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惲代英致孫中山總理電
李良明 彭衛
近期,筆者在台北市國民黨黨史館查閱資料,意外發現毛澤東、惲代英等以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名義致孫中山先生的一份電文,電文的標題是《呈報東日三四兩區部開會情形》,發報時間是1924年8月11日。該件歸在中國國民黨漢口檔案目下,編號為9107。全文如下:
孫總理鈞鑒(廣州):
東日三四兩區部曾貫五等,集少數黨員秘密開會,強迫簽字於致總理電文,黎磊被毆傷。更日,誒兩區部喻育之等二十余人擁入執行部,強迫楚傖蓋印於致總理電文,邵力子被毆傷。黨紀掃地,若無制裁,何以勵眾。再,楚傖主持不力,跡近縱容,並乞明察。
滬執行部 毛澤生 惲代英 施存統 鄧中夏 沈澤民
韓覺民 王基永 楊之華 李成 劉伯倫叩蒸
8月13日,大元帥批復:“匯交大會”。
電報的署名,毛澤東誤寫為毛澤生。這份重要的歷史文獻,真實記錄了國民黨右派反對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情形以及毛澤東等人的應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毛澤東年譜》《毛澤東傳》中都沒有記載,實有補充之必要。
事件的原委是這樣的: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共產黨員、青年團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實現了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推進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隨著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國民黨內的右派分子日益感受到革命的威脅,於是加緊反共分裂活動。6月18日,國民黨監察委員鄧澤如、張繼、謝持不僅上書孫中山,指控中國共產黨,而且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提出“彈劾共產黨案”,誣控共產黨“違反黨義,破壞黨德”,“希即從速嚴重處分”。“彈劾共產黨案”提出后,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國民黨右派分子跟著效仿,掀起了一股反共逆流。
東日(即8月1日),國民黨上海第三四兩區黨部(非全體的)召集各區代表會議。國民黨右派曾貫五、喻育之略為報告之后,“即向各同志分發彼等早已擬就致總理之電文並立刻提出向各代表簽字”。這份電文要求“開除跨黨分子”,旨在破壞國共兩黨的合作。第五區黨部的共產黨員姚紹虞,會前接到三四兩區部會議通知。他認為國共合作的目的都在於革命,何分彼此,何況國民黨還要聯合民眾,增加革命戰斗力,以達國民革命之速成。因此,隻要遵守國民黨宣言、總章,就不應該排擠共產黨員以分散國民黨的戰斗力。姚紹虞再三考慮,若不出席這次會議,誠恐右派分子“捏造意見,欺騙總理及中央”,遂決定代表第五區黨部出席會議。共產黨員顧修代表第二區黨部也出席了這次會議。
當曾貫五、喻育之等右派分子強行要求各與會者簽字時,姚紹虞、顧修等認為,該電文內容“實為違反本黨紀律,不信任中央委員會之措詞”,便“不肯簽字,請求退席”。不料,曾貫五、喻育之、何世楨、凌昌策等一擁而上,聲色俱厲,拳腳交加,並揚言“不簽字者即共產黨,非打死不可”。他們一面將門戶把守不許退席,一面大打出手,毆傷第五區黨部常務委員、國民黨左派黎磊。姚紹虞、顧修等在面臨生命危險之際,欲退不行、欲進不能,“隻可暫時屈服,以黨員資格簽字,以脫危險”。
第二天,在駐上海執行部國民黨中執委葉楚傖的縱容下,喻育之等率三四兩區部二十余人,擁入上海執行部,強迫葉楚傖蓋印,並打傷了時為共產黨人的邵力子,反共氣焰十分囂張。
姚紹虞、顧修等脫險后,於3日通過《致總理暨中央執行委員會》快信,報告了上述三四兩區部會議經過情狀,“除由第二五區黨部名義電達外”,“再將泣告總理暨中央諸同志秉公處置,並聲明此次簽字作廢,此等非法舉動實系破壞本黨紀律,請求依法懲戒,開除黨籍”(以上引文均見顧修、姚紹虞、徐梅坤、倪志俠、孫良惠《致總理暨中央執行委員會》,8月3日,中國國民黨環龍路檔案9086.2)。這封快信信封上寫著:廣州惠州會館汪精衛先生台啟,落款為上海貴州路六號姚緘。還有批文:“此呈黨內共產派問題應辦”。
8月15日至9月10日,國民黨第一屆第二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集中討論“彈劾案”問題。原提案人張繼、謝持列席會議。張繼首先發言,他避而不談右派的分裂破壞活動,卻指責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接受共產黨的領導,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是在國民黨內發揮一種秘密黨團的作用,國民黨內的種種糾紛即由此而來,“名義上跨黨,徒滋紛擾”。為免除這種紛擾,隻有“以分立為要”。公開揭起了分裂革命統一戰線的旗號。
國民黨右派的提案,在會上遭到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擊。瞿秋白代表共產黨人義正辭嚴地指出,國民黨既然允許共產黨人跨黨加入,那麼共產黨人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近似黨團是無可非議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行動有無違反國民黨的宣言和章程,“若其行動有違反宣言及章程之處,則彼輩既以個人資格加入本黨,盡可視為本黨黨員,不論其屬於共產派與否,概以本黨之紀律繩之”,否則,就沒有分立的理由。“若不分立,則共產黨的發展,即系國民黨中一部分之發展,何用疑忌”。瞿秋白的答辯合理合法,一針見血,體現了共產黨人坦蕩的胸懷和英勇無畏的革命氣概。國民黨左派也指出,“救濟黨內糾紛方法,不必在分立論上討論”。
在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聯合反擊下,“彈劾案”遭到否決。會后,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了《有關容納共黨分子問題之訓令》。該訓令指出:“謂本黨因有共產黨員之加入,而本黨主義遂以變更者,匡謬極戾,無待於辯。即謂本黨因有共產黨員之加入,而本黨團體將以分裂者,亦有類於杞憂。証之本黨改組以后發展情形,益可以無疑”。這就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右派反對共產黨,妄圖分裂革命統一戰線的陰謀。隨著國民黨右派“彈劾共產黨案”的被否決,上海執行部及其各區黨部右派分子的反共活動也得到了遏制。
毛澤東、惲代英等致孫中山總理電,將國民黨右派在上海的反共活動及時反映,既使孫中山和國民黨中央能夠迅速知曉下情,明察國民黨右派的活動,又體現了共產黨人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堅持國共合作、反對分裂革命統一戰線的嚴正立場和光明磊落的情懷。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遺著的收集、整理與研究”〔11%26ZD079〕的階段性成果)
(來源:《光明日報》2014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