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毛澤東的學習觀及其啟示

作者:    發布時間:2014-01-24   
分享到 :

淺談毛澤東的學習觀及其啟示

肖艷

學習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課題。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對學習極為重視。他不僅自己勤於學習、善於學習,還引導和帶領全黨同志不斷學習,提出了許多有關學習的光輝思想,形成了他獨具特色和富有指導意義的學習觀。學習毛澤東的學習觀有助於大家增強學習的高度自覺性和歷史責任感,把握人生航向,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毛澤東提出學習的重要性

(一)學習是解決問題、改善工作的迫切需要

毛澤東認為,學習不是孤立的,不是為學習而學習,而是與實現黨的政治任務密切相關。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一直強調學習應與實現黨的政治任務相聯系。為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強調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的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1]為了提高全黨同志的自身素質,特別是理論水平,我黨在1939年發動了一個大規模的學習運動。19395月,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隊伍裡面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我們的干部要使工作做得好,就要多懂得一點,單靠過去懂的一點還不夠,那只是一知半解,工作雖然可以做,但是要把工作做得比較好,那就不行,要工作做得好,一定要增加知識。干革命要經常學習,增強本領,搞建設同樣如此,並進一步提出“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的思想。建國前夕,為使全黨適應工作重心由武裝斗爭到和平建設的偉大歷史轉變,毛澤東又號召全黨要努力學會過去不熟悉、不懂得的東西。他強調,革命事業是科學,經濟建設也是科學,更要老老實實地學習,如果粗心大意、調皮、充好漢,一定會跌跤的。19606月,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十年總結》中寫道:“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我們已經有十年的經驗了,已經懂得了不少的東西了。但是我們對於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還有一個很大的盲目性,還有一個很大的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我們還不深刻地認識它。我們要以第二個十年時間去調查它,去研究它,從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規律,以便利用這些規律為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服務。”

(二)學習是建設大黨、鞏固執政地位的客觀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核心力量,僅僅依靠少數的領袖和干部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大批的有學問的干部作為骨干力量。毛澤東指出:“我們要建設大黨,我們的干部非學習不可。學習是我們注重的工作,特別是干部同志,學習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學習,就不能領導工作,不能改善工作與建設大黨。”[2]他還說:“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3]進入社會主義時期后,他又強調:“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龐大的技術隊伍和理論隊伍,社會主義是不能建成的。”[4]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始終隨著時代前進而不斷進步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任何時候它都不能落在時代后面,都要保持生機勃勃的狀態,都要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從這一意義上說,加強學習,就不單單是一個一般的增長知識的問題,還同時是一個政治問題。黨的干部學不學習,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用科學的理論和豐富的知識武裝全黨的成果好壞,關系到黨的肌體的生機和活力,關系到黨的領導干部執政意識的強弱和執政水平的高低,關系到“三個代表”的最終落實。因此,全黨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須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來加強學習,實現毛澤東在1955年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所希望的“在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的基礎上,使自己成為精通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的專家”。

二、毛澤東強調學習的內容

(一)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這是毛澤東始終倡導和強調的重要學習內容。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學習和運用其他知識的定盤星。一個領導干部要實現正確的領導,始終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和科學思想方法的運用,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思維。恩格斯認為:“隻有清晰的理論分析才能在錯綜復雜的事實中指明正確的道路。”[5]在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特別強調了干部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並經過他們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較低的黨員。”[6]在實踐中,有的干部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學說,現在我們搞建設,需要更多地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似乎不需要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了。毛澤東批評了這種錯誤觀點。他認為一些領導干部在工作中,主觀主義,自以為是,其實並不懂得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証法。他多次勸告全黨干部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尤其要學習哲學。毛澤東在1955年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証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實踐表明,隻有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人們才能夠登高望遠,洞幽察微,透過現象看本質。

(二)學習革命和建設的專業知識

毛澤東倡導學習總是離不開黨在一定時期的主要任務的需要。戰爭年代,他著重強調學習戰爭的規律,學習指導戰爭的戰略戰術。當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即將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毛澤東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及時向全黨提出了新的明確而具體的要求。他說:“我們的同志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習生產的技術和管理生產的方法,必須去學習同生產有密切聯系的商業工作、銀行工作和其他工作。”[7]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更是多次指示我們各行各業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術和業務,使自己成為內行,又紅又專。毛澤東還特別強調全黨干部要學習和掌握科學技術,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8]

(三)學習歷史知識

歷史是一部最具說服力的教科書。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都十分重視歷史的借鑒作用。恩格斯指出:“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比任何一個哲學學派,甚至比黑格爾,都更重視歷史。”[9]毛澤東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傳統。他說:“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該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10]毛澤東一生中極為重視對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這是毛澤東思想得以產生的重要歷史條件。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現在和正確地走向未來。我們學習歷史,就是要善於從歷史中吸取營養,從歷史中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從歷史中獲得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否則,就不能勝任領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職責。

(四)學習時事和黨的政策

這是被毛澤東稱之為“實際的學問,也就是‘今’的學問”。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我們學的學問應長期的學下去,除了這些學問之外,還有時事問題與黨的政策。關於時事問題,中央已在把時事問題的材料摘出來,准備編個綜合文摘,可以供給同志們研究與參考。至於黨的政策,六中全會的決議,大概大家都已看過一遍,但一看就丟掉是不對的,應該把黨的政策經常地研究。六中全會與七中全會之間,一切會議報告,包括政治局會議的,都要研究。不研究黨的政策,單學習那些理論是不夠的,會跟實際脫節的。”[11]學習時事和黨的政策,能使我們把握國內外大局,具有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增強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銳性,這對於一個領導干部更好地講政治至關重要。毛澤東曾經深刻地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12]

三、毛澤東指出學習的途徑與方法

(一)要善於從實踐中學習

學習理論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的研讀。但毛澤東更看重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著重從實踐中學習和提高。他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13]對於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同樣強調:“社會主義誰也沒有干過,沒有先學會社會主義的具體政策而后搞社會主義的。”[14]他多次要求全黨要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加深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從實踐中學習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具體運用。實踐出真知,一切理論都是對過去實踐經驗的總結。實踐是豐富的、不斷發展變化的。從實踐中學習,既可以驗証理論,也可以實現理論的發展與創新。

(二)要善於向人民群眾學習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創造新事物、新經驗。這些實踐經驗又是我們解決問題、開拓創新的智慧源泉。毛澤東指出:“要在人民群眾那裡學得知識、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眾。”[15]有些領導干部,雖生活在群眾之中,卻不願接近群眾,總認為群眾素質低,見識淺,提不出什麼真知灼見,有時即便“深入”一下,也是身入心不入。對此,毛澤東早在1941年為《農村調查》參考資料的出版寫序言時就強調:“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歷史經驗証明,離開了群眾的經驗和創造,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進行正確的領導。

(三)要善於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

恩格斯曾說:“要獲取明確的理論認識,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學習,‘吃一塹,長一智’。”[16]毛澤東繼承了這一思想。指出:“好的領導者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認真地對待錯誤。”[17]失敗的教訓同樣值得研究,它可以使人少走彎路。”[18]建國后,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曾多次說過,我們的教員不只是馬、恩、列、斯。帝國主義是我們的教員,蔣介石是我們的教員,犯錯誤的同志也是我們的教員。沒有他們,我們就學不會辦事。顯然,善於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就是要從錯誤和失敗中吸取教訓,使錯誤成為正確的先導。

(四)要善於向外國學習

現代世界歷史的發展,使每一個民族的發展同其他民族的發展具有更為密切的依存關系。在這種歷史條件下,能否善於學習人類的先進成果,對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外國資產階級的一切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我們要堅決抵制和批判。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對外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說的對外國的東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都對我們的事業不利。”

四、毛澤東學習觀的有益啟示

(一)學習要變他人的知識為自己的知識

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要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馬克思指出:人在自我認識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虛幻顛倒的觀念,人們“總是為自己造出關於自己本身、關於自己是何物或應當為何物的種種虛假觀念”。而這些錯誤的認識和觀念也會通過書籍的形式記載下來。在這種條件下,要人們不加選擇,不加挑剔,不加分析去閱讀當然也會是有害的。況且任何一種理論和思想都有它的局限性,都是針對特定時代的認識水平和社會存在而言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夠一勞永逸地回答和解決社會生活的一切問題。鑒於此,學習任何一種理論都隻能把握它的精髓和實質要義,通過分析、思考、加工和整理,把它消化掉,變成自己的知識。毛澤東同志指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論,不應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教條看待。而應當看作行動的指南。不應當隻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詞句,而應當把它當作革命的科學來學習。不但應當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他們研究廣泛的真實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關於一般規律性的結論,而且應當學習他們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和方法。”又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於他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於中國共產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於中國的具體的環境,成為偉大中國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不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同時,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解決的問題。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19]

(二)從實際出發,調查研究,實事求是

毛澤東十分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他的著名論斷“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是源於調查研究的結果。毛澤東認為,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是了解實際情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把主客觀、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的紐帶。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從事任何革命和建設工作,都必須從實際出發,必須攻讀黨的政策,必須進行調查研究,總結經驗。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黨的方針、政策是實際工作的指導方針,但它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原則指導,不能代替對具體工作的具體指導。因此,必須使黨的指示和實際情況相結合,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進行貫徹執行。毛澤東成功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起來,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地、周密地調查研究中國的現狀和歷史,並從中探索出革命發展規律,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在新世紀新時期,我黨面臨的現實情況更加復雜,因此我黨黨員領導干部們更應當發揮我黨的優良傳統,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切忌脫離實際談問題,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不利的影響。

(三)向群眾學習,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向群眾學習,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毛澤東學習觀的一大鮮明特點。他一直認為人民群眾是偉大的,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我們隻有依靠了人民群眾,才是不可戰勝的,隻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毛澤東認為我們黨的政策和工作方法應該是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教育廣大干部,要克服小資產階級思想,號召全黨改造學習方法,全體黨員必須虛心向群眾學習,要有“眼鏡向下的決心”與“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向群眾學習,是毛澤東開創的一個全新的學習方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毛澤東把向群眾學習的觀點上升到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的集中體現,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展。新時期,我黨提高執政水平更應遵循毛澤東同志向群眾學習、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學習方法,把我黨建設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大黨。

﹝參考文獻﹞

[1][3][6][10]毛澤東選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533.532-533.534.

[2][11]毛澤東文集: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184.

[4][12][17][18]毛澤東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226.20.64.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83.

[7][14][15]毛澤東選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276.324.

[8]毛澤東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51.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13]毛澤東選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1.

[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9.

[19]毛澤東選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5.

摘自2012年第4期《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