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同志辦學校

作者:    發布時間:2013-11-19   
分享到 :

劉少奇同志辦學校

劉靜

在抗日戰爭時期,無論外部條件怎樣艱苦,劉少奇同志對革命隊伍的思想教育,一直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創辦的抗大第五分校和中共華中局黨校,就是在日軍的進攻和國民黨頑固派不斷制造摩擦的重重困難中進行的。后來的歷史証明,在那段非常困難的時期,劉少奇同志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為黨和軍隊培養了大批骨干力量,並在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0220,劉少奇向中央建議,在華中應立即成立抗日軍政大學分校或新四軍干部學校,吸收投奔新四軍的大批青年學生學習。11月,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后,在劉少奇的指導下,由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干部學校、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干部學校、新四軍皖東干部學校等,在鹽城合並組建抗大第五分校(這個分校是新四軍抗大總校),校址設在海陸中學。劉少奇兼任政委,陳毅兼任校長,張雲逸任副校長,謝祥鈞任教育長。分校編為5個大隊和1個機炮連,全校干工、學員共3000多人。組建當日,在海陸中學大操場上舉行了分校成立大會和第一期開學典禮,劉少奇出席了大會並講話。他說:抗日軍政大學是為部隊培養骨干的,你們都是各部隊選送的優秀干部和老戰士,畢業后就是一名大學生了,就是部隊的基層領導和骨干了,你們學習很重要,任務也是很艱巨的,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軍事技術水平,為打敗日本侵略者而英勇奮斗!

5個大隊的學習重點各有不同,一、二大隊為軍事隊,三大隊為政治隊,四、五大隊是為部隊培養文化、宣傳、文藝骨干的隊。劉少奇在抗大五分校上分別為學員作了3次《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演講,並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印成小冊子發給黨小組,星期六黨日活動時組織黨員學習討論。星期六早上,大隊一般都要進行會操,有時全校組織會操,劉少奇經常參加,有時還親自進行講評。

皖南事變發生的第二天早晨,劉少奇來到操場向抗大學員宣告這個消息,並在講話中首先分析了形勢,明確了抗大的方針,勉勵大家要在黨中央和毛主席領導下,刻苦學習政治軍事,將來分赴各個崗位能挑起革命的重擔。他說:“我們八路軍、新四軍不僅是同敵人打仗的戰斗隊,而且是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工作隊,要做到拿起槍杆能上戰場,拿起筆杆能寫文章,拿起書本能上課堂,拿起鋤頭能種庄稼。敵人可能要干擾和破壞我們的學習,我們就更要意志堅定,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完成黨交給的光榮任務。”這堅強有力的話語,讓學員精神振奮。劉少奇動員全體學員做好戰斗准備,等待中央指示,打到皖南去,營救軍部的同志。

抗大的生活異常艱苦,劉少奇和學員過著一樣的生活,穿一件深灰色的舊棉布短大衣,經常同陳毅等領導來到學生宿舍,問寒問暖,促膝談心。皖南事變后,鹽城一度作為新四軍的軍部和抗大五分校所在地,曾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和封鎖,這給抗大學員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更大的困難。為了躲開敵人飛機的襲擊,校部干脆給每人發一張小板凳,白天跑到城外的亂墳堆裡上課。當時劉少奇給學員講授黨的性質和任務,與學員一起來到野外。數九嚴寒,劉少奇衣著單薄,站在刺骨的寒風中講課,音調是那麼堅定有力,神態是那麼鎮定自若,使學員很受感動和鼓舞。

1941111,北風怒吼,寒冷異常,日寇突然出動了15架飛機,對鹽城進行狂轟濫炸,抗大宿舍成了一堆瓦礫。當天晚上,校部召開了緊急會議,劉少奇在會上作了政治動員。他氣憤地說:國民黨反動派不抗日,制造皖南事變,打我們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幫了鬼子的忙。鹽城是新四軍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將成為敵人的主要襲擊目標。因此,一方面,我們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立足於打﹔另一方面,又要爭取和平,爭取團結,一致對外。會場上群情激憤,熱血沸騰。

皖南事變后,針對蔣介石頑固派的罪惡陰謀,黨中央採取了針鋒相對堅決反擊的方針,一方面揭露皖南事變的真相,一方面發布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19411月底,重建新四軍軍部大會在海陸中學大禮堂召開。會議由陳毅主持,劉少奇宣讀了中央命令,任命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兼政委,張雲逸為副軍長,饒漱石為副政委。新四軍各部隊也進行了整編,原5個支隊編為7個師,每個師轄3個旅。新四軍各部主要來自南方815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又長期分散作戰,皖南事變使少數不堅定分子產生悲觀失望情緒﹔八路軍第五縱隊中一部分干部和戰士不願放棄八路軍的番號﹔還有些北方戰士有鄉土觀念,對到南方作戰鬧情緒。為了統一思想,劉少奇把連以上干部集中起來學習了兩個星期,做了許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還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作為教材發給大家。

19414月下旬,劉少奇提議在鹽城創辦華中局黨校,著重培訓華中部隊團以上和地方縣以上的干部,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劉少奇親自兼任校長,彭康兼任副校長,溫仰春任教育長。黨校設兩個隊,第一隊的學員為團、縣以上干部,第二隊的學員主要是青年知識分子。劉少奇明確指示,黨校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校,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干部。根據這個辦學方針,黨校設置的主要課程有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共黨史。為此,劉少奇常到黨校授課,主要講授黨史、形勢、戰略策略、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課程。

隨著黨內思想斗爭的發展,特別在總結皖南事變經驗教訓中,有些地區和部門產生了一些偏向。1941723日,劉少奇在華中局黨校連續作了兩天講演,全面總結黨內斗爭的歷史經驗,闡述進行黨內斗爭的正確原則和方法。他明確地提出黨內斗爭的性質“主要的是思想斗爭,它的內容是思想原則上的分歧與對立”。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按照列寧主義的建黨原則進行的,沒有西歐社會民主黨的那些傳統和習慣,但由於中國的具體國情,往往又走到另一個極端,“常常使我們黨內的斗爭進行得過火,斗爭得太厲害”。他指出黨內思想斗爭應該適當開展的原則,深有感觸地說:“同志們首先要了解:黨內斗爭是一件最嚴重最負責的事,絕不可以草率從事,我們必須以最嚴肅最負責的態度來進行……”這篇演講稿傳到延安后,在《解放日報》全文發表。毛澤東親自寫了編者按,指出:“這是劉少奇同志於194172在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的演講,理論地又實際地解決了關於黨內斗爭這個重大問題,為每個同志所必讀。現當整風學習開展與深入的時期,特為發表,望全黨同志注意研讀。”在黨的建設理論中,像劉少奇這樣全面系統地集中論述黨內斗爭的問題還是第一次。

7月,日軍向鹽城地區發動大規模“掃蕩”后,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在同日軍“兜圈子”中轉移到阜寧縣。華中局黨校也隨著遷到阜寧縣西南的偏僻水鄉汪朱集。10月,第二期培訓班開學,這期學員仍是軍隊團以上干部和地方縣以上干部,共200多人。

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了解學員的思想和學習狀況,劉少奇索性搬到黨校,和學員在群眾家裡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了一個多月。劉少奇經常通宵達旦地備課,雖然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但仍堅持講課。劉少奇沒有其他個人愛好,隻保持著每天上下午在街上散步的習慣,其余時間都在緊張地工作。

據當時擔任華中局黨校教育長的溫仰春回憶:劉少奇每夜都把彭康、傅秋濤以及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召去匯報討論情況,根據情況,再作補充報告和問題解答。夜晚,菜油燈光若明若暗,而劉少奇的臉上卻是神採奕奕,他不時把匯報的情況寫在本子上,又不時地微微抬起頭來以商榷的口氣說些極為精辟的見解。

在這一個月中,劉少奇先后講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戰爭和戰略問題》、《人為什麼犯錯誤》、《反對黨內各種不良傾向》、《民主精神與官僚主義》和《論黨員在組織上和紀律上的修養》等近20個課題。特別是在11月間所作的《論黨員在組織上和紀律上的修養》,對黨的民主集中制理論作了深刻闡述。

他的報告深受學員和干部的歡迎,不僅黨校學員聽,華中局機關和新四軍的干部也都去聽。“那時的黨校,沒有課堂,沒有禮堂,更沒有擴音設備。劉少奇授課時,新搭成的大草棚裡坐滿了學員,各地來的負責同志隻能坐在草棚外邊場子上,場子上也坐得滿滿的。”這些報告還在《江淮日報》和黨內刊物《真理》上刊登,對普遍提高華中各級干部的領導水平,促進各抗日根據地的鞏固起了重要作用。

(來源:《人民政協報》201310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