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八入閩西

作者:    發布時間:2014-11-25   
分享到 :

毛澤東一生八入閩西

賴晨

在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曾經八次進入閩西,在這塊紅色的大地上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動,書寫了一系列歷史新篇章。

一入閩西打長汀毛澤東一生八入閩西

朱毛紅軍取得了大柏地戰斗的勝利后,192939日抵達閩贛邊境的瑞金縣壬田鎮。國民黨贛軍仍緊追不舍,苦苦相逼,為了擺脫敵人,毛澤東、朱德決定離開江西進入福建長汀四都鎮。根據以往經驗,紅四軍進入福建境內后,贛軍一般不會繼續追擊。恰在此時,蔣桂戰爭爆發,贛軍主動放棄尾追,收縮兵力准備參加對桂軍作戰。

314日,紅四軍擊斃國民黨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旅長郭鳳鳴,全殲2000多敵人,乘勝佔領長汀縣城,繳獲500多支槍,並奪取了一個擁有縫紉機的軍服廠和兩個兵工廠,並籌集到了5萬大洋的軍費。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每位官兵發給日用費3塊大洋。在大柏地戰斗時,群眾把過年吃的豬肉、年糕都送給紅軍吃了,毛澤東派人挑了3500塊大洋補償大柏地群眾。剩下的錢,給每位官兵做了第一套軍裝。8000多套軍裝很快發下去了,每位紅軍都領到了兩套列寧式軍裝,一頂綴著紅星的灰八角帽,一副灰色綁腿。這是紅四軍建軍以來第一次有了統一的軍服。

19293月,贛南敵人集結九江准備與桂軍作戰,贛南空虛,41日,毛澤東、朱德率部回到贛南。

二入閩西三打龍岩

毛澤東打算在閩西、贛南20多個縣建立根據地,1929520日,紅四軍在長汀縣濯田鄉水口村渡過汀江,第二次進入閩西。

523日,紅四軍擊敗陳國輝部,第一次攻佔龍岩城。在龍岩城中,毛澤東演講,動員青年學生投筆從戎,參加紅軍。525日,攻佔永定縣城。63日,第二次打下龍岩城。619日,紅軍第三次打下龍岩城。毛澤東在近一個月內三打龍岩,在進退作戰中共殲敵2000多人,繳獲步槍900多支,迫擊炮4門,機槍10挺,子彈及軍用物資不計其數,使紅四軍的軍備力量得到了相當的充實和完善,並建立了以龍岩、上杭、永定、連城、武平、長汀六縣為基礎的閩西紅色根據地。

這次入閩,化名“楊先生”的毛澤東在永定縣金豐大山的牛牯朴村遇險。岐嶺鄉土豪張克識因農民分了他的財產,對革命恨之入骨,但偽裝老實。他見到氣宇軒昂的“楊先生”,認定他是共產黨的大人物,便向國民黨本縣民團團總林蔚民告密。根據描述,林蔚民推測“楊先生”就是毛澤東,馬上與下洋民團頭子胡道南商議,同時向國民黨廣東大埔縣長梁若谷告發。917日,金豐民團和廣東大埔保安隊600多人,分幾路向毛澤東、賀子珍扑來,毛澤東夫婦在當地赤衛隊隊員陳添裕等人的救護下方才脫險。

192912月中旬,紅四軍來到上杭古田鎮。古田是上杭縣北部一個方圓20多裡,住有6000多人口的山間盆地,包括八甲、溪背等八個自然村,按舊行政區劃,屬於上杭北四區,也叫作古田鎮。1228日,中共黨史上著名的古田會議在上杭古田鎮曙光小學(原廖氏宗祠)召開了。會議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解決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問題。

193015日,毛澤東在古田鎮八甲協成店,給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回信,並以黨內文件形式印發給部隊軍官,對他們進行形勢與任務教育,此文即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1月下旬,毛澤東率部回到江西。在他離開時,紅色政權在閩西大地遍地開花,建立了60多個蘇區,500多個鄉蘇維埃政權,紅色區域人口達85萬之多,建立了6個紅色赤衛團。5月,以此為基礎,紅十二軍成立了,下轄6個團3000多人。

三入閩西組建紅一軍團

19306月初,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第三次進入閩西,攻克武平縣城。毛澤東從江西尋烏縣經閩西武平縣千家村到上杭縣才溪鄉,向區、鄉干部、婦女代表、赤衛隊員作調查﹔邊調查,邊指導才溪的蘇區建設工作。這是毛澤東第一次赴才溪鄉。

611日,毛澤東結束調查,赴長汀南陽鄉(今屬上杭),進駐龍田書院,召開南陽會議,會議通過了由鄧子恢起草、毛澤東審閱的《富農問題》《流氓問題》決議。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紅四軍與閩西、贛南的主力紅軍進行混合整編,即以紅四軍、紅十二軍、紅六軍為基礎,混合整編為紅一軍團,下轄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紅二十軍,總政委為毛澤東,總指揮為朱德,總政治部主任為楊岳彬。

6月下旬,紅一軍團會師江西,開始遠征南昌,執行李立三攻打長沙的錯誤計劃。

四入閩西打建寧

為了打破敵人的第二次“圍剿”,毛澤東率部第四次入閩西。1931531日,毛澤東指揮紅三軍團1萬多人攻佔建寧縣城,打死打傷2000多敵人,俘虜5000多人,繳獲槍支2000多支,山炮2門,無線電台1架,繳獲的彈藥、油、鹽、布匹、糧食、西藥等不計其數。

610日,毛澤東從建寧回到江西南豐。

五入閩西反第三次“圍剿”

1931622日,蔣介石坐鎮南昌,發動了第三次“圍剿”。鑒於軍情緊急,毛澤東於627日火速從江西來到福建建寧,第五次進入閩西。

7月上旬,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從建寧一帶繞道千裡,走瑞金到興國集結。728日,紅軍歷時半個多月,終於抵達興國高興圩一帶。待敵人疲勞沮喪,銳氣減弱之時,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突然從興國往東打出去,一舉消滅敵人三個師的大部。經過一番運動戰,紅軍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

六入閩西打漳州

193219日,紅一方面軍攻打贛州。不久打贛州失利,毛澤東建議動用紅五軍團(原寧都兵暴的17萬西北軍)解圍。

329日,毛澤東從瑞金趕到長汀,建議紅一方面軍出兵閩西,攻打閩南漳州調動敵人。

410日,紅軍攻佔龍岩,敵旅長楊逢年逃遁,俘虜685人,繳獲步槍925支,機槍10挺,炮2門,子彈7萬多發,手榴彈70多枚。419日,紅軍攻佔閩南重鎮漳州,國民黨四十九師師長張貞逃跑。漳州戰役俘敵1600多人,繳獲飛機2架及大量軍用物資,籌集軍費100多萬大洋,動員900多工農群眾參軍。

6月,中央紅軍攻克漳州城后,毛澤東率軍從漳州經龍岩、大池、溪口石銘、白砂科子裡、舊縣到才溪,后經千家村前往江西,這是毛澤東第二次來上杭縣才溪鄉。

711日,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回到贛南信豐縣。

七入閩西長汀養病

193210月,在寧都召開的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史稱寧都會議)決定周恩來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實際上剝奪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權。1015日,毛澤東赴長汀,看望剛生下毛岸紅的妻子賀子珍,不久夫妻二人在長汀福音醫院(后改名中央紅色醫院)的附屬醫院——即西門羅漢寺養病。羅漢寺在荒山野嶺,交通不便,條件很差,十多個人住一個房間,擁擠嘈雜。在賀子珍和福音醫院院長傅連暲的規勸下,毛澤東搬到了條件更好的老古井休養所。

中央政府內務委員周以粟、江西省副省長陳正人和福建省委代書記羅明也在這裡養病,雖然毛澤東隻剩下一個被架空了的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的閑職,但這些老部下仍十分尊重他,毛澤東也經常和他們交流對反“圍剿”、經濟建設的看法。

19332月,毛澤東回到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葉坪村。

八入閩西才溪鄉調査

193311月中旬,為了總結蘇區鄉蘇維埃工作的經驗,為即將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准備,毛澤東率中央政府檢査團到閩西上杭縣才溪鄉進行調查,這是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第三次赴上杭才溪鄉,也是他第八次入閩西,這也是偉人一生中最后一次進入福建省境內。

上杭才溪鄉地處上杭縣西北角,與舊縣、官庄、南陽接壤,人口約6000人,6%的地主富農佔有70%的耕地﹔94%的農民、手工業者隻有30%的土地。由於貧苦農民無田,才溪鄉歷史上就有“三千榔頭八百斧”之稱,即外出做泥水、木匠謀生的特別多。

193312月,經過十多天的調查,毛澤東結束了才溪鄉之行,回到瑞金,在瑞金總結了才溪鄉蘇維埃政權開展各項建設和革命斗爭的經驗之后,撰寫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一文,他高度贊揚了才溪鄉人民在生產建設、民主建設和支援革命戰爭等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績。(編輯王兵)

(作者是福州大學陽光學院人文系歷史學副教授)

(來源:《百年潮》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