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源頭

作者:    發布時間:2016-10-24   
分享到 :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源頭

中央黨校中青一班學員、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司長 王曉光

王曉光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肇基之作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以下簡稱《思想》)是毛澤東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的第一部分,也是最為核心的一部分。

《思想》創造性地提出了“黨內生活政治化”這一命題。毛澤東依據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立足於中國革命斗爭的具體實踐,在《思想》中系統列舉了紅四軍黨內存在的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非組織觀點、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和盲動主義殘余等錯誤傾向和具體表現,深刻分析了各種錯誤傾向的根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糾正的辦法。我們黨在后來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范大都可以追根溯源到《思想》這裡,有關黨內政治生活的一些大問題第一次能夠在這裡找到清晰答案。比如,在關於主觀主義的糾正方法中,明確提出“主要是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揭開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大幕。明確指出糾正極端民主化要“在組織上,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這為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科學論斷,奠定了堅實基礎。明確提出“非組織觀點”這一概念,強調“黨的紀律之一是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后,必須擁護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從這一點出發,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歸納出著名的“四個服從”的組織紀律。還明確提出“使黨員注意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們知道離開了實際情況的調查,就要墮入空想和盲動的深坑”。“紅軍的打仗,不是單純地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並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才去打仗的”“上級機關要明了下級機關的情況和群眾生活的情況,成為正確指導的客觀基礎”“黨內批評是堅強黨的組織、增加黨的戰斗力的武器”等論斷,這與以后提出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等重大思想,具有明顯的傳承關系和邏輯聯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重讀《思想》,深感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馬列主義政黨的一個鮮明特征和標志,我們黨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既是一脈相承的,又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

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

《思想》在一開頭就指出:“黨的領導機關對於這些不正確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堅決的斗爭,缺乏對黨員作正確路線的教育,也是使這些不正確思想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明確要求“從教育上提高黨內的政治水平”,“從理論上鏟除極端民主化的根苗”,“教育全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勢的分析和階級勢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

《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比較系統地闡述了黨內批評。指出黨內批評的目的是增加黨的戰斗力,不應當利用批評去作攻擊個人的工具﹔明確黨內批評的主要任務是“指出政治上的錯誤和組織上的錯誤”,不能隻注意小的方面,不注意大的方面,否則“就會忘記黨的政治任務,這是很大的危險”﹔要求“教育黨員懂得黨的組織的重要性,對黨委或同志有所批評應當在黨的會議上提出”,不能搞“非組織的批評”﹔強調“黨內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和把批評庸俗化,說話要有証據,批評要注意政治”。這為當時和后來開展思想斗爭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此基礎上,毛澤東1937年寫出了《反對自由主義》、1942年寫出了《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鮮明提出黨內思想斗爭“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方針,以及“團結——批評——團結”的方式。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把“自我批評”上升為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並認為延安整風運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展開了正確的而不是歪曲的、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重讀《思想》,深感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是保持黨的肌體健康的有力武器,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徑,也是真正關心干部、愛護干部的重要方式。20136月在全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恢復和發揚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優良傳統,探索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徑。2014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對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自覺、一種習慣、一種責任,強調“黨內要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是對《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我們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決心和能力,是新時期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以法治思維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古田會議不僅強調了從思想上建黨,還提出了從制度上建黨的重要措施。《思想》明確提出,“編制紅軍法規”“從制度上和政策上糾正盲動的行為”等。古田會議決議共有9個部分,除了《思想》,還對黨的組織、黨內教育、紅軍宣傳工作等問題,作出了決議,作了一些制度性安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政治生活不斷展現新氣象,贏得了黨心民心,特別是黨內法規日趨健全完善,政治規矩更加明確具體,依法執政已成為黨執政的基本方式,黨內法規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以法治思維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已是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一項十分必要、相當迫切和完全可行的任務。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本著於法周延、於事有效的原則,健全黨內規則體系,立好黨內規矩,把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范進一步制度化、程序化、常態化。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形式,加強黨內法規的學習宣傳教育,使黨章黨規被信仰、被尊崇、被敬畏,使印在紙上的紀律,印在黨員的心上,養成紀律自覺。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是極少數。

來源:《學習時報》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