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

作者:楊秋寶    發布時間:2012-07-07   
分享到 :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
楊秋寶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是我們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的重大理論成果。面向新的發展,要繼續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持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

一、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重大戰略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首先要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時代特色。科學發展觀是體現一脈相承和時代發展要求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是時代發展的歷史要求,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
從19世紀中葉到21世紀中葉,是中國從百年屈辱走向百年復興的兩百年,中華民族要完成兩大歷史任務。第一個百年,實際上是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來年。在這第一個一百來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無數志士仁人苦苦奮斗,都未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只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於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最基本的政治基礎和制度基礎,完成了第一大歷史任務。第二個百年,是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中葉的一百年,中國處在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和民族復興而奮斗的歷史時期,中華民族要完成第二大歷史任務,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完成第二大歷史任務,客觀上要求中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逐步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

第二個一百年可以分為前后兩個五十年,其根據是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現代化建設發展戰略。第一個五十年,是從新中國建立的1949年到2000年,以前三十年對中國現代化建設道路進行艱辛探索為基礎,在改革開放的前二十來年中,先后順利地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第二個五十年,是新世紀的前五十年,中國處在實施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歷史階段。實施好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在新世紀繼續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中國必須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

在進入新世紀之際,為了鞏固和提高已經達到的小康水平,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黨和國家確定了新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新世紀頭二十年,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正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深刻總結我國長期以來經濟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吸收人類現代文明進步新成果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這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進入“十二五”之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入第二個十年,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處在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轉向科學發展的軌道。

從全球發展、國際比較來看,在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之際,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中國已經進入在上中等收入國家序列中推進發展的起始時期。世界銀行以人均國民總收入的不同水平為標准,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三種類型、四個等級,即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又劃分為下中等收入國家與上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2010年世界銀行下中等收入國家的標准是1006至3975美元,上中等收入國家的標准是 3976至 12275美元,而我國2010年人均GDP達到4394美元。顯然,經過新世紀頭十年的努力奮斗,在進入第二個十年之際,我國已從下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起始時期。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達到一個新的平台,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真正轉向科學發展的軌道,才能應對面臨的新挑戰,跨越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這也必然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

總而言之,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階段有新特征,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必然也有新的發展要求,這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為穩定、更為持續的科學發展。

二、科學發展觀是系統回答中國現代化建設基本問題的重大戰略思想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內容的科學發展觀,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進行現代化建設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樣的重大問題。具體而言,科學發展觀根據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總結了國內外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新成果,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為何發展、為誰發展、何為發展和怎樣發展,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發展實質、發展目的、發展要求和發展方法這樣的現代化建設基本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提出科學發展觀的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三個沒有變”就決定了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也是發展,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隻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物質基礎,才能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物質基礎。因此,發展是第一要義,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為何發展的問題,說明了新階段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本質。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首先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義,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新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宗旨,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我們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參加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生氣勃勃的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對於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而隻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因此,人民及其根本利益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發展的根本,要把提高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作為發展的目的性要求、發展的終極目標,使黨和國家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工作都以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衡量標准﹔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確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展主體地位,尊重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展權利﹔要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發展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推動發展的作用﹔要用人民利益的實現程度來檢驗發展的成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更多社會成員的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顯然,以人為本是核心,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為誰發展的問題,說明了新階段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目的。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執政為民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全面發展,就是新世紀中國的發展必須涵蓋整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文化發展和社會發展,也就是包括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體現為四個方面發展的四位一體、六大建設的彼此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就是新世紀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要保持發展的不同領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適應、有機配合、優勢互補與彼此促進,協調發展是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的共同發展,但不是低水平的、靜態的平衡發展,協調發展是要突出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的優勢和效率,是要通過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的協調來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效益,因而協調發展是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發揮優勢、提高效率的過程中實現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新世紀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生態、環境與資源相互適應,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利益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用可持續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知識,改變人們傳統的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從整體上轉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和行為規范。全面協調可持續是基本要求,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何為發展的問題,說明了新階段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就是推進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必須兼顧經濟社會各方面、各領域、各階層、各群體的發展要求與利益關系,最大限度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和化解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和諧因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以人為本的發展、全面的發展、協調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都必須通過統籌發展來實現。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統籌兼顧是根本方法,堅持更加突出地通過統籌兼顧推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是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黨和國家提出的指導新世紀現代化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內容和思想,已經不是僅僅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某一個方面的治理之策,而是形成為指導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系統思想﹔已經不是僅僅解決某一個具體問題的、一時一地的方針和原則,而是形成為新世紀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施第三步發展戰略的總方針和總原則。科學發展觀是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重大戰略思想,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已經成為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要求,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歷史發展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深入表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是綜合性、系統性、戰略性的轉變,其實質可以說是一場革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革命”。如果說,我國的第一次革命是建立了一個新的社會制度,我國的第二次革命(體制改革)就是建立一個新的體制,那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可以看作是第三次革命,要轉向一種全新的科學發展方式。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選擇上,要從突出速度的高速經濟增長方式向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適度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從生產能力提高型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型轉變,從外需帶動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從技術引進依賴型向自主創新支撐型轉變,從資源高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同時,還要制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完善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為加快轉變提供制度保障﹔完善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政策體系,為加快轉變提供政策支持﹔完善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技術體系,為加快轉變提供技術支持。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深化改革開放。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有了新的更高要求,集中而言,這個新的更高要求,就是圍繞科學發展來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成效、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圍繞科學發展來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求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尤其是注重加強對保障科學發展有重要作用的體制機制建設。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需要進一步增強深化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既對市場經濟體制本身不同領域、不同環節的改革進行協調,又對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進行協調﹔既對宏觀改革與微觀改革進行協調,又對城市改革與農村改革進行協調﹔既著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改革有機銜接、協調推進。在深化改革的同時,需進一步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參與國際競爭與世界分工的能力,拓展開放發展的空間,提高整個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改善民生、提高人的發展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在一定意義上就集中表現為全面提高人的發展能力。在當今全球發展中,高素質、高技能的人力資源以及人力資本存量的增加,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最主要的戰略資源,人的素質和技能成為決定一個國家興衰存亡的關鍵,由人的素質和技能決定的創造和應用知識、信息的能力與效率,也就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我國是人口大國,自然資源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又十分短缺,許多自然資源和物質資本均低於世界的人均水平,從國家財富的結構上看,我國的最大優勢是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人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放在重於、先於、優於物質財富積累的位置。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在收入分配、促進就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証在每年新增加的物質財富中有更大的比例用於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更快地增加全社會的人力資本積累。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客觀上需要以科學發展、統籌兼顧為要求,正確認識和更好地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地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保持穩定是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但這種穩定是積極前進中的穩定、動態發展中的穩定和體制完善中的穩定。在深化改革開放和發展中可能出現某些局部的不穩定,在經濟社會發展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人民內部矛盾和群體性事件也可能增多,而消解不穩定因素、保持和促進穩定,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科學發展,用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科學發展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完善和健全各個領域保持穩定與應對不穩定情況的體制機制。根據科學發展要求,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方面,是不斷完善改革方式和轉變發展方式。如突出改革重點,分清輕重緩急,避免一定時間過多改革措施同時並進超過社會的可承受能力﹔綜合考慮改革措施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時機、節奏和力度﹔重視建立補償機制,對改革中利益受損的群體給予一定形式的補償﹔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兼顧各方面群眾的關切,等等。隻有如此,深化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才能始終得到人民認同、擁護和支持。

(來源:《學習時報》201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