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與科學發展觀

作者:趙存生    發布時間:2012-07-07   
分享到 :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與科學發展觀
趙存生

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中國共產黨的三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發展問題。毛澤東同志不但從哲學的高度指明了發展的絕對性,而且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就提出了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的發展思想。“文化大革命”以后,鄧小平同志更加重視和強調發展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著名論斷,鮮明生動地表達了鄧小平同志對待發展問題的深刻見解和堅定態度。面對世紀之交的國內外形勢,江澤民同志繼承和發展了上述思想,提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嶄新命題,並以此為核心內容形成了體現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發展思想。然而,我們黨對於發展問題的認識並沒有到此止步。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以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發展思想為新的起點,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把我們黨對於發展問題的認識推向前進。科學發展觀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把體現在《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聯系起來進行學習和研究,全面領會和把握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有機統一的關系,這既是深入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又是深入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同時,這也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和把握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義與時俱進的辯証關系,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的整體性、連續性和發展性。
應當指出的是,《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同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二者在本質上和基本內涵方面都是一致的,二者之間表現為傳承和發展的關系。現試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粗淺分析。
一、關於發展的戰略地位問題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在強調發展的重要作用、把發展置於執政興國的突出戰略地位方面,為科學發展觀作為推動我國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礎﹔由“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到“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則體現了在關於發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上,科學發展觀對《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的與時俱進。
在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進一步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和創造性回答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問題的過程中,江澤民同志把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同中國發展實際以及時代發展特征緊密結合起來,對發展的地位和作用、謀求什麼樣的發展和怎麼樣實現發展等問題作了深入和精辟的論述,形成了體現在《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
學習《江澤民文選》,我們感受到,江澤民同志首先關注的是發展的重要性問題。他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思考和論述:一是從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執政黨的任務的角度指出,高度重視發展問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根本任務。他說:“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實現民富國強都無從談起。”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必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從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巨大的發展任務的角度指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實現民族復興,統一祖國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以及解決人們的理想信念問題,都要靠發展。他說:“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系人心向背、事業興衰。”三是從時代主題和世界發展態勢的角度指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時代的潮流,在這個潮流中也呈現著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隻有加快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才能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立於不敗之地。他說:“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四是從總結我國自己的和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的角度指出,一定要抓好發展,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這是一條基本經驗,在霸權主義當道的國際社會有實力就有發言權,沒有實力就沒有發言權。他說:“發展是硬道理,財大才能氣粗,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的重要歷史經驗。”
正是在深刻認識發展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江澤民同志提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著名論斷。他說:“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就能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落實,使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使強國富民的要求不斷得到實現。”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首先,它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同志“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思想,使這一思想歷史地具體地貫徹到黨執政興國的偉大實踐之中,使發展從高端的、原則的理性認識轉化成為黨的處於首要地位的治國理政之道。其次,它把發展同執政黨的建設和執政黨的使命緊密聯系起來,抓住了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推進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之間的關鍵契合點,是對歷史方位發生重大變化之后的中國共產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以及如何完成這些任務的科學思考和正確應對。第三,它把發展置於黨執政興國各項重要任務中的首要地位,不但強調和突出了發展的重要性,而且指明了發展在黨執政興國任務體系中的牽引性作用。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准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作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統領全局”強化和深化了“第一要務”的思想,把蘊含在“第一要務”中的發展的“牽引性”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明確地表述了出來,同時也把發展的全局性意義更加突出、更加明確地表述了出來。這無疑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深化、發展和創新。
二、關於發展的科學內涵問題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在強調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把發展置於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基礎上方面,為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內涵嚴整科學的發展理念體系的提出,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材料:由對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的分別強調到形成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的整體理念和“四位一體”、“五個統籌”的整體布局,則體現了在要什麼樣的發展和怎麼樣發展的問題上,科學發展觀對《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的與時俱進。
尊重客觀發展規律和善於進行整體性的戰略思維,是我們黨的領袖人物的一大特點和優點。這個特點和優點在江澤民同志身上表現得十分突出。他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執政黨建設規律,堅持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強調黨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員領導干部要提高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應對復雜局面、依法執政、總攬全局的能力﹔強調要在全國人民中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江澤民同志對客觀規律的尊重和對發展全局的戰略思考。
首先,江澤民同志強調發展的全面性。早在199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他就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角度提出並且論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問題,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加強這三方面的建設,根本目的是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此后,隨著形勢和任務的發展.江澤民同志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作了進一步思考,並且集中全黨的智慧,在黨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三位一體”的戰略任務,成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其次,江澤民同志強調發展的協調性。1995年9月28日,他在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各種關系,特別是若干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並對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速度和效益的關系,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關系,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關系,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系,公有制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的關系,收入分配中國家、企業和個人的關系,擴大對外開放和堅持自力更生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系,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等十二個關系,進行了全面的、辯証的分析和論述。在分析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時,他指出:“我們要善於統觀全局,精心謀劃,從整體上把握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內在關系,做到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這十二個重大關系的論述,是江澤民同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同志《論十大關系》的豐富和發展,也是他在成為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之后,站在治黨治國治軍的高度,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全局進行的系統的、辯証的戰略性思考。在這一思考中明顯地貫穿了全面、協調、統籌的觀點,集中體現了江澤民同志對待發展問題的科學態度。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又創造性地提出和論述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問題,把鄧小平同志關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思想發展成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同時,江澤民同志還在多次講話中論述了“促進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的問題,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進一步解決“三農”問題創造了條件。在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還提出了“社會更加和諧”的要求,為我國發展戰略的全面布局由“三位一體”向“四位一體”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目標的提出發出了先聲。
第三,江澤民同志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如前所述,江澤民同志在論“十二大關系”時就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他強調,必須切實保護資源和環境,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十五大報告中,他進一步強調:“我國是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2002年3月10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更加深入系統地闡述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問題。他說:“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始終擁有生存和發展的良好條件,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並切實解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問題,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從以上可以看出,《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中包含著豐富深刻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容,這些內容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建構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財富。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關於發展的系統的觀念體系,正是以這些內容為思想基礎建立起來的。科學發展觀中的“四位一體”、“五個統籌”等思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實際出發,對建設和發展的總體布局進行連續性地、與時俱進地戰略思考的結果。
三、關於發展的價值目標和實踐主體問題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在強調發展的目的是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發展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要把發展置於發展主體的素質提高和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基礎上方面,為科學發展觀作為發展主體利益實現和全面發展的科學觀念的提出,提供了自覺的主體意識和正確的價值尺度﹔由“以人民群眾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到“以人為本”,由“科教興國”到“人才強國”,由“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則體現了在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主體條件問題的認識上,科學發展觀對《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的與時俱進。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不但充滿了唯物辯証法而且堅持了歷史唯物論。這一思想告訴我們,人民是我們國家的主人,是決定我國前途和命運的根本力量,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發展是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是發展的主體,人民通過發展實現自己的利益和自我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江澤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牟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這段論述對於我們確立發展的價值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民是發展的主體,要實現有利於這一主體的發展,必須全面提高主體的自身素質,為發展創造良好的主體條件,同時也促使主體得到全面發展。因而,江澤民同志在強調發揮人民主體作用的同時,還強調主體素質的提高。為此,他高度重視教育,指出國運興衰系於教育,強調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他認為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提出要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任務。面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當今世界,江澤民同志非常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工作。他希望大學生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首先要刻苦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要學有專長,同時努力拓寬知識面,用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豐富和提高自己。”
在素質教育方面,江澤民同志特別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要把這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他說:“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在多次講話中,他反復闡述和強調創新的重要性,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在《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一文中,江澤民同志指出:“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過程。沒有創新,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就沒有人類的未來。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雄辯地証明了這一點。對中國來說,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極為重要。”為此,他特別強調:“我們將堅持不懈地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大力培養和積極引進人才,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在全社會努力弘揚科學精神,促進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在強調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特別是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持續發展提供后勁的同時,江澤民同志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工作。他認為,人才問題關系黨和國家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因此一定要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要創造有利條件,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江澤民文選》中的上述思想,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創立提供了價值取向和主體條件方面的寶貴思想指導。科學發展觀繼承並且發展了上述思想,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重大命題,對科學發展觀的本質進行了科學概括。胡錦濤同志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國人民。”這是對發展的價值目標和科學發展觀本質的精辟揭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種發展的價值取向使我們黨所謀求的發展與剝削階級政黨所謀求的發展有了本質的區別。江澤民同志在強調改革要堅持正確的方向時說:“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這幾個字是不能沒有的,這並非多余,並非畫蛇添足,而恰恰相反,這是畫龍點睛。所謂點睛’,就是點明我們的市場經濟的性質。”“以人為本”也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點睛”之筆,點明了我們黨領導的發展所具有的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性質。這也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所應秉持的根本價值取向和唯一正確方向。
《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還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內容,例如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的思想﹔要堅持改革開放,為發展提供動力支持的思想: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發展創造穩定局面的思想:要堅持對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判斷,為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的思想﹔以及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發展提供組織保証的思想,等等。這些思想都非常重要。因篇幅所限,不能在此文中一一論及。
總之,《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與科學發展觀有著極其密切的內在聯系。它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源頭,科學發展觀是對它的繼承和發展。我們一定要把《江澤民文選》中的發展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和研究,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打下深厚的思想基礎。
(來源:《高校理論戰線》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