“三權鼎立”“多黨制”,不能搞自由化。我們所採取的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改革開放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四項基本原則就是改革開放的擎天之柱、中國歷史發展的指針、中國這艘巨輪的壓倉石。

鄧小平在對待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時,既堅持了堅定的人民立場,又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他認為,改革開放邁不出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標准。

興辦特區,發展“三資”企業、証券和股市等,是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的重要一步棋。他明確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他以深圳為例說,公有制是主體,外商投資隻佔1/4,就是外資部分,我們還可以從稅收、勞務等方面得到益處,認為“三資”企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歸根底是有利於社會主義的”。“証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

在對外開放問題上,鄧小平指出:閉關自守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辦法。”開放本身就是一大改革,關起門來是搞不了改革的。不改革是死路一條,閉關鎖國也是死路一條。自閉就是自斃。

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法上,鄧小平說:“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隻手都要硬。”他還要求,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社會治理﹔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建設都搞好,兩塊金牌都要,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反復強調,改革開放的路線方針政策要保持穩定。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立的章程並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方針和政策,而且有准確的表述語言。“說過去說過來,就是一句話,堅持這個路線、方針、政策不變。”“有了這一條,中國就大有希望。”當然,隨著實踐的發展,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補的修補,但總的方向要堅定不移。

社會主義是在改革中前進的,是在向世界學習與開放中發展的,是在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中壯大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這是鄧小平運用變革視角和世界視角研究社會主義的成果,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五、關於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抓住時機,發展自己,是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的一個戰略思維。

時機,是指具有時間空間性的主客觀條件。這裡講的時機,是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對中國發展有利的國際和國內條件。早在19786月,鄧小平就說:“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條件。”時機,是客觀存在的,是通過努力可以爭取的,也是不斷變化的。發展離不開時機,離不開必要的條件,錯過時機就要付出很大代價,難以發展。

鄧小平在總結我國歷史上錯過時機、停滯不前、落后於世界進步潮流的教訓后,多次強調,要抓住時機,加快發展。他在《南方談話》中說:“現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干不成。”這是鄧小平對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時機的科學判斷和要求。

在國際方面。鄧小平在198410月指出:“國際上有兩大問題非常突出,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南北問題。還有其他許多問題,但都不像這兩個問題關系全局,帶有全球性、戰略性的意義。”根據鄧小平的判斷,我們黨從十三大到十八大歷屆全國代表大會,都一直使用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的概括。鄧小平還多次指出,世界戰爭的危險還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在較長時期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我們可以聚精會神地搞國內建設。“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剛剛暴露出來。我們可利用的矛盾存在著,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於把握。”

在國內方面。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我們國家發展得這麼快,使人民高興,世界矚目,這就足以証明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199047日,他指出,經過40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最近10年的發展,我們的實力增強了,中國是垮不了的,而且還要更加發展起來。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時代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大國了。19901224日,鄧小平又指出,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實踐証明,鄧小平對時代的判斷、對國際國內歷史條件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為我們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抓住時機,發展自己,提供了依據和理論指導。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如何發展經濟?他提出了以下一些重要思想。

——發展是硬道理。從根本上說,手頭東西多了,我們在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時就立於主動地位。對於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的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麼平平靜靜、穩穩當當。

——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台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在今后的現代化建設長過程中,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我們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志!

——我國各地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不同,經濟發展的速度也不能一樣,有的省市應該高於全國平均發展速度。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和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要解放思想,加強科學分析。如果分析不當,造成誤判,就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開手腳,結果是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抓住機遇,發展自己,這就是歷史的結論。

六、關於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鄧小平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黨的領導﹔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因此,他一貫高度重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鄧小平對黨的領導問題早就作過深刻闡述。他提出,共產黨對於人民群眾的偉大領導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它之所以成為先進部隊,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群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是人民群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並努力幫助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爭。確認這個黨的觀點,就是確認黨沒有超乎人民群眾之上的權力,就是確認黨沒有向人民群眾實行恩賜、包辦、強迫命令的權力,就是確認黨沒有在人民群眾頭上稱王稱霸的權力。

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鄧小平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他多次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在當代中國,如果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誰來組織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誰來組織中國的四個現代化?他強調:如果離開共產黨的領導,那就隻能把四個現代化吹得精光﹔如果沒有共產黨的領導,肯定會天下大亂,四分五裂。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客觀真理。

鄧小平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在如何改善黨的領導的問題上,鄧小平提出了三個任務:一是要解決一部分黨員不合格問題,清除腐敗分子。二是要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問題,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三是要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方法。他強調,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各級黨組織應該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業務工作,盡可能交給政府、業務部門承擔,黨的領導機關除了掌握方針政策和決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騰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

鄧小平多次強調,搞好中國的事情,關鍵靠黨,特別是靠黨中央領導集體。“說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他根據黨內存在的問題,語重心長地指出:“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要把共產黨員教育好﹔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注意培養人,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准,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要反對形式主義。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對干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而且要靠法制,等等。

上述觀點,是鄧小平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的重要內容。這些觀點對於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已經發揮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世情、國情、黨情與《南方談話》時相比,發生了深刻變化。金融與網絡呈現出新的強大力量,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正在改變著世界。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混亂都與這股力量有關。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許多復雜多變的全新的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資借鑒,要靠自己探索。把黨建設好,是中國第一位的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都是需要認真探索的偉大實踐,涉及一些重大理論問題。鄧小平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給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指導,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不懈地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探索。

鄧小平視察南方幾省市、發表《南方談話》時,已是88歲高齡的退休老人,他仍以強烈的政治意識、戰略意識和憂患意識,對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發表意見,回答了多年來困擾和束縛干部群眾的許多重大思想認識問題,是給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一份最寶貴的政治財富。

《南方談話》發表已經22年,鄧小平同志離開我們也已17年。聯想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的黨、國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變化,中華民族在世界地位的顯著提高,我們更加深切懷念鄧小平同志。在20世紀最后的1/4的時間裡,中國這艘航船由鄧小平掌舵,這是中國人民的幸運和驕傲,是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構想﹔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傾心關注民生﹔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加強制度、法治建設﹔嚴懲腐敗分子﹔積極構筑國家安全體系,努力營造對我有利的國際環境等等,深得黨心、民心、軍心。

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社會主義從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他要求全黨,“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於和善於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這就是中國精神。

隻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自力更生,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法治,就一定能夠實現中國的長期穩定和長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續寫出輝煌的篇章,“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本文作者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