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簡論

作者:王駿    發布時間:2012-07-07   
分享到 :

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簡論
王駿

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的主題,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黨要在新世紀新階段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
一、發展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決定性意義
2004年3月10日,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離開了發展這個主題就沒有意義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深刻認識發展在科學發展觀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把發展作為第一要義,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把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靠發展來不斷鞏固和推進的。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充分發揮和吸引力的不斷增強,關鍵在發展。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人類社會發展要逐步消滅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使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后,一定要致力於發展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胡錦濤反復強調,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特別是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系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隻有生產發展了,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社會穩定,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及和諧社會建設創造物質條件,從而從根本上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把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適應了當今世界的變化和時代的要求。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我國當前和今后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隻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從而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前景。
把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對社會主義實踐經驗和教訓的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盡如人意,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堅持抓好發展﹔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之所以經得起國際國內各種風浪的考驗,其路線方針政策也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關鍵在於緊緊抓住了發展這個主題,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六年,我國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了切實的實惠。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証明,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就一定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克服各種困難和風險,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把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為順應我國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進一步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要靠發展﹔增強國防實力,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要靠發展﹔履行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責任,要靠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增強社會主義的凝聚力,堅定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和祖國未來前途的信心,最終還是要靠發展。堅持抓好發展,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把握了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因此,胡錦濤明確指出,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發展必須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胡錦濤強調:“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黨全國都要增強促進發展的緊迫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充分調動和切實保護廣大干部群眾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對我國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實現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改革開放30年,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沒有變。現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實現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說到底是經濟實力問題。隻有經濟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才能不斷改善,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國際競爭方面,說到底是經濟實力的競爭。一個國家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就不能在國際上擁有一席之地,而往往處於弱勢。隻有經濟發展、國家強大,我們才能在國際格局中佔據有利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講,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本身就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
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是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這一宏偉目標的必要手段。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立足於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我國社會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調整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按照這一目標,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50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7.2萬億美元,而且發展的協調性將大大增強,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將得到更好保障,全民族文明素質將明顯提高,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鄧小平在談到到20世紀末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實現小康目標時說,翻兩番有個重要意義,“就是這是一個新起點。再花30年到50年的時間,就可以接近經濟發達國家的水平”。他認為到21世紀中葉,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不但是給佔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而隻有首先翻兩番,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實現更高目標才“是可能的,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是新時期黨和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實現這一目標,任務艱巨,意義深遠,靠的就是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三、發展應該是又好又快發展
胡錦濤2006年12月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我們所追求的發展,不應當是孤立、片面的,單純擴大數量、追求速度的,不計代價、不能持續的發展,而應該是又好又快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有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就業壓力增大,社會保障不完善,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等。這些問題必須逐步得到解決。
著眼於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是要做到“兩個堅持”和“三個轉變”,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1.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當前,國際科技競爭加劇,我國資源環境壓力日趨增加,我們已經到了必須更多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管理創新等帶動經濟發展的階段。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國科技人員數量多和國內市場規模大的優勢,利用世界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和技術儲備,加快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和社會氛圍,加快培育創新型科技人才,走出一條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從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歷史進程。
2.要緊緊抓住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條主線,著力解決產業結構層次低,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的問題,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培育更多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大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制造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要努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要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要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要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
3.要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我國有13億人口,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和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重要時期。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將為經濟增長創造龐大的消費需求﹔工業化進程加速,將為經濟增長提供巨大的投資需求﹔城鎮化加速發展,將為經濟發展開辟更廣闊的內需空間。但我國投資增長過快,投資與消費出現不協調,經濟增長過多依靠資本形成。因此,要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必須立足擴大國內需求,把經濟發展植根於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合理控制投資規模,避免經濟增長出現大的起伏。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積極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繼續拓展國際市場,把擴大國內需求和合理利用國外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優化進出口結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4.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這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未來的生存發展。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還要尊重自然規律,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加強對土地、水、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工作,力爭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5.要堅持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已經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改革任務仍然繁重,財稅、金融、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尚未到位,實現科學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障礙。必須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推進改革,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場的缺陷和防范可能引發的經濟較大波動。特別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改革攻堅的過程中,更需要通過宏觀調控實現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優化,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四、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
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三者有機統一、各有側重,清晰地勾勒出當代中國發展的藍圖。
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相互聯系、互相影響,不可偏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黨中央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強調要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緊密聯系、整體推進的總體發展布局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在這一過程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相互聯系、互相影響,不可偏廢。既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真正把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不僅要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而且要堅持和平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和平開放政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走上小康之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著眼於國內外發展的新形勢,黨中央明確提出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思想,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堅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創新上,堅定不移地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交流和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堅持和平發展,由中國國情和自身發展需要決定,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和平的優秀文化傳統,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反映了人類對文明進步的一種嶄新追求。
(來源:《黨的文獻》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