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朱德的發展手工業生產思想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1-10   
分享到 :

論朱德的發展手工業生產思想

張國新

朱德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6年,幾乎每年都要在中央講發展手工業生產問題﹔幾乎每年都要到不同省市區視察工作,每到一地總要聽取當地負責人匯報手工業生產的情況和視察手工業生產及研究單位,對發展手工業生產作過數10次重要指示。他對手工業的地位、作用和應該怎樣發展的認識,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手工業生產的重視,是毛澤東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19497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朱德分析說,新中國建立后,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貧窮落后的狀況還不會很快從根本上改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造成的“中國經濟落后,中國的工業和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就全國范圍來說,大約是現代性的工業佔10%左右,農業和手工業佔90%左右”的狀況,充分表明,在中國,機器工業發展歷史比較短,而且非常薄弱,新中國要想很快就依賴“現代化的工業”來發展國民經濟,強國富民,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極不現實。辦法還得從農業和手工業方面多想想。他指出,中國耕地少人口多,經濟技術發展極不平衡。雖然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會有相當的手工業被淘汰,但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完全被淘汰,尤其是某些特種手工業。中國是一個手工業生產高度發展的國家。手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佔的比重大,門類多,分布廣,從業人員多,普遍善於經營,生產基礎非常牢靠。因此,在大力發展“現代性的工業”和農業生產的同時,努力恢復和發展手工業生產,是個非常實在而重要的問題。這就是朱德考慮發展手工業生產的出發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朱德曾作出“戰爭是暫時的,生產是永久的”的論斷。他這個論斷的基本內容是,中國革命戰爭是從根本上解放生產力,進行這場戰爭,中國共產黨人曾有過總戰略總策略和一系列方針政策。而新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則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這是一項永久的艱巨的偉大的任務,作為共產黨人,更應該制定出總戰略總政策和一系列方針政策。“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充分地合理地利用我國眾多的勞動力和半勞動力去開發我國的豐富的資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中央和地方的經濟建設部門,應當反復進行調查研究,不斷加強全面規劃﹔國家應當採取盡量鼓勵發展生產的政策,充分地動員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各級的積極性,動員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積極性以至合作社社員家庭的積極性去進行”。根據這種思想,朱德在黨制定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本路線和若干基本方針政策的基礎上,在新中國的根本大法和若干重要法規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有積極意義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思想和方針政策。由上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概而言之,中國共產黨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本路線、總方針總政策,新中國的根本大法和基本法規,就是朱德考慮發展手工業生產的基本政策立足點。

()

以中國基本國情為出發點,以中國共產黨的總戰略總策略和基本路線為立足點,朱德明確提出,在新中國,“手工業不僅過去和現在,而且在今后很長時期中,都將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的論斷,並且圍繞這個論斷,著重從滿足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需要,外貿出口,解決就業,解放婦女,發展山區經濟等幾個方面,闡述了發展手工業生產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在《論抗日游擊戰爭》論著中就指出,“有人說過:‘游擊戰是手工業,運動戰是機器工業。’或者他們以為這句話表現了二者在軍隊組織中的威力,實際上,這還表現了抗日游擊隊的發展過程。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有許多錯綜復雜的條件交錯著。”“因此,游擊戰和運動戰不但在戰役中應當互相配合,實際上這二者也常常是互相推移變化的。”的確,在這段文字裡,朱德是從戰爭的角度在論述游擊戰和運動戰的辯証關系。但是,他以手工業喻游擊戰,以機器工業喻運動戰,並且是從手工業與機器工業的辯証關系來說明游擊戰與運動戰各自在整個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的,因而由此不難看出,朱德在這裡實際上已經把手工業“將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的作用的問題,用一種特殊方式初步提了出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共中央提出變落后的農業國為強大的工業國的任務。此時,有人提出“手工業落后,應當逐步淘汰”,“國家工業化,手工業可有可無”等觀點。與此同時,一些地區相繼發生嚴重破壞手工業發展的事件。鑒於此,19506月,朱德代中共中央起草對手工業政策的指示,嚴肅指出:此種破壞手工業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我黨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根本方針,是一種自殺政策,是絕對不允許的。並且強調說,“手工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黨對手工業的根本政策是扶助、改造、推廣和保護的政策,不可忽視。這一指示,在當時對穩定國民經濟發展形勢,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后,朱德相繼提出,“發展大工業的同時,對手工業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手工業是地方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等觀點。他分析說:在新中國建設中,學習機器生產的知識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現在機器還很少,因此手工業生產的知識也要很好地學習。不要以為新中國建立了,就完全是大工業生產了,手工業就會完全垮台了,因此就不去學習發展手工業生產的知識,等待著大工業來臨。“在我國工業建設初期,輕工業還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手工業的重要性更為顯著。因此,把為國計民生所需要的手工業者組織起來,有計劃地指導他們的生產,提高生產力,對於國家的經濟建設會起很大的作用”。195523日,朱德在聽取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楊一辰匯報手工業生產情況時,明確指出“手工業是大工業很重要的助手”的論斷。19571216日,他在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上作題為《發展手工業生產,滿足人民需要》報告。在這個報告裡,他圍繞“手工業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論斷,對手工業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黨發展手工業的基本方針政策等,作了深刻闡述:“我國的手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手工業在為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基本建設和交通運輸服務,滿足城鄉人民的生活需要,供應部分出口物資,解決部分勞動力就業和為國家積累部分建設資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至此,朱德在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明確提出了“手工業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論斷。這標志著他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思想,已經有了較完整的框架。其主體為,在我國現有的生產狀況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不能搞單一的所有制。國營工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主要部分,必須大力發展。手工業是大工業的補充,生產單位除有極少數全民所有制外,大部分為集體所有制,還有一定的個體所有制。在大力發展公有制單位的生產的同時,也應該允許和鼓勵個體生產適當發展。不能全轉國營企業,不能使生產過分集中,不能統得過死。這顯然是正確的思想。歷史証明,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無論是遇到“左”的干撓,或是右的干撓,朱德都能從唯物辯証法觀點出發,以戰略眼光對待發展手工業生產問題,始終沒有放棄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始終堅持貫徹符合這一方針的一切政策,為我國發展手工業生產,克服發展手工業生產所遇到的困難,從而活躍城鄉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文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我國“一窮二白”,缺少足夠的建設資金,為此,利用外貿出口來籌集一定的建設資金,便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按理說,以出口工業產品,比較有利。可是,我國的機器工業根本不發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可以輸出的產品。有些領導人認為,我國為農業大國,農產品豐富,可以盡量出口,以賺取外匯,換回新機器。並據此制定出相應措施,從而使國家的外貿物資,主要成了農產品,其中以糧食產品為絕大多數。其實,中國雖然為農業大國,物產豐富,但卻又是個人口大國,自然災害多,糧食產量不高,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不但不應該出口糧食產品,倒是應該進口適量的糧食。主要以農產品,特別是其糧食產品的出口來賺取建設資金,實為所得不能補所失很不合算。

基於對國情的深刻了解,朱德對出口什麼外貿物品,有獨到見解。他分析說,中國手工業產品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發展手工業生產,變農產品出口為工業品和手工業產品出口,既可增加國內勞動力就業機會,又可賺取更多外匯、換回新機器,不傷及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更有利於國家建設。1948920日,他在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時,就曾明確指出:新中國誕生后,應該變原料出口為制成品出口。在沒有工業生產品可以輸出的時候,就還需要依靠手工業、用精制的手工業品從外國換回機器,這樣才不致於吃虧。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多次闡發這一思想,強調說:“我國的手工業歷來聞名於世界。我國手工業勞動者精心制作的花色多樣、質量優美的產品,不僅受到國內消費者的喜愛,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在國際市場上有雄厚的競爭實力。我們一定把農產品的出口改變為手工業產品的出口。我國人口多,糧食生產除自給外,還要儲存戰備糧,沒有多余的糧食出口。同時,以糧食換外國的工業品也不合算,有的,幾十噸糧食才能換一台機器。如果改用手工業品出口就大不一樣了。比如出口一件玉石雕刻或象牙雕刻,就能頂幾噸或幾十噸糧食。“辦手工業可以使老小有事做,有收入。有些東西銷到國外可以換糧食、鋼材”,應該把大家的積極性引導到手工業生產上去。19631015日,為轉發北京市貿易局的調查材料《北京市工藝品歷年出口完成情況及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朱德在致周恩來的函中進一步指出:“北京市手工業品的出口,去年已達到五百八十萬美元,並且供不應求。他們的辦法主要是,利用城市的剩余勞動力,搞一些傳統的手工業品出口。”“現在很多大城市都有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手工業傳統技術,也都有剩余勞動力。將這些剩余勞動力組織起來,利用傳統的技術,為外貿部門生產有價值的東西出口,這是很有前途的事業。”朱德這種依據國情以“有底子”的手工業出口代替農產品特別是其糧食品出口的思想,把發展手工業與外貿出口和解決就業問題統一起來考慮的思想,對解決建設資金缺少,對解決因人口太多而造成的勞動力就業難等矛盾,對穩定社會,學會與外國人做生意,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深遠意義。

婦女是中國革命不可缺少的力量,婦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人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

朱德很重視婦女參加革命和社會生產工作,特別強調婦女參加發展手工業生產的工作。他指出,婦女參加社會生產建設,不僅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所必須,而且與婦女解放的要求完全一致。經濟是基礎,“婦女要得到解放,首先要有獨立的經濟地位,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婦女應該充分認識參加社會生產建設的重要性,把社會生產建設看成是光榮的事業,從而積極地參加適合自身的各種社會生產建設,成為家庭和社會上財富的創造者。隻有這樣,逐漸做到在經濟上能夠獨立並不依靠他人,才會得到社會的承認,才會提高和鞏固婦女在社會上和政治上的地位,從而得到完全解放。其次,他認為,婦女中蘊藏著極大的發展生產的潛力,社會主義建設需要這種潛力得以充分發揮。但是,婦女有著不同於男子的生理特征,隻應該積極參加自身體力可以勝任的各項社會生產建設。婦女比較精細和耐心,而大多數手工業生產,特別是家庭手工業生產,則要求精細和耐心,很適合婦女做。要大力發展國民經濟所需要的手工業生產,完全可以動員婦女來挑重擔。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婦女解放運動得到進一步深入發展,而且能夠進一步發展婦女生產力。既有益於家庭,又有利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從發展手工業生產的角度,圍繞婦女解放運動來論述發展和保護社會主義生產力,這正是朱德的經濟思想的一個特點。

中國多山,多丘陵,多崎嶇高原。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這些山區的大多數,有著明顯特征,由於歷史原因所致,地廣人稀,交通困難,經濟落后,文化落后,群眾貧窮。但是,就自然環境而言,森林、水力、礦產和藥材等資源卻很豐富,有著發展多種經濟的極大潛力。新中國成立后,雖然山區情況有所變化,但是總的來看,人民群眾的生活還是很困難的,豐富資源還沒有被大量開發。從社會主義全面建設來看,山區此種狀況,無疑使山區問題成了全國性的問題。如果不把山區的資源開發出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必然有更多的困難。也就是說,山區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全國的發展狀況,山區經濟發展不好,全國的經濟發展也不會順利。

朱德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曾多次尖銳地指出,“必須重視和加強山區建設”,迫切地重要地是發展山區的手工業生產,首先是發展為國民經濟所需要的家庭手工業生產。他認為,積極地大力地發展山區手工業生產,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兩大好處。其一,可以解決山區群眾人人有活做,從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物質文化生活。朱德指出,我國山區落后貧苦,拖了全國經濟建設的后腿。國家雖然從多方面給予支持,但是仍然收效甚微,這說明單單靠國家農業貸款和民政部門的救濟,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靠山區群眾自己起來,以發展生產來擺脫落后和貧苦,建設新山區。大多數山區發展手工業生產和手工業產品加工的生產的資源非常豐富,有著手工業生產傳統的山區群眾,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不花大本錢,發展手工業修理和手工業服務性行業以及制造性行業,借以解決部分勞動力就業問題,帶動其他生產的發展,搞活經濟,徹底改變落后面貌,改善生活。19623月,朱德在井岡山地區視察工作時,就鼓勵當地群眾利用毛竹、箬葉等豐富資源,大力發展手工業生產,改變老區面貌。這是一種腳踏實地和自力更生的思想,對扶貧工作,發展老、少、邊地區的經濟,具有指導意義。其二,山區經濟搞活了,發展外貿出口事業就有了很大保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發展外貿出口事業。從國內實際看,正如前面所說,以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出口,不合算﹔以大工業產品出口,條件又不成熟﹔倒是以手工業產品出口,不會吃虧。朱德著重指出,我國的“手工業產品的價廉物美聞名於世界”,很有出口潛力。但是,我國的客觀情況是,既有城市手工業,又有農村手工業,而且農村手工業所佔的比重很大,發展外貿出口,單靠城市手工業,很不夠。山區有發展手工業生產的豐富資源,山區群眾有發展手工業生產的傳統,“山區的許多產品,不僅國內需要,而且是重要的出口物資”。其中,手工業產品佔很大比例。由此不難知道。山區手工業生產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外貿事業的發展。因此,必須注意發展山區手工業生產,組織山區手工業者和剩余勞動力,進行手工業生產和手工業產品加工及銷售,擴大外貿出口、保証外貿事業的發展。這是一種統籌兼顧的思想,仍然值得借鑒。朱德強調在發展平原經濟、城市經濟的同時,必須重視發展山區經濟,在有條件的地區以發展手工業生產來帶動整個山區經濟發展,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的思想,既可保証國家經濟發展的平衡性,綜合性,又能夠從一個方面保証人民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得以真正實施,有著不可否認的合理內核。歷史已經証明,當朱德這種思想受到重視,從而變成實踐時,不但山區的經濟得到發展,山區的群眾的生活得到相應改善,而且國家外貿事業也得到適當發展,城鄉經濟也搞活多了。而當他的這種思想被冷落時,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則受到不利的影響。我們現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應該記取這一方面的經驗教訓。

()

根據對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特點的認識,手工業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的理論,朱德提出以走集體化道路為核心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基本原則和許多具體措施。

搞社會主義,任務很多,根本的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按照社會主義原則,重要的是發展和堅持公有制經濟和走共同富裕道路,反對貧富兩極分化的原則﹔根據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佔國民經濟總產值90%的分散的個體的農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是可能和必須謹慎地、逐步地而又積極地引導它們向著現代化和集體化的方向發展的,任其自流的觀點是錯誤的”的思想,對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的手工業的生產關系進行改造,引導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是符合發展生產力要求的,有利於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在實現這個轉變和鞏固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我們黨走過一條曲折的道路。但是,朱德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思想和主張,卻一直是符合生產需要及手工業者的覺悟程度的。

首先,朱德認為,在舊中國,廣大手工業者除在極小范圍內能夠自產自銷產品以外,大多數要依靠資本家企業或中間商人借給資金、供應原料、推銷產品。他們中的多數人生活貧苦,沒有生命財產保險。他們的生產多數是落后的,時常面臨被淘汰、被資本家吞並的危險。他們也都很想發財,但是卻隻有極少數能夠發財,絕大多數富不了。為了保障各自行業和各自行業成員的利益,為著保護各自辛辛苦苦學得的關系到自己生存的手藝不外傳他人,他們養成了封建行會習氣,發展著封建行會組織。新中國建立后,雖然廣大手工業者獲得了解放,但是,如果生產關系不變革,他們在舊社會所形成的陋習,他們中間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向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就不可能得到徹底消除。天災、人禍,市場競爭,以及季節等對生產的影響,使他們很容易產生兩極分化。為了發展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手工業生產,保証手工業生產的社會主義方向,讓手工業者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更有效地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對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他明確指出,手工業者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根本問題,“實現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個重要的任務,是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手工業生產力必備的基本條件。

其次,朱德認為,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為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借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本著這樣的目的,應該貫徹“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在對手工業者進行社會主義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礎上,根據生產需要和手工業者的覺悟程度,採用他們所能接受的形式,由他們自願地組織起來發展生產。也就是說,應該從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走由個體到集體,由手工到半機械化進而到機械化,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絕對不要規定一個格式的道路來發展手工業生產。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朱德始終堅持這一根本思想。由於“左”的思想影響,當我國發展手工業生產中出現“生產盲目集中”,“組織形式上一律合作”,“管理上統一核算”等違反國情的傾向和缺點時,無論在中央,無論在地方,朱德都及時地直率地提出了糾正不妥當作法和措施的意見。第一,朱德指出,不能亂砍手工業生產,國家應當採取盡量鼓勵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配合國家大工業的建設,有計劃地幫助和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在今后的經濟計劃建設中,在不轉移重要投資方向的條件下,要把組織和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銀行應該給貸款,商業部門、工業部門、外貿部門等不要怕背包袱,也應該積極扶植手工業生產,“要撥出一定數量的鐵、鋁,支援五金手工業的發展”。手工業是地方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需要在“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方針指導下,逐步把為農民生活和農業生產所需要的手工業以及有發展前途的手工業,納入國家計劃,以扶植其發展。第二,朱德強調,必須解決手工業生產盲目集中的問題。他認為,手工業的行業和品類很多,就地取材者甚眾,服務面很廣,重要的是面向農村,為農業生產服務,為城鄉人民生活服務,為工業、為基本建設,為交通運輸,為外貿出口服務。這種特點,決定了手工業生產不宜太集中。1953年,在《把手工業者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道路》一文中,朱德就有針對性地說:發展手工業生產“要防止盲目地強調集中生產,盲目地將小社並為大社,盲目地要求機械化,以及訂立許多繁雜的制度等”,“應該放寬尺度,根據當時當地的需要與可能,以及手工業者的要求,採取不同的形式加以組織。絕不要規定一個死格式到處亂套,那樣是會妨礙或限制合作社的發展的”。1955310日,他與輕工業部部長賈拓夫談話時,再次說:“手工業生產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在廠裡搞,也可以出去找活干。”翌年,515日,與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總社主任白如冰談話時,又說:“搞大的合作社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不顧主客觀條件硬去搞,肯定會垮台。”60年代,他在多種會議和地點,也都著重指出,手工業生產“不宜太集中”,盲目統一,“要保持歷史傳統”。分散流動,生產上門,這些特點可以保持,使手工業生產沿著正常發展趨勢發展。第三,朱德提出,要解決盲目由集體所有制轉為全民所有制的問題,要廢除不合理的經營管理制度。他認為,我國生產的發展還很不夠,手工業者的思想覺悟有待於大大提高。這就決定著,雖然手工業生產從個體經濟到合作社所有制過渡,再從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過渡,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必然的發展規律,但是這些過渡卻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夠實現的,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既要有國營工業企業,也要有集體所有制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還應該適當允許個體所有制手工業生產的存在和發展。不過,必須保証集體所有制手工業是主要的,要長期存在,它“擔負有協助政府團結、教育和改造個體手工業戶的任務”,不能盲目轉為全民所有制。現在的工作是,必須調整已經發展著的不適合生產發展的手工業的所有制關系及經營管理關系。50年代,朱德指出,管理手工業目前有兩個辦法,一是把手工業工人全都由國家包下來,靠國家發的薪金吃飯﹔二是搞集體所有制企業,國家給予支持,生產由自己搞,自己養活自己。前一種辦法,國家包不了,辦不到。隻有用后一種辦法比較牢靠。“手工業合作社是集體所有制,沒有剝削﹔另一方面也是群眾自己的組織”,“想把合作社都收歸國有的想法是錯誤的”,“各級國家機關必須注意使手工業合作社的集體所有制長期地固定下來,除了極端必要並且經過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個別情況以外,不應當把手工業合作社轉變為國營企業,否則就會影響到手工業合作社的鞏固和進一步發展” 60年代,在視察四川、陝西、河南等地區后給毛澤東的函中和中央制定《關於城鄉手工業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試行草案)》的有關會議上,以及二屆人大四十三次會議上,他都強調,手工業不能搞單一的所有制,“手工業在1958年轉廠並社時,由集體所有制轉為全民所有制的面過大,存在不少問題”,不利於人民群眾的生活和農業的發展,外貿出口,就業等。應該恢復集鎮個體和集體手工業生產。此外,560年代,朱德還指出,國家要制定有利於各種所有制手工業生產的經營管理政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可以從分配制度,價格政策,利稅制度方面先著手。他強調說,搞平調,搞平均分配,不分好壞,不能調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平均分配制度,再過二十年也搞不起來。還是要實行等價交換、按勞取酬﹔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應自負盈虧,按固定比例上交利潤,國家應實行優惠稅收,“不能把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利潤都拿來,隻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本錢多了,才能更好地發展手工業生產”﹔對手工業產品要實行“優質優價”政策。目前在價格政策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對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用自己採購的原材料制成的產品,價值限制過死,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不僅無利可圖,甚至還賠錢。“應該允許他們在維持成本,稍有利潤的原則下,適當提高售價”,這樣做於發展生產於群眾都有利。歷史已經証明,朱德這種以積極地穩健地走集體化道路的方式來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思想,既反對不實行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主張,又反對不顧手工業客觀實際而搞一大二公、平均主義的傾向,的確對充分調動手工業者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作用。非常有特色,值得認真研究。

發展手工業生產,則必須要有懂得生產,根植於群眾,聯系群眾,善於領導群眾的管理干部。就手工業合作社而言,工人是合作社的基本生產力量,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者不能缺一。發展生產,改造合作社,必須有工人和管理人員尤其是領導者的密切合作,兩者的勞動熱情與工作積極性的充分發揮。但是,決定的因素是干部的積極作用。因此,選拔好干部,是個重要問題。

朱德認為,解決好干部問題,是政策性很強的一項工作,不能不慎之又慎。我們國家“手工業的面很寬,各行各業都有,要組織起來就需要干部”。但是,我們國家的現實是,文化落后,教育底子薄,建設資金不足,“如果單靠辦學校、開訓練班的辦法來解決干部問題是不行的”。“集體經濟主要是靠自己管理自己”,民主辦社,因此,干部問題也應該主要由合作社的群眾決定。他在《要把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辦好》(19541224)和《把手工業者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道路》(1953129)等文章中,以及60年代的許多講話談話中,都著重指出:“干部要從下面培養,從勞動生產中鍛煉出來。”“干部可以從手工業者中產生。”“並不一定要給他們派社主任。”朱德這種關於干部的思想,有兩點非常值得注意。一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要有自主權,不僅是生產的自主權,而且還要有決定干部的自主權。一是,要重視從生產第一線選拔干部。可以說,這兩點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為眾所知,中國手工業生產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產技術傳授主要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舊中國,手工業者社會地位低下,官商惡霸欺壓,店鋪倒閉,時時刻刻威脅著手工業者的生存。技藝高超的手工業者為了生存,因此不輕易將技藝外傳,並制定了許多拜師學藝的行規。新中國成立后,手工業者的許多傳統授藝方式,被保留下來。就手工業生產這種特點來看,要發展手工業生產,除需要對手工業者加強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使他們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外,關鍵是要解決好老藝人歸隊﹔尊重老藝人和提高老藝人的政治和物質待遇﹔創造條件使老藝人與美術工作者合作,從而使老藝人無后顧之憂,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藝,培養學徒等問題。

對這個問題,朱德也有過重要指示和建議。50年代,他就說過:“應該保護和發展各種工藝美術品行業。有很高手藝的老師傅是勤學苦練成功的,應該受到國家和人民的尊重和愛護,給他們優待。老師傅把很高明的手藝傳給青年后輩,是新社會給他們的光榮任務。希望他們不要保守,否則‘人亡藝絕’,絕技就要失傳了”。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手工業合作社的社員們都應當提高技藝水平和勞動的熟練程度,年青的社員們特別應當向老藝人學習,把我國一切優良的手工技藝都繼承下來,並且加以發揚光大。” 60年代,他則強調指出:“對有手藝的老工人要養起來,請他們帶徒弟。” “現在要把這些搞加工包裝的老技術人員和手工業人都集中起來,恢復老行道。可以開辦訓練班,請他們傳授技藝。”歷史証明,朱德這一思想很受手工業者歡迎,對於恢復、發展、鞏固我國手工業生產,促進外貿事業的發展,豐富人民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手工業產品,門類多品種繁,或有實用價值,或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或有觀賞價值。其特種產品,如工藝美術品,歷來以其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統一而享譽於世界。人是愛美的,雖然審美標准並不完全相同。人的審美活動,要受一定條件影響,不過無論怎麼說,一個事物給人的第一印象,對人的審美活動起著重要作用。這就決定了,手工業產品本身的美要與其有聯系的外美相統一。也就是說,手工業產品包裝的審美價值,應該與手工業產品自身的審美價值相統一,要給人第一好印象。這樣才可以增進消費者對消費品的興趣和美感,從而達到購銷暢通。

朱德有很高尚的審美情操,他對手工業產品的包裝的審美價值,一直非常重視。他認為,手工業產品應該搞好包裝。精美包裝與簡陋包裝比,精美包裝的確費用多些。但是,優質優價,產品技術精湛,包裝又精美,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增進人的美感,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銷售價格。所以,就此而論,搞好產品包裝和實行勤儉辦企業的原則是統一的,不矛盾,應該提倡。1963413日,朱德在視察四川省重慶市的工作時,聽完任白戈的匯報后說:“現在要把這些搞加工包裝的老技術人員和手工藝人都集中起來,恢復這些老行道。” 1964113日,他在聽上海市委外貿負責人匯報工作時又指出:“出口的玉雕要帶坐和盒,餅干要裝盒,既好看,又文明,又賺錢。” 14日,在視察上海工藝美術研究室后,他又題詞:“繼承和發揚工藝美術的優良傳統。”實際上,這個“優良傳統”就包括講究包裝的內容。朱德講求產品包裝精美的思想,審美內容豐富,對陶冶人們的情操,美化人們的生活,無論過去和現在,都有積極意義,值得認真聯系他的文學藝術思想來研究。

綜上所述。朱德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思想,內容豐富深刻,拓寬朱德研究領域,應該重視它。歷史已經雄辯地証明,以歷史眼光看,以發展眼光看,朱德這一思想來源於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來源於我國國情,不僅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手工業生產的重視,而且代表了中國共產黨的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指導思想,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起著積極作用。可惜的是,他這一思想在有些時候由於“左”的傾向干撓並沒有得到貫徹,從而致使我國手工業生產走著一條曲折發展的道路。當然,不能否認,朱德的發展手工業生產的思想,也有歷史局限性,以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理論來衡量,其中有某些不完備的方面。不過,這絲毫不能損害它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來源:《朱德和他的事業》,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版)