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13年——江澤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堅持與發展

作者:    發布時間:2014-11-25   
分享到 :

開拓創新13

——江澤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堅持與發展

張宏志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的13年,是中國共產黨90年歷史中具特殊重要意義的時期。這一時期是新中國歷史上面臨復雜國際國內挑戰的嚴峻時期,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時期。這種特殊的歷史環境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發展,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理論成果。通過對這一時期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艱辛歷程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們更加系統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刻理解其不斷深化、發展的規律。

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事非經過不知難。回顧世紀之交的這13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國際國內環境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興起的新科技革命,在20世紀90年代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世界進入信息化時代,這是繼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人類社會生產力的又一次大的飛躍,可以說是一場百年一遇的世界大變局。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維持世界穩定達四十余年之久的兩極格局轟然倒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世界進入了由一超獨大向多極化轉變的曲折發展時期,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遇到的世界格局變化。隨著新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和冷戰的結束,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也陡然加速,全球化浪潮第一次真正波及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深刻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社會生活。在國際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我國內情況也發生重大變化。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初步完成了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在世界上首次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結合在一起,也使中國由此全面融入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生產力實現了長期穩定的高速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大大加快,短缺經濟時代一去不返。也正是由於經濟的發展,在我國也出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結構性生產能力過剩,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遇到了新的挑戰。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在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方面也發生了向多樣化發展的歷史性變遷,人民內部矛盾有新的發展。國際國內這一系列的重大變化,對我國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經濟制度和發展道路、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戰。這些挑戰歸結起來就是要積極迎接信息化、正確應對全球化、穩妥實施市場化、全面適應多樣化和逐步推動多極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成功戰勝了這些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江澤民同志作為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為這一時期黨的理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下面我們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對江澤民同志在不同時期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思考進行回顧和研究。

一、臨危受命,堅持社會主義改革發展方向

江澤民同志是在國際國內風雲變幻的特殊歷史時刻走上中國共產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崗位的,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出現嚴重曲折。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逐步喪失活力,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在探索新的發展道路時陷入迷途,西方國家借機加緊了西化、分化的攻勢。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家的共產黨改旗易幟,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山河變色。特別是立國七十佘年、一度成為世界一極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也在這股潮流沖擊下驟然解體,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在國際大氣候的作用下,我國國內也產生了一股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小氣候,最終釀成了八九政治風波。西方國家以此為借口紛紛宣布制裁中國,我國面臨著空前的國際壓力。當時,國際上各種政治勢力掀起的反華聲浪甚囂塵上,西方社會出現了一片“歷史終結”的歡呼,期待著中國成為下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在國內,八九政治風波雖已平息,但政治風波造成的思想混亂依舊存在,關於中國改革方向的爭論日趨激烈。黨內黨外出現了要不要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什麼樣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何繼續走下去等諸多疑慮。一些人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懷疑“紅旗還能打多久”﹔也有人對改革開放提出質疑﹔還有人認為要改變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政治路線,提出以“經濟建設”和“反和平演變”雙中心論來修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時間,歷史再一次把中國向何處去、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否走下去的問題,推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面前。

在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支持下,緊緊依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有力回答了能不能堅持社會主義和怎樣堅持社會主義的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航船引向了正確的航道。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四大,江澤民同志發表了大量重要論述,全面闡述黨的基本路線,正本清源、解疑釋惑,對於全黨全國人民統一思想、凝聚意志,探索一條社會主義改革的成功之路,發揮了重要作用。19896月,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江澤民同志當選為總書記。他在會上明確指出,對於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制定的黨的基本路線,要“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全面執行,一以貫之”【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頁。】。此后,他有針對性地澄清了當時造成思想混亂的一系列問題。針對那些對中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發生動搖的思潮,江澤民同志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既不是蘇聯模式,也不是東歐模式,而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這條道路,是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奮斗與探索作出的歷史性抉擇。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了,就會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增添光彩【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頁。】。針對某些懷疑改革開放政策的觀點,江澤民同志強調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並特別指出:要劃清兩種改革開放觀,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同資產階級自由化主張的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化的“改革開放”的根本界限【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6頁。】。針對有的同志提出一方面抓經濟建設、一方面反和平演變的主張,他明確表示:中心隻能有一個,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搞“多中心論”【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頁。】。必須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和反華聲浪,江澤民同志堅定地表示: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是統一的。中國人歷來講民族氣節,中國人民從來沒有、今后也決不會屈從於任何外來壓力,決不會放棄社會主義道路和民族獨立來換取別人的施舍【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6—77頁。】。他強調對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中國國情和愛國主義教育,要求廣大青年正確認識什麼是真正的自由、民主和人權,自覺把個人前途與祖國的前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一時期,江澤民同志還就黨的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統一戰線、新聞工作和宣傳工作等問題發表了許多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黨和國家必須堅守的核心陣地,捍衛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體、政體和基本制度,捍衛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他特別指出:軍隊穩定是保証整個國家穩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⑤。要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軍隊建設要做到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他的這些重要論述,對於保証中國在國際風雲中立定足根、穩住陣腳,發揮了重要作用。

要堅持社會主義,就必須發展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不斷獲得新的生命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沒有安於現狀、消極防御,而是在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進行新的探索。這一時期,江澤民同志在多次講話中反復強調: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在中國大地上扎根並初步顯示出優越性,但是這一新生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1990年,他在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上講話指出:改革既要克服過去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好傳統,並且適應新的歷史條件不斷地有昕創造。如果不堅決改變那些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制度和辦法,革除過去體制中的弊端,我們的事業就無法前進【參見《江澤民思想年編(1989—2008)》,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頁。】。這次會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二條原則,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邁出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步伐。當時,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度出現的經濟秩序混亂和通貨膨脹的局面也得到了控制。但是,由於經濟體制中的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在一個緊要關口前徘徊,人民迫切要求加快改革和發展的速度。進一步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成為了一個緊迫的任務。1991年,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講話,全面闡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強調:必須建立適應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汁劃指導下發揮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計劃和市場,作為調節經濟的手段,不是區別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標志【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155頁。】。這表明,我們黨已在探索經濟體制改革向深層次進展的問題。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時發表重要談話,明確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參見《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頁。】,從而為全黨進一步解放思想創造了條件。同年69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上講話,回顧了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對計劃和市場問題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過程,不失時機地提出:建立新經濟體制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要正確認識計劃和市場問題及其相互關系。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傾向於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提法【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202頁。】。在這次講話中,他還就社會主義的新經濟體制在所有制結構、分配制度和經濟運行機制上的特點作了闡述,首次勾勒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面貌。這一重要的理論突破,得到了老一代革命家和全黨全國人民的廣泛贊同和支持。同年9月,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同志全面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鄭重指出:實踐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要求我們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227頁。】。這些重要論述,打破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瓶頸制約,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新空間,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艘航船駛進了一片新天地,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中國共產黨人也由此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

二、攻堅克難,破解社會主義經濟的歷史性課題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從何做起、如何推進,更是千頭萬緒。國內外很多人斷言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不可能結合,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扼殺市場活力,就是市場經濟演變社會主義制度。更有人妄言,搞了市場經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質上就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如何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優勢與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如何找到一條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具體路子,是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一場新的考驗。從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五大,江澤民同志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相關問題,發表了大量論述,發揮重要指導作用。

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能一帆風順。而且,閘門一旦打開,形勢的發展也不容我黨按部就班地從容部署。從1993年起,在各地不斷高漲的經濟發展熱情推動下,國內出現了經濟過熱。在舊經濟體制的影響尚未消除、新經濟體制有待健全的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混亂和漏洞。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改革、堅持發展,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針對當時一些認為搞市場經濟就可以離開國家的宏觀指導和調控,放任自流、自行其是、隨心所欲的錯誤認識,江澤民同志指出:加快建立國家宏觀調控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參見江澤民:《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頁。】。他要求積極探索如何綜合地、協同地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抓緊研究財稅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問題。根據這一指導思想,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容和實施步驟作出總體規劃。此后,國務院又先后出台財稅、金融、外貿、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破解改革中的難題,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特別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過程中,江澤民同志對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先后提出了以速度與效益相統一為原則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要求﹔主持制定了“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參見《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頁。】二十個字的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提出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思想。1995年,江澤民同志對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十二個重大關系問題作了全面論述,初步將改革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重要經驗概括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整套充滿活力的經濟制度和機制,搞活微觀經濟。這一時期,江澤民同志就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所有制結構、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搞活國有企業、解決“三農”問題等重要課題作出了一系列論述。在所有制結構的問題上,他強調既不能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搞單一公有制,又不能動搖公有制主體地位搞私有化,最終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他突破傳統觀念,明確提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這些論述,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開辟了寬廣的思路。針對一些人懷疑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能否兼容的疑慮,江澤民同志明確指出: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內容和重要保証,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參見江澤民:《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108頁。】。他的這些論述堅定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和方向,為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指明了道路。“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的根本性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農業所固有的社會效益高而比較效益低的問題日益突出,江澤民同志對此始終予以高度重視。他強調要通過國家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建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和城鄉統一的市場體制,建立農業生產的保護支持體系。沿著這一思路,我國最終形成了以建立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為支撐,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總目標。這一時期他還先后提出了農業走“種養加”、“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以工補農”、“以工建農”、“以工帶農”機制,通過開發式扶貧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在條件具備時引導農民走集約化發展道路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和發展農業的新思路。

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不僅要克服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體制型障礙,還要克服計劃經濟條件下因長期忽視客觀經濟規律而產生的結構型障礙。為了改變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解決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質量低、資源消耗多、環境代價大的問題,江澤民同志強調要實現“兩個根本性”的轉變。在轉變經濟體制的同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集約化發展的道路。正是根據這一目標,他先后主持制定了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些重大發展戰略的提出,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措施相互配合,對於創新我國經濟發展思路,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起了重大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澤民同志高度重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他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頁。】。要求通過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他強調: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整個過程中,要始終高度重視社會風氣問題【參見江澤民:《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頁。】﹔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生活空虛、社會風氣敗壞也不是社會主義【參見《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頁。】。指出:越是集中力量發展經濟,越是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就越是需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証物質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參見《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頁。】在黨的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同志代表中央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作為統一的奮斗目標。正是因為在這些問題上我黨保持著清醒的認識,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國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取得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在這一時期,為保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江澤民同志對於統一戰線、民族宗教、國防、外交、祖國統一等問題也作了許多全面論述。特別是為了應對國際局勢變化,江澤民同志對我國的外交戰略作必要的調整,把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作為我國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標,正確處理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的關系,以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為基礎,努力擴大與發達國家的利益共同點,全面開展周邊外交,積極利用多邊外交舞台,努力形成一種網狀的多重外交新格局,逐步推動世界向多極化發展。他根據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提出把軍事斗爭准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要求實現軍隊建設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的轉變。他根據台灣形勢的新變化,提出l『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的八項主張,把加強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和爭取台灣民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他這些戰略思想的提出,對於保障國家安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妥善運籌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安然渡過了初創時期的陣痛,逐步走上了穩步發展的道路。

三、擘畫未來,描繪中國跨世紀發展藍圖

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突飛猛進,經濟增長質量和社會發展水平都有顯著提高。到1996年,經過艱苦的努力,我國經濟克服了過熱現象,控制了通貨膨脹,成功實現了“軟著陸”。在這期間,我國於1995年提前五年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隨后又於1997年實現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初步完成了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下一步的路怎麼走,成為全黨全國人民面臨的新問題。也就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之時,新的挑戰和考驗又悄然出現在中國人民面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階段性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我們建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有些現象甚至是世界社會主義建設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在商品短缺的狀況基本改變、買方市場初步形成之后,我國出現了生產能力的結構性相對過剩,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市場的約束。由於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尚未完成,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質量不高的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遇到有效需求不足時,各種新老矛盾相互交織,許多深層次問題進一步暴露出來。同時,在市場的作用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導致新的結構失衡。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恰在此時,正當我國經濟剛剛實現“軟著陸”后不久,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世界經濟低迷,使得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我國沿海地區受到嚴重影響。在內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國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趨勢,工廠開工不足,企業效益下滑,下崗失業人數大量增加,經濟發展遇到新的瓶頸。從黨的十五大前后至世紀之交,江澤民同志就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大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索。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江澤民同志和黨中央積極應對、未雨綢繆,提出了許多有預見性的對策。早在19968月,江澤民同志就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了防范經濟風險的問題。1997年在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同志首次提出了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小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新世紀之初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步驟作出了規劃。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江澤民同志和黨中央及時作出反應。提出了“堅定信心,心中有數,未雨綢繆,沉著應付,埋頭苦干,趨利避害”【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頁。】的應對方針。中央審時度勢,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使我國成功應對了這場危機。與此同時,中央繼續深化改革,克服經濟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和困難。19994月至8月,江澤民同志對國有企業改革中的難點問題進行調研,先后主持召開五次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提出了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結構,堅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等一整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思路。這一系列思考和部署,突破了我國改革中的難關,進一步消除了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

在戰勝經濟風險、克服經濟困難的過程中,江澤民同志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具有深遠意義的思想。在我國出現通貨緊縮趨勢之后,江澤民同志及時指出:擴大國內需求、開拓國內市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我們有必要也有條件把經濟發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9432頁。】。此后,他又多次強調,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實質上就是堅持發展,發展是解決我們面臨所有問題的關鍵。根據這一思想,擴大內需的方針由應對危機的應急措施升華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長期戰略。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江澤民同志始終強調:在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都必須努力使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共同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參見江澤民:《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435頁。】。面對有效需求相對不足的經濟形勢,使得改善人民生活、擴大消費需求,成為當時必要而又可能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江澤民同志不失時機地指出: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要把促進消費需求的增長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項重大措施,使投資和消費雙向啟動﹔要千方百計地開拓城鄉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市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增加市場購買力【參見江澤民:《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416頁。】。他高度重視下崗職工生活和再就業工作,提出改善城鎮低收入居民生活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經濟、擴大就業。他強調要加強以失業、養老和醫療為重點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些論述和部署,對於促進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要有效擴大國內市場,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必須有相應的重大措施。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創造新的增長空間,成為當時江澤民同志關注的重點。加快廣大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任務,也因此提上了日程。江澤民同志認為:提高我國的現代化水平,解決農民就業和增收問題,必須調整農村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走工業化、城市化的路子,逐步解決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問題【參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409頁。】,強調發展小城鎮是一個大戰略【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頁。】。他指出:加快發展西部地區,可以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巨大的推動力量。當前,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步伐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時機已經成熟,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特別是要抓緊研究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 347頁。】。他的這些重要論述,為開拓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增強我國的整體實力和發展后勁,指明了方向。

提出擴大內需的方針,並不意味著改變對外開放的政策,而是要減少對外依存度,降低經濟風險,把對外開放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黨的十五大前后,江澤民同志反復強調要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並就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的出口戰略、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等問題,作出了許多論述,並就迎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各種挑戰作出了部署。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也隨著我國經濟對世界市場和資源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需要我們在對外開放上採取新的舉措。這一時期,江澤民同志深入分析了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利弊得失,適時提出了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以便我國能夠積極主動地應對全球化浪潮,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主動權。這就把我國的對外開放從理論和實踐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在不斷破解發展難題、戰勝風險和挑戰的過程中,黨中央沒有止步於克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困難,而是著眼於未來的長遠發展,著眼於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深層次問題。江澤民同志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協調、城鎮化水平低、工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后、國民經濟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就必須對經濟結構實行戰略性調整。他指出:發展要有新思路。實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動兩個根本性轉變,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就是新世紀之初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思路【參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頁。】。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必須大力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此,江澤民同志在這一時期反復論述自主創新問題。他在分析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后指出:發展中國家如果僅僅靠利用自己的廉價勞動力、消耗自然資源、依賴外國現成的技術產品來發展經濟,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本國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能力,那就會在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處於被動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進一步拉大同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頁。】他特別強調: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在一些戰略性、基礎性的重大科技項目上,必須依靠自己,必須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參見《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頁。】。他強調要推進國家知識創新體系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出了要鼓勵原始性創新、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等思想。在此基礎上,他於20006月在西北地區黨建工作和西部開發座談會上進一步豐富了創新的內涵,提出:創新,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及其他創新【參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頁。】。他的這一論述,把創新的意義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進一步發展打開了新的思路。

上述這些戰略思想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相互協調的整體,是一個擴大國內需求與推進對外開放相統一、投資拉動與消費拉動相結合、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並重、城鄉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大思路。其核心就是為我國的經濟發展開拓更大的增長空間,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更上一層樓。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們黨對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200010月,江澤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上闡述了我國進入新世紀的發展方針,強調:我們要把發展作為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全面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參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118頁。】。這一方針,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十五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科學概括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動力、發展方向和根本目標,標志著我們黨對於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標志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在沖破種種困難和挑戰后進入了新境界、新階段。

四、胸懷憂患,探索國家長治久安之路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在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在世紀之交,經過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中國社會的結構和形態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給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帶來了深遠影響。這種多樣化一方面給社會帶來空前的生機活力,使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以釋放和進發﹔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同階層、不同地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因受益程度的不同發生了利益上的差異,人民內部矛盾明顯增多並日益突出。西方一些人由此認定,中國的這種變化必然導致指導思想上的多元化和政治上的多黨制,最終走上西化、分化之路,甚至預言中國像蘇聯那樣出現政權崩潰、社會解體。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實現共產黨長期執政,如何通過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把十幾億中國人民凝聚在黨的周圍繼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是我們黨面臨的一項重大考驗。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21世紀的歷史關頭,江澤民同志對於如何應對這一重大考驗,解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問題,進行了深遠的思考。

要實現凝聚人心、團結奮斗的目標,我們黨就必須有一個先進的、能夠代表最廣泛最大多數人民群眾利益的政治綱領。毫無疑問,我們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但是,在經濟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多種文化相互激蕩、社會利益高度分化的今天,如何用最鮮明、最有時代感口號把黨的最高綱領與當前的最低綱領結合起來,把黨的崇高奮斗目標與各階層人民群眾具體利益結合起來,是我們必須解決的緊迫問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江澤民同志在2000年提出,我們黨要堅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特別強調指出: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參見《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頁。】。他的這些論述全面完整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其中,先進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先進文化是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保証,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目的。三者的結合把生產力的最終決定作用、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力和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有機統一起來,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的集中闡述,也是對共產黨的性質、任務和根本宗旨的集中闡述。這一闡述明確地把共產黨的先進要求,由對未來某種理想社會形態的追求,拓展為對社會前進動力及其形成機制的追求。從而創造性地在未來和現實之間架設一道橋梁,把黨的長期奮斗目標與當前任務緊密結合起來,把先進分子的理想追求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統一,體現了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統一。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在國內外許多人惶惑於“共產主義渺茫論”的時候,指明了現階段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所在,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進而又通過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的問題,進一步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正是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們黨把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與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探索融為一體,上升到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新認識的高度,為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與時俱進開辟了廣闊空間。

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不僅僅是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政治號召,同時也是指導全黨全國工作的行動指南和具體要求。進入新世紀后,江澤民同志對於落實“三個代表”要求,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國防、外交、黨建各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論述。在經濟建設方面,他提出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在政治建設方面,他提出了通過堅持不懈地加強和完善黨內民主以不斷促進人民民主發展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思路。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和辯証統一。在文化建設方面,他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在社會建設方面,他提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創造性,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始終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要在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要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進而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在環境建設方面,他提出要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強調改善資源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國防軍隊建設方面,他提出要實現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在外交工作方面,他提出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就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強調“和而不同”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在黨的建設方面,他提出要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警惕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考驗,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高拒腐防變和應對風險的能力﹔他強調要警惕所謂“既得利益”問題,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現象的力度。他的這些重要思想,涵蓋了黨和國家各個方面的重要工作,表明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已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正是在這一系列探索的基礎上,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一目標進一步發展了黨的十五大確定的“小三步走”發展戰略,明確了在21世紀頭20年經濟社會發展具體要求。這一目標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全面發展的目標,是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這一目標的提出,全面發展了鄧小平同志小康社會建設的思想,也為我黨后來提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思想開辟了理論先河。

通過以上回顧,我們可以看出,江澤民同志理論思考的發展歷程,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歷史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江澤民同志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個關鍵時期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極大地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這一思想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嚴密的科學性和強烈的人民性,是我們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理論結晶。這一成果的形成既是我們黨堅持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的必然結果,也是江澤民從其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強烈責任感和深遠的憂患意識出發,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必然結果。在國內外環境變化日益劇烈的今天,深懷憂患意識,不斷與時俱進,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與挑戰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成功之路。

(作者張宏志,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審)

(來源:《中國共產黨90年研究文集(中)》2011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